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传统(第2/2页)

因为很难让人相信,一个十多岁的孩子,能够做出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缺口。甚至还有很多人阴谋论,庄蔚然究竟是谁的孩子,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待遇。

这样的讨论其实在学术界也并不少见,陶瀚海教授给他申请普林斯顿大学的时候,普林斯顿大学也思考过可能性,但最后还是接受了庄蔚然。他们相信,庄蔚然不是那种会在学术论文上做手脚的人。尽管,他们从未见过庄蔚然。

从论文就可以看出来,非线性偏微分极限方程的论证过程本身就不是可以模仿的。这个世界上,能够将非线性偏微分极限方程做到这种程度的人,几乎可以说是没有的。

庄蔚然的论文,就能够证明,他的确是一个天才。

“张教授。”庄蔚然眨巴着眼睛,“我听说菲尔茨奖开奖之前,根本就不会透露这些内容。”

“确实。”张守伍毫不避讳的说道,“国际数学家大会组委会的人都签过保密协议,所以菲尔茨奖的权威性,甚至有时候是高过诺奖的。”

“但你也知道,大家都是数学家,还能不清楚最近四年数学界哪些人做出的突破性贡献足够获得菲尔茨奖吗?”张守伍沉吟着说道,“小庄,我就这么给你说,今年你必定可以获得菲尔茨奖。一小时的学术报告会,那可不是谁都能够做的。”

庄蔚然端着饭碗,“张教授您的意思是,我真的可以获得菲尔茨奖?”

“那如果我没有获得的话,我找谁哭去。”

“谁敢不把这个奖给你?”张守伍教授眼睛一瞪,看得庄蔚然都有些害怕的缩了缩脖子。

“张教授您也不能这么说,能够获得菲奖的数学家有很多,还有许多今年一过,下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根本就没有机会获得菲尔茨奖。我想,就算是为了照顾那些明明能够得奖,但是再过几年就没有办法获得菲尔茨奖的数学家,排队轮到我,也不可能是今年吧。”庄蔚然确实是有这么一个猜测。

尽管大家都在说,他今年拿菲尔茨奖已经稳了。但是他对此,持有一个怀疑的态度。

就跟他刚才说的那样,有很多人都是有资格获得菲尔茨奖的,论资排辈的话。他庄蔚然还是一个十八岁的小孩,往前数数历届菲尔茨奖得主的年龄。获得菲尔茨奖年龄最小的一位得主是在1954年,法兰西的数学家让·皮埃尔·塞尔,时年28岁。

庄蔚然现在才多大,比1954年的塞尔教授还小了十岁。就算是他确实可以获得菲尔茨奖,估计也是在两届之后,在往后数的第三次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才能够获得此殊荣。

“国际数学家大会,以及诺贝尔奖,确实有这么一个传统。”张守伍教授沉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