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4章 被冤枉的女子(完)(第3/3页)

都说言传身教,她习惯了去柳家占便宜,因此,李旭债欠了那么多的债后,一直都想着靠别人还,甚至还想跑去赌。

柳长月又笑了出来。

“原来错的是我么?”

话音落下,她脸上的泪也落下。

刽子手手中的刀高高扬起,带起血光一片。楚云梨站在人群里看着,闭了闭眼后,转身消失在了长街上。

李旭欠了许多的债,所以说此事闹到了公堂上,大人出面管了管。

可他确实,从别人手中拿了那么多的银子,利息可以不还。本金一定得还。有大人盯着,那些打手不敢揍人,于是,准许李旭慢慢赚钱还债。

他养好了伤,李绵山发现儿子欠了几十年的债务,一辈子都还不上时,立刻就消失在了城里。

剩下的李家两兄弟,再不愿意和这个侄子来往。理由都是现成的,亲爹都不管他,哪轮得到他们外人来管?

李旭恨极,却也无奈。背着那样的名声,他找不到轻巧的活,只能去街上扛货。

每月的工钱还没到手,就被那些打手拿走。他永远都是干最累的活,吃最差的饭菜,却没有工钱。几年过后,他身子大不如前,再也扛不动货,没有人愿意收留他。

他独自一人住在外城的桥洞底下,冬日里一场风寒,他生了病,昏昏沉沉间。他往后想起来了,小时候跟表哥一起玩的情形。

柳成扬是个挺照顾他的哥哥。

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份兄弟情就变了。

临走之前,他恍惚想起,听说柳成扬已经考中了秀才,前几天还得了举人功名,这一回,大概要去京城了。等他们再见……怕是要下辈子了。

确实是下辈子再见。

柳成扬摒弃过往,安心读书。在五年后就考中了举人。成为了城里往上数百年间,最年轻的举子。

余姑娘凭借一幅流水绣做成的衣裙,成功留在了宫里。而流水绣,也一举成名,在京城里风靡一时。

因为其针法复杂,绣娘制成不易,往后的十多年里,流水绣始终得各家夫人追捧。一幅难求。

随着流水绣受人追捧,张红玉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关于她身上发生的事,也广为流传。后来那几年里,柳成扬越长越像柳长洲,再没有人怀疑他的身世。

倒是胡关,始终不愿意和二人来往。

楚云梨也不怪他,安心陪着儿子读书。她没有做生意,只是偶尔绣一幅绣品。无论后来有多少绣娘学绣流水,都始终不如她的手艺精湛。

但凡出一幅绣品,都会被众人争抢。后来,她绣得少了,价钱反而还越来越贵。

流水绣又称红玉绣。

后来的那些年,柳成扬在哪儿,她就在哪儿。对了,边上还跟着张父。

张父想要教出一个近士弟子的心愿到底没能得偿。不过,外孙子做了进士,比弟子入朝为官更值得欢喜。他活到了九十五,临走之前,看着跪在地上的满地儿孙,他满脸欣慰。

后来,他挥退了众人,独独留下了头发已经花白的女儿。

楚云梨蹲在床前,真就如一个乖巧的女儿。

“红玉,你是个好的。这些年来,无论是我还是成扬,都多亏了你。”他看着窗外的蓝天:“其实我有件事想问你好久了,我的女儿……她还好吗?”

楚云梨沉默了下:“以前不太好,现在好了。”

听到这话,张父唇边笑容更深了些:“我知道她的心愿,一定是让我们祖孙俩好好的,所以……”他哪怕心里难受,也尽量让自己开怀起来,好好活着。

“红玉,等我走了之后,把我送回家乡去吧!我想回到那里陪着她。”

他知道,女儿一定是在家乡没的。

楚云梨不知道该怎么劝:“好。”

从京城回乡不是一点路,张父听到她答应,又笑了:“遇上你,大概是我们祖孙的运道。也是红玉的福分。”

他眨了眨眼,眼角露出了水光:“她,应该很苦吧!”

楚云梨不知道该怎么说:“应该还行,你不是说了,遇上我是你们的福气吗?”

张父看着她,渐渐地闭上了眼。

“如果你看到她,就告诉她,我平生所愿,只想让她过得好。只要她好好的。我就高兴了。她不用放不下我。”

床上的老人闭上了眼睛。

楚云梨心头不太好受。

她走出房门,一大群人围上来:“外祖父……”

楚云梨看着面前已经人到中年的柳成扬,叹了口气:“不在了。”

柳成扬的眼睛顿时就红了:“娘,你千万要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