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大圣火爆,农庄鱼虾,水稻,乡村生活(第2/2页)

还别说,这边刚刚吃过早饭就有几辆车过来,来拍猴子,是当地的学生。

上午这一波挺多人,最远的都快到芜湖了,当然本市游客最多,这一上午至少上百人。

“点啥东西?”

“龙虾,烧烤?”

“没有啊。”

“你们昨天不是还吃呢吗?”

一男人拿出手机点开,大圣跳舞那一段,那家伙可不是有烧烤,龙虾嘛。

“抱歉。”

现在只能做烤鱼,好在只要味道好就成了。“中午有四五桌。”生意一下好了起来,只是被一想到游客都是奔着猴子来的。

一上午这货被拉着拍照,各种摆造型,一开始还乐滋滋,中午这货跑了没影子。

下午农庄没太多事情了,主要现在买下来小院子还没有装修好,山上的木屋,秋千也都还没弄好,整个农庄的没有特别的体验项目。

“稻田里的鱼虾,不知道咋样了?”

李栋想到自己种的水田,里边还放了一些鱼苗,虾苗,不知道长的怎么样。

“拍视频呢?”

没曾想水田边遇到了拍摄视频的余思琪和楚思雨,两人对着小溪拍这里边游动小鱼。“李老板,来菜园摘菜吗?”

“不,我来看看水田。”

水稻离着收割还有个把月,不过李栋家种的早一些,长势好,看样子能提前半个月收割。离着收割二个来星期的样子,是需要放掉一些水,正好看看里边鱼虾怎么样了。

李栋卷起裤腿,下到水田,扒拉开一水道,拉开小砸门随手把竹篮子套在砸门后面。

“有鱼。”

水道里有动静,李栋一喜抓几条看看多大,还挺令人意外的,还不小,够吃的了。龙虾少一些,李栋这边放水抓鱼的事,徐淼和董雪听说了跑来帮忙。

两人性子好玩一些,到时候不知道收割稻子的时候,会不会有时间过来帮忙。“得提前联系收割机啊。”要不人家还不定过来,山区地块小,很少有人特意买收割机。

一般都要联系外边的,李栋这片稻子成熟要早一些,怕是不好联系,不成只能用自己家小型收割机了,先收割再脱离,只是有些累人。

“说起稻子,我带过去的海水稻种子,好长时间了,没找到个好机会拿出来。”

李栋嘀咕,要说中国水稻研究一直都挺超前的,这不回来之前还看到报纸说,中美达成协议,美国圆环种子公司先付给中国种子公司首期技术转让费20万美元,中国将会派专家指导他们杂交水稻技术。

这条消息,李栋见着还挺惊讶的,打听之后才知道79年五月美国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访问中国,惊奇发现中国人正在种植一种没有见过杂交水稻。

当时威尔其就问发明人是谁,当时陪同人员告诉他杂交稻专利属于中国国家所有,农业部下属种子公司是这一权利唯一代表人,转让杂交稻技术不需要找别人。

要知道当时的国家,可是技术进口为主,技术转让几乎没有过而且还是向农业发达的美国公司,这件事国家十分重视。

第二年一月也就是1980年达成协议,首期技术转让费二十万美元,李栋真不知道中国杂交稻当时就这么牛逼。

“自己带去海水稻种子怎么搞出来呢。”

李栋想到深圳那块那片地,还有仲崇欣教授搞的滩涂地上搞的大大米草,不知道能不能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