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第2/2页)

银行没有,你资金链都要断了还想贷款?

X山的各家银行全都收到了一份由刘玫亲自操刀的这三家的资金状况分析。

其他的商人,一次性借出五十万,有人拿得出来。甚至还有专门做这个融贷吃高利息的。

但那人是鼎泰俱乐部的,而且他的部分资金还是通过彭志杰从香港融资的。自然是断然拒绝。

而同样是黎夏供应商的其他人,也没有救他们。

最后这三家不得已忍痛把库存的货全卖了,生生损失了20万!

那些货即刻装车,被黎明物流送了黎夏在市区租的仓库。整个X山的店,有需要就持单自提。

一开始是黎明物流的人来拉货,那三家还没察觉不对,市内就这一家大型的物流公司。谁买这么几车货肯定都是走黎明物流运输。

到后来等他们听说黎夏超市的这些货品一直源源不断的在卖,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黎夏后来卖出这批货,多赚了20万。刨开两笔违约金和其他费用,还多赚了15万以上。相当于把这三家过去整整9个月的利润掏了出来,这才算是勉强出了一口恶气。

当然,这都后话了。这会儿,这些货才刚重新入库,还等着摆上货架销售呢。

黎夏对郭权道:“盯好这三家,还有和他们走得近的其他供应商。”

这些人如今还指望着关家超市。很快,她就会让他们最后的指望都指望不上。

而且,她不从他们手上进货了,关家不狠狠压价才怪了。不过再压,他也不会比黎夏直接上上级供应商那里拿货再批量运回来便宜。

不再续约是商业行为,但他们干的事把黎夏狠狠的恶心了一把。

这天已经是10月15号,黎夏说的拟撤店就在两天后了。

不过,这几天一店很多商品都卖断货了,连库房里的库存都卖光了。真要撤店倒是挺省事的,货都不用搬了。

区经理打电话来请示,“黎总,货架上还要补货么?”

“从县城补吧。”

“县城三家店如今货源也紧张。”

黎夏挑眉,有点好气又好笑,“这会儿知道我们好了?”

“我问了问来买东西的客人。他们说担心我们撤店,关家超市立马变成以前供销社的德行。花钱买东西还要受气,还要看营业员整天丧着脸。而且确实觉得之前抵制我们,又说您坏话挺对不起咱们的。”

“一店暂时不补,卖完为止。县城三家店补上吧!”

罗书记看到镇上的超市依然没有补货,呼出一口气,“该我出马了。”

徐华板着脸道:“罗书记,她这架子是不是摆得有点过于大了啊。”

“没办法,现在是在咱们镇政府需要黎夏超市,不是她需要我们了。情势已经变了!”

黎夏已经不是昔年需要向他汇报工作的小商人了。

俗话说‘富不与官斗’,但如今是经济挂帅,而且她已经富到了全县首富的地步,生意又不依赖政策扶持。自然不用再对自己这个镇党委书记俯首帖耳。

反倒是他如果留不住人,需要赵县长亲自出马的话,就会被怀疑执政能力了。

想到这里罗书记叮嘱道:“你打电话过去跟她约时间,不要用通知式的口气,好好的说!”

徐华楞了一下,商人的地位做这么高了吗?

不过确实改革开放之后商人地位提高得很快。早就没有之前‘士农工商’的那一套规矩了。

徐华的电话打过来的时候,黎夏在表姨家抱着刚满月的小表弟呢。她一手托着他的脖子,一手搂在小屁屁下面。

没到一百天,脖子还不能自己立起来的。

这会儿小家伙长得白白胖胖的,比第一面看到受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