第701章 围魏救赵的反面教材(第2/2页)

如此看来,他也知道野王城池重要,而营寨随时能重立,城内驻军是虚则实之,留了数千精兵驻守却不张扬。城外水寨驻军是实则虚之,没有多少兵马而旌旗遍立。”

麹义便着力攻打城北水寨。

关羽在城北的水寨,南侧有沁水阻挡,无法被直接攻击,东北两侧又有刚好到此蜿蜒的丹水阻挡,所以只有正西面一侧可以被攻击到。

麹义花了点时间迂回绕路,把他的部队在营寨西侧排好阵型,然后鼓噪威慑而进,一边猛攻还一边让骂阵手集中呐喊、打击守军士气,让他们快快投降可免一死。

……

“诸葛长史真是神算,野王城里其实才千余弓弩手,还敢把试探的敌军放到最近、才从容不迫夹射攒射,诱得麹义以为城内兵多而水寨愈发空虚。这是白白送上门来让我等建功了。”

徐晃守在水寨内,把一千名神臂弩手与几十台诸葛连弩远近搭配、部署在垫高的土台寨墙背后和哨塔箭楼之上。另外无数普通弩手、弓箭手和近战士卒,也梯次防御,法度严谨。

与张辽的营地相比,关羽这个营地因为在两河交汇之处,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被攻击的正面非常狭窄。哪怕只留五千人守营,也能轻松留足预备队、一批批轮换着上,牢牢守住正面。

东侧整个寨墙部分,几百个人就能站满战线了,留一千五百人,足够站三排,远程兵近战兵层次分明。

麹义也算是用弩兵的高手了,他的先登营原本也是天下强兵,近年来随着诸葛连弩的战场缴获、技术扩散,先登营甚至也有少量装备诸葛连弩,配合车阵用于防守战,专克轻骑的骑射冲锋。

只不过今天是主动攻打营寨,车杖笨重,连弩部署不便,先登营用的都是普通踏张弩,但也配了长盾手协防,稳扎稳打攻防严谨。

不过,刚刚开战后不久,麹义就意识到了情况不对。

“嗡嗡”地犀利羽箭破空之声不绝于耳,那箭矢挟风的尖啸之声,比以往战场上见识过的都要犀利。甚至有前排长盾手那一人多高的宽阔盾牌被射穿,杀伤盾后的人员。

这些盾牌都是粗硬的藤条编制,或者是用剖开的厚竹拼钉而成,材质虽然不如硬木甚至铁皮坚韧,但厚度绝对是够的。藤条的粗细和竹子的厚薄足有一寸多。

而麹义的惊讶还不仅在于汉军弩的杀伤力,而是他发现汉军居然能覆盖三百步之远的敌人——

可见守营部队一开始也是刻意先把敌人放近了打。而刚才野王城头那些守军,似乎没有装备射程如此之远的弩,关羽是刻意把新式兵器集中守这个水寨。

显然,关羽是笃定了“麹义就算要围魏救赵,也知道城难攻而寨易攻,会优先攻打水寨”,再略加引导,就有了现在的局面。

诸葛亮先是张弛有度地吸引着仇恨值,一边消磨麹义的士气,一边黏住前排的麹义部队,消耗了一波之后,才适时让人大喊:

“麹义你中计了!我家太尉早就料定你要围魏救赵!麹义的士兵听着,你家将军这是刻意想战败,好有借口不救援张辽呢!你们别太拼,为了将军演戏把命送了就太不值了!”

麹义气得怒满胸膛,一时冲动又猛攻了一阵,但结果只是被神臂弩的交叉火力和严谨的营寨防守、又依托地利狠狠杀伤了一波。徐晃诸葛亮的守营,可不比早上张辽被偷袭时那么猝不及防,一切都是准备得非常充分。

麹义只好忍受士气重挫的代价,浪费了半个多时辰,重新整顿好队伍、沿着丹河往正北而去支援张辽。

但因为绕路多走了十几里,又被诸葛亮引诱攻营浪费小半个时辰,他还没到张辽就彻底败退了。麹义怕被关羽各个击破,在先锋斥候打探到情况时,也连忙收住了脚步、往回东渡丹水退回出发阵地。

然后,当晚就是一阵非常猛烈的撕逼,张辽文丑麹义互相攻讦,一个怪对方夸大敌情误导自己去围魏救赵、一个怪对方一整天都没出现,居然不救援友军。这番推诿最后一直吵到袁绍本人那儿,让袁军高层都头痛不已。

袁绍为此分别请教了好几位心腹谋士,该如何处置前方将领的不合,又该如何稳住大家继续卖力,一时没个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