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第2/3页)

龚越给她说这件衣服的来历。

他知道林夏的皮肤嫩,穿衣服喜欢穿布料软一些的。

他找了好多家裁缝店,才找到这样柔软的布料,请老板帮忙做了这件裙子。

除了裙子外,还有衬衣,裤子。

龚越又打开了一个盒子,里面放着首饰,是一个簪子。

“我送你的第一件首饰是簪子,相当于我们的定情信物,那彩礼中,簪子一定是不可少的。”

簪子在龚越心中的意义是不同的,这次的簪子依旧他自己雕刻的,不过用料不是木头了,而是一块美玉。

龚越再次打开下一个盒子,是一双鞋。

一个又一个盒子,全是龚越考虑林夏自身用心准备的。

看到最后,林夏的心软成了一滩水,眼眶热热的,想哭,但忍住了没哭。

她转过身,平复了下自己的心情,才转回来问龚越:“你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这些的?”

龚越摇头:“不记得了。从你答应和我在一起没多久,我就开始想咱们定亲时我要送什么。”

也就是说,从那时候开始,龚越就开始准备这些东西了,这个用心,是林夏没想到的。

她看着东西,一时间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她才沙哑着声音开口:“你就没想到我会和你分开吗?”

“想过。”龚越实话实说:“但是就是和你分开了,我也会把这些东西送给你,留给你做嫁妆。”

林夏又想哭了,她仰起头,抑制住情绪说:“你傻不傻啊?”

龚越看着她笑了笑:“我觉得值得。”

所以他觉得自己很幸运,赌对了。

如果真的林夏最后没有嫁给他,他会把这些礼物当成林夏的嫁妆送过去。

林夏伸手抱住了他,心里觉得龚越真傻,但又是真的很高兴,他这么喜欢自己。

宋满意来之前就去找人帮忙算了好几个日子,她和方英秀聊婚礼的时候,拿出来日历表,上面用圈着好些日子。

“妹子,这是我专门找人算好的,都是结婚的好日子,而且是和小越林夏的生辰匹配的。你看看,觉得哪一天合适结婚?”

方英秀看了看日历表,喝口茶说:“这个不急,我要和夏夏商量。”

宋满意一听,立马把日历表推到她面前说:“那这张表就留给你们看吧。”

这种日历表,她还有很多张。

林夏和龚越这时候感情正好,两人舍不得分开。

她看看屋里讨论得火热的情形,和龚越悄悄溜出了家。

两人也没走远,胡同口外面就是各个大学,她们去了林夏的大学里面逛。

放了寒假的校园,有点清冷,没多少人在。

有也是零星几个在校园里匆匆而过。

再次和龚越走在校园里,林夏心里有些感慨。

“现在的我们好像我没毕业那个时候。”

龚越也想起来了那段日子,每次来找林夏,都是他心情最好的时候。

龚越“嗯”了一声面上带着怀念的表情。

***

晚上林夏被方英秀叫到了房间,问她想什么时候结婚。

林夏不是很在意地说:“娘你和越哥他妈妈商量就可以了。”

不管早结婚还是晚结婚,婚礼的布置最操心的根本轮不到她。

估计她就是提个意见,到时候龚越、她娘还有龚越的父母就会操持了。

不过林夏也没想着婚礼要办得多大。

现在没有那个条件,林夏自己更喜欢的也就是亲朋好友一起吃个饭,见证一下足够了。

没必要请很多人。

方英秀把日历表硬往林夏面前放:“你自己挑。你以后的婚事,你要自己做决定。”

林夏看看那些日子,圈了个中间的时间,在五月中旬。

这个天气不是最热,也不是最冷,不冷不热刚刚好到时候结婚会舒服一点。

她不喜欢夏天和冬天办婚礼。

一个太热,一个太冷。

定好日子,方英秀算是放下了这件事,把龚越家送给过来的彩礼一个个记在本子上,然后开始琢磨给林夏陪嫁什么嫁妆。

龚越家送这么多东西,她们嫁妆肯定也不能太寒酸了,比不上也要差不多。

方英秀是不想等结婚的时候别人看到林夏的嫁妆,说她是攀附高枝。

距离婚礼举办还有些日子,时间是充足的。

林夏和龚越说了办两场,一场在京城,一场在锦城。

锦城的婚礼这个大半,因为龚越的家和朋友都在那里,不能小办,不然别人会以为龚家不重视林夏这个儿媳妇。

而且龚越也想把自己媳妇介绍给所有的亲戚朋友看。

京城这边的这一场,便不需要这么复杂了,只需要请在京城的亲密的朋友们,大家一起摆几桌足够了。

随着时间推移,林夏和龚越不能在京城待了,两人一起返回锦城。

宋满意和她们是分开走的,她和方英秀商讨好婚礼的事情,便坐火车回了锦城,她要开始准备婚礼了。

这时候还没开始流行起来婚纱,但是结婚也必要像七十年代那样只能穿军装。

林夏和龚越商量的,是她穿红色的裙子和他结婚,设计要偏向于古代的风格一点,但也要有现代的风格。

而且婚服是要两套的,一套举行婚礼的时候穿,一套敬酒的时候穿。

她也不准备很出格,出格一点点,大家会赞扬你漂亮时髦,出格太多了,就不是这个想法了。

龚越是完全遵循林夏的意见。

婚礼他是以林夏的想法为主的,毕竟结婚一辈子就这一次,作为新娘的林夏结婚时开心才是最重要的。

林夏给龚越说完自己的要求,她就开始忙了,剩下的都由龚越去准备。

林夏一回到锦城文工团,周清便把她叫到了自己办公室,一脸满意地看着她:“迎春晚会上,你让整个文工团的人面上都长光了。”

她跟着电视,一点不落地把林夏的表演都看完了。

八首歌,你现在在歌唱界的地位,快追上翟霖眉了。

林夏觉得周清对她的赞誉过了:“团长,我距离翟老师还有很大的距离。”

周清摇头:“你太小看你自己了。”

林夏不和她争辩这个了,在团长眼里,她是最完美的,这就是老师对学生的滤镜作用。

“对了,团长你说让我两个歌舞团,是什么意思?”

林夏猜出来了,但她不敢肯定。

问出来这句话的她也是紧张的。

“总政和中华歌舞团都想把你调过去,现在就看你的选择了。”

两个歌舞团,在华国属于不相上下的位置。

只不过总政是属于军方,而中华是隶属于中央,里面的氛围更偏向于地方歌舞团,没有那么多军事色彩。

林夏抿抿唇说:“不调走可以吗?”

周清拍拍她的手说:“别说傻话。这俩歌舞团在华国的地位,不是咱们锦城文工团可以比的。而且你家已经定在了京城,你不过去留在这里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