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3/5页)

就是抄写了一天,他们回去的时候胳膊都抬不起来,连筷子都拿不住,感觉这日子是要过不下去了!

于是他们只能找司管哭诉,救命啊,这活不是人干的啊!

司管能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来找十二阿哥商量道:“他们几个来抄写那么多的账本实在太慢了一点,不如另外多派些人来。”

十二阿哥似乎有点不情愿,在司管再三请求下才勉强点头道:“行吧,找点信得过的人来,账本的事可不能随意泄露出去。”

司管连连应下,转头就点了平日得用的人手,把所有能用的心腹都挪了过来帮忙。

十二阿哥还让小吏清点人数,记录人名,回头每天还要点卯,别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来两天就跑了!

司管感觉有点不对劲了,疑惑道:“他们既然过来了,肯定会好好干活,记录名字上册就不必了吧?”

十二阿哥不高兴道:“这么多人我哪里能记得住,哪天少了那么一两个都不知道,记一记又何妨?”

司管想想也是,十二阿哥不可能记得那么多人,要是记下名字,他们每天过来的时候点卯就要简单容易得多了。

人多确实抄账本就快多了,十二阿哥依旧是两人为一组,抄完账本后互相换着检查。

而且换完一本之后,组员就要换人,不能重复同一个人,以防他们互相包庇。

这挑的人还不是同一个司管底下的,彼此虽然可能眼熟,却还没熟悉到会互相包庇的程度。

十二阿哥还会让小吏抽查,隔两天随手拿一本对一对,要是发现非常多的错误,那一组两人就是互相包庇得赶出去不说,还要受罚,直接撵出内务府。

这惩罚就大了,内务府是个油水多的地方,多少人挤破头才能进来,哪里舍得丢下这个好差事,一个比一个检查起来都认真。

抄错得多,那就要多抄一本,对方就能少抄一本。

起初大家还算客气,到后来别说是熟人了,亲爹都不行!

少抄多抄一册没什么,少个五六本那就不一样了!

每天点卯之后,同组的两人看向对方的目光都透着战意:小样,今天还怕找不到你的错处,多抄一本吧你!

十二阿哥还不只有罚没有赏,抄得又快又好的就能免抄一本,还能指定免了这本给谁来抄!

那些原本就不对付的人更是摩拳擦掌,恨不能给对方添堵!

如此多的账本还以为要抄上两个月,谁知道短短一个月的功夫就抄得差不多了。

另外十二阿哥带着几个小吏查账,新账本都查完了。

得出的结论就是,这些账本每个账目都写得一清二楚,加起来是毫无猫腻,总数是对的,分开来每个月都没有出入,显然账目是彻底平掉了。

小吏有些胆战心惊看着沉下脸的十二阿哥,生怕他发飙。

短短一个月下来,内务府是谁都不敢小看这位十二阿哥了!

十二阿哥却很快缓和了脸色道:“旧账本先抄好的那些都对过了吧,怎么样?”

有小吏把记录递了过来让十二阿哥过目:“数目都对过,没什么问题。”

他面色迟疑了一下,十二阿哥就注意到了:“但说无妨,这里也没外人在。”

其他小吏连忙低下头,这句话说得让人心窝子都暖了起来。

闻言,这小吏才咬咬牙道:“小的发现几处账目数目比较大,却没到显眼的地方。比如这个后宫娘娘过年过节的时候为太后娘娘请戏班子解闷,一年三回,每次花费统共十万两。”

一年下来,这里就有三十万两了。

十二阿哥鼓励地看着他,小吏接下来道:“当初小的识字进了宫,发小也会一点,就进了戏班子专门给角儿们写本子,所以知道一点。小的戏班子便宜,三五千就能请下来,大的戏班子因为角儿出名,可能得一万两才能拿下。若是极为有名气的戏班子,三五万就顶天了。”

言下之意,这一次给十万两的戏班子从哪里找来的?

要是找的三五万两的戏班子,那么余下的钱又进了谁的口袋?

十二阿哥挑了挑眉,他自幼在宫里长大,嫌少出外头,对这些物价自然就不清楚了,就这么给内务府给忽悠到了。

哪怕是皇帝,恐怕都不清楚这些具体俗务,他不由冷笑道:“他们的胃口倒是不小。”

小吏的脑袋低了下去,心里难免忐忑。

十二阿哥就安抚道:“放心,此事除了在场的人之外,不会有其他人知道你说过这些话。”

“多谢十二阿哥,”小吏这才放心了,毕竟这事戳破了,内务府必然要来找他的麻烦。

十二阿哥问了外头那些旧账本是彻底抄完了,他就让人暂时别走,先去禀报皇帝,大家都误会这是要嘉奖他们了,哪里有人舍得这时候走呢,都乖乖留下了。

吩咐太监上茶,又让小吏私下盯着别让任何一个人离开,司管那边也派人盯着,十二阿哥这才去御书房见皇帝,开门见山说了戏班子的事:“皇阿玛,内务府这些人从上到下恐怕都伸手了,要一个个查过去,恐怕要打草惊蛇,抓住了小鱼,放走了大鱼的。”

皇帝听得面色沉了下去,就问道:“十二你打算怎么做?”

十二阿哥正色道:“儿臣的意思是,内务府这些人从根子上就坏了。上梁不正下梁歪,估计就没一个是清白的,还不如把上梁彻底换了。”

听罢,皇帝挑眉道:“十二你跟着老四久了,这作风简直跟他一模一样。”

之前四阿哥去整顿江南官场的时候也是这样,不行就全部换掉。

别人都是抓那么一两个人来杀鸡儆猴,四阿哥就不,他直接就斩草除根。

就不信这么连根拔起,还不能震慑其他人,再敢伸手那就直接把胳膊剁了,看谁还敢!

十二阿哥认真点头道:“皇阿玛,这些人在内务府多年,不知道伸手拿走了多少国库的银钱。这些都是属于皇阿玛的东西,全部拿回来也是应该的。至于他们深受皇恩,不好好办差竟然敢中饱私囊,就该都换掉,然后换上忠心耿耿之人。”

“相信忠心之人很多,没必要让这些人占着位子。”

反正多的人来换,何必留下这些不忠不义之人!

皇帝挑眉问道:“把人都换掉后,小十二打算让谁来分管各处司坊?”

司坊跟江南官员不一样,毕竟还有小吏帮忙运转,回头再派人过去接手,有小吏辅助的话慢慢就能上手了。

但是这次内务府从上到下的司管和他们的心腹都换掉的话,就没个熟手带路了,接手的人要怎么办?

比如掌仪司负责小规模的祭祀及太监品级,都虞司则是负责武职的挑选,慎刑司管的是宫人犯错和审讯,营造司专门负责宫里各处缮修,钱粮司管的事皇庄租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