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清大生活(第2/3页)

苏云韶:“……”您还真跑去刺激人了啊。

清大的学生高傲受不了刺激,清大的教授就行吗?

不少教授都跑去各大高中看学生去了,还真找到几个好苗子,尤其是那种偏科严重按正常途径不可能考进清大的。

据说其中一个今年才高一,除了数学和物理,其他学科成绩一塌糊涂,本人又特别羞涩内向,偏科偏得家长和老师头疼,又担心他日后出社会该怎么办。

偏科有什么要紧?数学和物理好就行。

羞涩有什么要紧?正好能静下心来好好搞研究。

胡教授的对头赶紧把人收成学生,当宝贝似的培养起来,瞧着像是准备和胡教授苏依依打擂台。

苏云韶担心一则传言害了那个高一学生,派鬼使过去看看,鬼使回复那个孩子是真的喜欢数学和物理,还挺高兴不用学那些头疼的课程,家长和老师也不再逼他,日子过得挺好。

她这才放下心来,和苏依依说了一声,苏依依也放心了。

苏家两姐妹明明是该斗死斗活的真假千金身份与立场,结果关系好得像穿了同一条裤子,还一起考上清大。

弄得知道姐妹俩身份的人都在想:我家儿子女儿当年有没有被抱错?能不能再找一个可以考清大的真儿子女儿回来?现在这个就可以丢了。

苏爸苏妈常常被认识的人请教苏家究竟是怎么教孩子的,怎么能教导出一门两清大的学生,就连当初那个学渣苏旭阳都改邪归正自己开公司赚钱去了?

每每被问及,苏爸苏妈都会骄傲自豪且无比诚实地说:“我们家奉行的原则是自由生长,他们喜欢什么就去做,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并没有什么特殊的。非要说有什么教育,那也是因为云云。”

好事者问:“那苏云韶是怎么教哥哥妹妹的?”他们也想借鉴一下。

苏爸苏妈:“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们家云云要做的事情太多,哥哥和妹妹心疼她,想为她分担一点,就自觉地学了起来。”

苏云韶从没要求苏旭阳和苏依依做些什么,是兄妹俩希望能够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的妹妹姐姐撑起一片天,这一点苏爸苏妈也一样。

可惜不管他们怎么努力,苏云韶一直走在最前面,不需要他们的帮助,不过也是因为这样,一家人才会越挫越勇,从没放弃过一次。

苏爸苏妈说的是事实,顶多是隐瞒了苏云韶要做的事究竟有多重大,落到其他人的耳朵里,那话就成了:只要有一个孩子优秀起来,兄弟姐妹看着也会跟着自觉努力变优秀。

好事者:“……”谢谢,有被秀到。

在外人看来,亲女养女都进了清大的苏家风光无限,唯有当事者苏云韶和苏依依知道进入这个学校的痛苦。

读私立高中的时候,只要有正当理由,想请假就请假,只要保证最终的考试成绩够好,出席率不高也没什么。

到了清大,紧密的课程、频繁的活动都占据了他们大量的时间,还要和同学们维持往来。

并不打算日后继续从事哲学研究的苏云韶还好一些,苏依依跟了胡教授,还有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要做,实在分身乏术。

回家的频率都低了,更不要说理会旮旯角落的男朋友。

傅烨危机感爆棚,提出了举办订婚典礼的要求。

订婚本该在一年前苏依依成人礼的那天举办,因苏云韶的回归而延迟,之后忙这忙那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拖来拖去就拖上了一年。

傅烨担心苏依依在清大遇到比他更优秀更帅气更善解人意的男人,害怕夜长梦多,希望两家能早点把订婚典礼办了。

苏爸苏妈没有意见,傅爸傅妈也想早点完成,双方家长一拍即合,决定在年前搞定订婚典礼,婚礼可以之后慢慢再说。

然而,这个要求在苏依依那里遭遇了滑铁卢。

苏依依的说法是:“姐姐还没订婚呢,我这个当妹妹的怎么能够越过姐姐先订婚?”

私底下还给傅烨卖了一波惨,说是她至今为止还觉得自己亏欠了苏云韶,希望姐姐的订婚和结婚都能在自己之前,那样她心中的愧疚感才能少一些。

苏依依久违的示弱和眼泪打动了傅烨,明知她是在瞎掰,就是想先忙事业,想在苏云韶的婚礼上当伴娘,可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从小喜欢从小宠着不舍得让她委屈的女孩子,哭哭啼啼地扑进他怀里可怜巴巴地央求,有几个男人能够硬下心肠来拒绝?

他做不到,就只能被吃得死死的。

没有未婚夫的正经名分,又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一个月都约会不了一次,种种因素加起来使得他相当不安。

傅烨像个等待妻子回家宠幸的怨夫,每天上班有空之余就盯着手机,定时定点地给苏依依分享自己一天的所作所为和趣事,得到一句回复就高兴得跟什么似的,没得到回复就怀疑苏依依是不是在外面有了别的狗。

患得患失得苏云韶看着都有点不忍心,总觉得傅烨像是被苏依依pua了。

恋爱脑的苏依依不太好,满脑子事业其他都不管的苏依依也不太好,要是能够中合一下两者兼顾就好了。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甄教授忙完通讯技术的项目,仿佛被打开了科学和玄学结合的窍门,主动加入苏依依秦简他们的研究项目,连带着几个出色弟子都一起加入进来。

有了他们的帮助,项目的研究进度像是骤然按下倍速按钮,嗖嗖嗖地出现了一系列成果。

最早出现的是镜片。

通过把阴气储存并保护在镜片中的方式,没有阴阳眼天赋的人也能通过镜片看到鬼魂,而这种镜片不仅能够应用在眼镜当中,也能应用在各处的监控摄像头上。

成果一出,迅速应用到了全国各地的警务系统之中。

鬼魂和玄门的存在与相关知识还没对一般民众普及,最先接受知识科普的是体制内的人。

一群在红旗下长大三观正常的成年人,突然间接收到异样的常识,每个人都觉得上面有点问题又不敢逼逼。

很多东西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他们再不愿意相信,通过那些镜片看到的事实,也让他们不得不信。

官方对外的说法是:以前鬼魂较少,特殊部门和玄门中人暗地里就能处理,不会打扰到一般民众的生活,现在选择告知大家是因为时机合适了。

所谓合适的时机,就是镜片的诞生。

没有这种神奇的镜片,别人说得再怎么天花乱坠,很多人都不信世间有鬼,只好先隐瞒着。

自己和亲人朋友身边有类似灵异事件发生的人察觉到了什么,过去官方一直是隐瞒的态度,如今选择昭告天下,怕是有什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