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2/4页)

要城主做了蠢事,他才更能动摇这些守卫。

十四阿哥点点头,论心眼,他是怎么都比不过八阿哥的,这件事交给八哥来做确实合适:“那我让葛延点几个侍卫跟着,八哥也得小心点,别太靠近为好。”

八阿哥笑着点点头:“放心吧,十四弟只管等着我的好消息就是了。”

他吃过饭,葛延那边也吃饱喝足,就直接出发了。

城门越早开越好,这也是提防阿拉布真的带人回来,碰上就不好了。

十四阿哥让人在附近警戒,然后等着八阿哥回来。

老李很多年前见过这位八阿哥,那时候八阿哥温文儒雅,脸上笑着却跟挂了面具一样,笑意都不达眼底。

这跟很多贵人一样带着笑脸的面具,心里指不定多鄙视,让老李心里见着就不大痛快。

然而多年之后,八阿哥是彻底变了。

似乎扔掉了脸上的面具,人也豁达了许多。

刚才八阿哥笑起来阴恻恻的样子,让老李后背一寒,却也觉得这才有点鲜活人气,总戴着面具过活实在没意思透了,假惺惺的也让人看不顺眼。

“我还以为将军会拦着八阿哥,不让他去冒险的。”

十四阿哥扭头看了他一眼答道:“你也发觉八哥变了吧?他那个性子,以前都是想三步才会走一步的人,如今居然主动请缨,比以前有血性得多了。而且对我来说,八哥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论心计,这里所有人都及不上八哥。”

老李听得眼神复杂,十四阿哥你这是夸八阿哥还是骂他呢?

十四阿哥没注意到老李复杂的目光,继续道:“不还有老葛跟着八哥,要没成功,老葛也肯定能带着八哥跑回来。老葛最是会审时度势,打不赢总能跑得赢吧?”

老李好笑道:“你这话别在老葛面前说,不然哪怕你是大将军,他也是会翻脸的。”

十四阿哥笑眯眯道:“这不是在你面前嘀咕两句,老葛肯定听不见的。”

老李无奈,他就是仗着葛延不在,才在背后嘀咕人家的吧!

不过十四阿哥说得也有道理,老兵们别的不说,对危险的敏锐度比一般人都厉害。

真遇上危险了,他们护送八阿哥平安回来还是可以的。

十四阿哥倒在草堆上,优哉游哉道:“而且就跟八哥说的那样,他一个人就能把朝堂闹成一锅粥,区区几个守城门的侍卫而已,八哥能拿不下吗?”

老李的目光更复杂了,一时不知道这对兄弟究竟是感情好呢,还是感情不好呢?

怎么十四阿哥说八阿哥的每句话都不像在夸,反倒像是在骂人?

他忽然坐起身道:“对了,此事得写折子回去告诉皇阿玛。”

皇帝知道了,估计四阿哥也知道了,十四阿哥就不用写两封信的。

折子八百里加急送到京城,皇帝看完就递给旁边帮忙整理折子的四阿哥:“老四来看看。”

四阿哥粗略一看,点头道:“八弟想必胸有成竹,试一试也无妨。”

与其跟两城的人死磕,消耗掉他们的兵力,还不如让八阿哥试试劝降。

只要让守卫打开城门,那么就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两城。

皇帝深以为然,觉得八阿哥主动请缨,想来心里是有数的。

八阿哥在人心的猜度上确实比十四阿哥更擅长,这事该是能拿下来,就是需要时间罢了。

皇帝揉了揉额角,这些日子皇太后病了,他每天处理好朝政后就去探望。

皇太后不让皇帝进门,免得过了病气给他就不好了。

于是皇帝就隔着门陪着皇太后,时不时问太医,情况却不是很乐观。

皇太后身子骨一向不错,正因为不错,这次一病如山倒,忽然就起不来了。

太医不敢用太厉害的汤药,只能温补,皇太后却一天不如一天,眼看着就虚弱下去。

如今皇太后年纪不小了,算得上高寿,皇帝还是有些难过。

毕竟熟悉的亲人们一个接一个离开,如今就剩下皇太后了。

皇帝心情不是很好,也好在十四阿哥西征节节胜利,让他好歹能笑一笑。

只是皇帝年纪也不小了,一边担心皇太后,一边还有处理国事,就有点力不从心。

他就把四阿哥叫进宫里来,帮着把折子分门别类。

要是皇帝实在累了,就让四阿哥拿着折子念一念,然后再帮着在折子上面写上几笔回复。

偶尔皇帝还会问一问四阿哥的意思,折子上的问题怎么处置。

比如今儿的折子上就提及年羹尧,他已经是四川总督,被人密折状告收受贿赂。

收的贿赂并不算特别多,却因为有年羹尧镇守西关,才让西关数年来平安。

若是处置了他,一时之间不知道让谁来镇守西关,又会不会比年羹尧做得更好。

四阿哥沉吟片刻答道:“皇阿玛,儿臣认为绝不能助长此等风气。他们深受皇恩,得皇阿玛器重,就该洁身自爱才是。”

皇帝眯起眼问道:“那么老四认为该怎么罚?”

闻言,四阿哥毫不犹豫道:“立刻革职,押入大牢,然后斩首示众,以儆效尤,也能杀鸡儆猴。”

皇帝伸手虚虚点了点折子道:“年羹尧不说,身边小吏曾收过二百两银子,也该一样的处罚吗?”

四阿哥犹豫了一会点头道:“是,儿臣认为该一视同仁。”

皇帝皱了皱眉头,挥挥手示意四阿哥下去:“老四你再想想,明儿再来回复朕。”

见皇帝不太满意的样子,四阿哥只能起身告退。

皇帝看四阿哥走了,才对身边的李德全轻轻说道:“老四什么都好,就是太苛刻了一点。”

但是四阿哥有一点好的,他对别人苛刻,对自己也是一样,绝对的一视同仁。

而不是严于待人,宽以待己。

李德全只低着头,明白皇帝并不是问询的意思。

果然皇帝很快低头看了眼折子道:“不过老四有一点说得对,哪怕贿赂收得不多,要轻轻放过,以后谁都效仿如何是好?只要小心点别收太多被人知道,一个个不就翻了天去?”

这些人得惩罚,却不能真的跟年羹尧一样。

年羹尧那是封疆大吏,手里的权利因为贿赂偏向谁就麻烦了。

只小吏的话,最多是在主子面前多说两句好话罢了,倒也不必真的跟年羹尧一个待遇。

四阿哥出宫之前先去看了看弘辉,他在阿哥所住得挺习惯的,小脸瞧着也没瘦,面色不错,他这才放心了。

四福晋亲自做了些衣袍鞋子让四阿哥送进来给弘辉,弘辉摸着柔软的料子,针脚细腻,又是自己喜欢的颜色,就明白四福晋是极为用心的。

得知四福晋费了半个月才做好,几乎是日夜不停地做,弘辉就抿着唇道:“阿玛回去跟额娘说,仔细眼睛,可别累坏了。儿子在宫里一切都好,平日除了跟着高太傅上课,就是每天跟皇玛法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