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第2/2页)

深圳飞北京,黎震也没法一起走,公司还没放假。

于是三叔家就是六口人,加上彭家九口人还有保镖等人,坐得满满当当的。

三叔、三婶和黎夏公婆上了飞机也是到处参观,一堆的问题要问。

深圳飞北京,差不多飞了三个小时。

黎夏定了杨耀明那边私房菜的包间,直接把人都拉过去了。

先一步回北京的黎会计等人也来了,加上保镖足足坐了四桌。

黎夏最开始充值的十万,还没用完。她这几年在北京的时间太少了。

其实已经过期了,中途杨耀明让人在电脑上帮她续了时间。

吃放的时候,杨耀明也来敬了一杯酒。还道:“展翘也放假了。这会儿楚熙在哭,她就没过来。”

黎夏道:“我吃了去看她们,都好久没见我干女儿了。”

“好,我不打扰了,你们慢用!”

等他出去了,大伯母问黎夏,“你琪姐那里给你来消息了么?”

“没有,她说开春再说。开春我和明哥一起去看她!”

琪姐在贫困县干了俩月了,据说风风火火的。

但扶贫项目没着急上马,她一直在考察。

黎夏前些天打电话去问,好像是累病了在输液。

大伯母道:“过年都不回来!比你大伯以前还忙。”

“她们大年初一有任务的,得下乡或者去基层慰问。也没几天假,可能就懒得回来了。”

明哥也和颜甯跟着私人飞机回北京了,这会儿搭话道:“是啊,妈,她今年都49的人了,你不用为她担心。再说姐夫和佑佑不是说到时候会去看她么?到时候我派车把他们送过去。”

他也知道他姐病了的事,不过没告诉父母。

大伯母道:“那我得给她准备点东西,反正有车方便。”

结果就是老太太准备的大包、小包,把那父子俩坑惨了。

最后一段山路,暴雨过后车子根本没法走,会陷进去。他们得肩背手扛的把东西弄进山。

潘佑已经是果断精简,能不拿去的都让司机载回去了。但还是一人扛了一包行李+年货。总得过个像样的年,听说当地物资一点也不丰富。

潘愈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知识分子,潘佑一个二十几岁的小知识分子,能指望他们多有力气、多能走滑溜溜的山路?

那几里地把父子俩走得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潘愈还差点摔跤。

幸亏琪姐叫了人出来接他们,不然走到天黑都走不到。

大伯母听司机回来说了,又打电话问了,皱着眉头道:“什么条件啊!”

黎夏和黎明对视一眼。幸亏这爷俩先去探路了啊。不然搞不好就是他俩去遭这趟罪了。

不过钱真的有地方花了。得先修路啊!

黎夏道:“大伯母,时间紧急,当时也没别的地儿好安排。”

大伯母摆手道:“我可没有怪你的意思,就是心疼你姐。”

大伯道:“这有什么,扶贫干部什么苦不得吃啊?又想长级别,又不想吃苦受累怎么可能?黎阳,你那个时候下乡当知青,吃苦没吃?”

黎阳看看舅舅,摇摇头,“我就在二大队,二舅爷是支书,舅舅是生产队长。我干的都是轻省活儿。不过说到大雨过后路难走,那会儿全国都差不多,不算吃苦。”

舅舅也道:“农民,都习惯了。我们也是八十年代才修了大公路去赶集的。”

黎夏点头,她有印象。小时候去趟外婆家,回来一脚的稀泥巴。

后来念小学,才修了纸厂门口那条路。

彭志杰一听条件这么不好,再有钱估计到了那里都不好使。便对黎夏道:“我到时候和你一起去看琪姐吧。”

黎夏点头。琪姐除了十几岁背着东西下乡去看蹲牛棚的大伯,估计都没吃过这种苦头。

自己也是好久没走过不像路的路了。

颜甯不想去,所以没吭声。

她一个穿惯高跟鞋的都市白领丽人,真不想去车都开不到的贫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