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4/5页)

毕竟河道狭窄,最多就秦淮在一小段的河道里走走,远行是彻底没有的了。

如今耿奕能借着四阿哥的光蹭上大船游历运河,确实是难得的境遇。

大船分成上下三层,甲板上不算,底下第一层就是皇帝就寝和办公的地方,最外边则是四阿哥和耿奕住的地方了,中间就是十三阿哥的船舱。

再往下一层一半是伺候的人住的地方,离得不算远,还有绳索能拉铃叫人上来,另外一半则是摆放行李笼箱的地方,下人也会分出一些来回巡视和检查,免得东西坏了没能及时发现。

最底下一层则是船工住的地方,人最多,地方却是最少的,较为狭窄。

船只的地方也有限,皇帝住的地方最大,四阿哥次之,耿奕跟着四阿哥住,也就分到一个船舱,一张不宽的床榻,旁边还能支个小床,是给留夜伺候的丫鬟准备的。

旁边放个桌子,再有个柜子,位置就差不多占满了。

四阿哥那边要比她这里大上一半,比起四贝勒府还是算小了。

不过出门在外,尤其是坐船,船舱就这么大,也就只能凑合一些的。

十三阿哥那边也差不多大,他这次只带了两个丫鬟和一个太监过来,倒是能住得开。

耿奕让胡嬷嬷和如玉帮着整理了一下东西,就见四阿哥进了来,赶紧迎上两步去道:“爷那边需要帮忙收拾吗?”

四阿哥摇头道:“不必,苏培盛带着人整理得差不多了。你这边要人不够,回头他那边收拾完让那两个丫鬟过来帮把手,我叫两个太监去十三那边帮忙收拾一下。”

耿奕连忙拒绝道:“不用,妾这边没什么东西,一会儿就能收拾好的,爷顾着十三阿哥那边就好。”

四阿哥也只过来看看,毕竟没收拾好,到处有点乱糟糟的,他就不久留了,打算等会去十三阿哥那边看看才能放心,就叮嘱道:“前边是皇阿玛的地方,你别乱走,只在这里边走动就好,最多让胡嬷嬷陪着去甲板那边透透气。”

耿奕连连点头,她哪里敢乱跑,船舱不大,一个人宅着是足够了。

四阿哥交代完就去十三阿哥那边看完,大船也开了,他就去皇帝那边看看。

耿奕坐在船舱的窗户前边往外张望,窗户太小,只能看见一点点大的地方,却还是看得有滋有味的。

她感觉自己可能在四贝勒府给憋疯了,才会觉得外边什么都好,什么都能看得有津有味。

耿奕让如玉泡了一杯奶茶,她这次只带了一点出来,大部分都留在府里,毕竟四福晋看着还挺喜欢的。

要是上好的红茶这样糟蹋就不好,但是西洋人送来这些一般的红茶就无所谓了,怎么用都行,也一点都不会心疼。

她喝着甜甜的奶茶,胡嬷嬷还送来一盘点心,是厨房那边做的。

胡嬷嬷不但轻松拎行李送上船来,还跟着苏培盛走了一圈,把厨房和打热水的位置都记得一清二楚的。

送来的点心是糯米卷,耿奕吃了一口,发现并不很甜,还带着一点点茶香味。

就听胡嬷嬷解释道:“这是御厨的拿手点心,里边搁了一点绿茶,吃着有茶香又不甜腻。”

耿奕点点头,就知道御厨比四贝勒府上的厨子更给力,果真如此。

一盘只有三个点心,并不大,她就着点心喝奶茶,船只走的时候有一点点晃,自己感觉还好,如玉脸色就有点白,被耿奕塞了几颗梨膏糖就去歇着先适应一会,只留下胡嬷嬷在身边伺候。

这时候看书会有点晕,耿奕就问起胡嬷嬷以前的事来。

胡嬷嬷只捡着有趣地说道:“奴婢的阿玛原本是跟着一位山中隐居的老先生研习算学,可惜后来老先生去世了,家里人似乎不再继续做这个,阿玛没了营生,只好出去当个账房先生。”

言下之意,跟着老先生研习算学,吃穿用都是老先生包了的。

后人不做这个,她阿玛自然不能厚脸皮继续住下去了。

耿奕听着还挺惊讶的,要是算学能研究出什么来,也算是一大成就了,只可惜那位老先生忽然就去了,后人又没继承上。

外边却传来苏培盛的声音:“耿格格,贝勒爷问这边可还有梨膏糖在?”

耿奕连忙答道:“有的,胡嬷嬷给苏伴伴送去两罐。”

她没问是谁要,苏培盛也没说,只道谢后接过两罐梨膏糖就匆匆离开了。

被苏培盛一打断,耿奕端起奶茶喝了两口,发现什么都没喝到,才惊觉杯子已经空了。

胡嬷嬷小心翼翼问道:“格格,可要再泡一杯?”

虽然她泡奶茶的手艺未必有如玉好,却也能过得去。

耿奕摇头道:“不用,这一杯就够了。”

毕竟红茶也是茶叶,喝多了她怕要睡不着的。

耿奕心不在焉等到傍晚的时候,才见四阿哥匆匆回来,连忙起身就要帮他换一身常服,被四阿哥拦下了:“不必,等会我还要出去,只回来吃点东西休息一下。”

苏培盛已经去厨房提食盒了,要的是简单,最后御厨就做了一碗鸭肉面送来。

面条是手擀的,细细的每一根都一样粗,跟银线一样,夹着却不断,拌着香油和葱花,另外放上切成块的红烧酱鸭,闻着就很香,吃着就更香了。

四阿哥却没什么细品的心思,囫囵吞枣就匆忙吃完,喝着耿奕泡好的热茶这才开口道:“皇阿玛往年都不会晕船,也不知道为何这次有些晕了。太医开了汤药,喝下后作用不大,我就想起你做的这个梨膏糖来了。”

他原本并不觉得梨膏糖有多厉害,还是苏培盛说耿奕这边的丫鬟如玉有些晕船,刚上船没多久脸色都白了起来。

后来吃了几颗梨膏糖之后,人躺下歇了一两个时辰渐渐就适应了,下午的时候苏培盛还见着如玉的脸色都好一些了,人也没那么晕,赶紧跟四阿哥提了。

四阿哥想着丫鬟吃着有用,皇帝也能试试,就让苏培盛去耿奕那边要了两罐子过来给太医先看看。

太医尝了一颗后就点头道:“这东西并不难做,平日民间也不少。有些船员也会带上一两罐傍身,只是黄糖不会搁这么多,味道没那么好,效果还是差不多的。”

里面放了一些常见的药材,价钱并不算贵,就是糖要贵很多,船员们大多是不舍得放的。

既是有效,太医吃着也没问题,皇帝就吃了两颗躺着歇了一会,感觉确实没那么晕了。

不过四阿哥还是担心,十三阿哥也在旁边一直劝着皇帝多休息一会,皇帝就索性让四阿哥和十三阿哥轮流帮着念奏折然后帮着写上批条。

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忙碌了一下午,看皇帝的脸色好一些了,这才松口气。

皇帝看这个两个儿子连饭都没吃就一直守在自己这边,他感觉好多了,就挥手打发人回来吃点东西再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