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虫(第4/8页)

高旭老师自从上次的事件后,就请辞离开了学校,学校暂时也没有给我安排新的导师。我的学习和生活在我的放纵下,完全依着惯性继续进行着。我表面上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每天按时上课,去图书馆查资料,食堂吃饭,周末打打球,内心则时刻准备着不知何时会来的失重感。

但是我发现能如我一般冷静的人不多。大部分的同学都变得比以前更焦躁而易怒,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情绪很容易走向极端。我不知道这种心理上的压力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影响,也不知道最后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就在这样的战战兢兢的日子里,第三次失重事件发生了——却不是在佛州。

我是通过新闻才知道这次失重的。在那天下午的同一个时间,与佛州临近的两个市,北面的五通市和东面的黔江市都发生了失重的事件,持续时间3分钟。我呆呆地看着电视机,艰难地消化着这个消息。

那东西转移了?

我突然冒出这个念头来。随后我被自己这个想法吓了一跳。什么时候我竟然以如此拟人化的角度来看待失重的发生了呢?仔细一想,也就释然。当我们面对着完全陌生和超脱理智的事物时,拟人是最简单的超脱途径。当我们的祖先在面对贯穿天际的闪电和轰鸣的雷声时,他们把它拟人为雷神。今天面对的失重的我们,和几千年前的祖先们,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失重现象开始频频发生。在几个月内,它们(?)四处流转。它们走过的路径,虽然弯弯曲曲的,但大致是以佛州市为起点,向四周不断延展开,像一个蜘蛛网。这个网还在不断地扩大,前端推进的速度并不快,但每隔一段时间,就产生一个新的推进点,一个新的推进方向。失重的时间,也在慢慢地延长,最近一次的失重,持续了十五分钟。

很快,一个新词开始流行,先是在网络论坛上,一些网友尝试着使用它,然后被一些门户网站转载,后来便频频的在平面媒体上出现。到最后,即便最严肃的社会节目也开始使用这个词语,甚至学术界也开始对其郑重对待了。这个词,就是大名鼎鼎的“重力虫”。

什么是重力虫?一些人认为,失重现象是由一种在地下的虫子引发的。这些虫子以重力为食,它们在地下蠕动,并且慢慢侵蚀当地的重力。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它们还会分裂一次,这就是为什么会有新的推进点出现的原因。至于失重的时间越来越长,那是因为它们正在渐渐长大。

这种说法当然是神怪论和荒诞的。它和古代认为大地是由一只乌龟驼起的观念毫无二致。但是不得不承认,它抓住了失重现象的一些重要特征。从表面上看,它形象地描述了失重发生的原因,推断了其后事情的发展,甚至它还可以粗略地预测下次失重的地点和程度。这也是它渐渐在大众中流行起来的原因。

很快的,一个民间科学团体成立了,名叫“重力虫生物研究中心”。他们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试图展现“重力虫”的全貌特征。一开始,他们的观点并不为严谨的学术界所接受,但随着他们做出的一些预言不断应验,一些界内人士开始觉得,倒不妨把这种观点当做一个唯象模型来讨论。就这样,虽然仍处于边缘地带,但它总算勉强的在科学领域站住了脚跟。

在民间,重力虫更加如鱼得水。它成为一个新鲜的话题,不断被人们提起和讨论。它出现在各种话题节目中,网上关于它的讨论组也成群结队的出现。朋友聚会,与人寒暄,如果不说上几句有关重力虫最新的消息,便觉得好像大大落伍了一样。

“嘿,你听说了吗?一号虫的下一站很可能是扬州啊……”

“这事没错!我一个亲戚在那边,据说政府现在已经正式发通知了。”

“听我一个朋友朋友说,他看过重力虫!”

“怎么可能?它们不是在十几公里深的地下吗?”

“真的。上次佛州出事的时候,他在龙溪水库钓鱼,看到从水里面冒出来一个巨大无比的头。”

“那东西长啥样啊?”

“就像一条大蚯蚓!”

类似这样的传言也四下流传着,一个比一个怪诞,一个比一个骇人听闻。整个社会也隐隐地躁动着,仿佛真的有一头硕大的怪兽潜伏其中,“森然欲扑人”。

六 气球

当然,除了极少数科学家继续关注那虚无缥缈的重力虫外,大部分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都面临着一些更紧迫和更现实的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如何阻止大气的流失。

这个现象最初是在黔江市的那次失重时发现的。那次失重的时间长达三分钟。最初的一分钟,一切和以前一样,除了失重,并没有什么异常的现象发生。但一分半钟以后,大气开始出现紊乱。由于没有了重力,大气压也就不能再维持稳定的状态。低层的大气开始向低压的高空涌去,而附近正常重力地区的大气也源源不断的涌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锥形气旋。一时间,风云突变,地面的沙土被裹挟着漫天飞舞,天地间一片昏暗。当重力重现后,足足过了一个小时,一切才又恢复平静。

就在这三分钟内,有大量的空气从地球散逸出去。对于整个大气总量来说,这虽然是微不足道的,但仍足以令人忧虑。因为情况正在变得越来越糟糕——随着失重时间的延长,失重地区的增加,大气的散失量正以几何级数的方式快速增长。

一个理论估算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不加阻止,按照这样的流失速度,在十年后,地球就将失去其三分之二的大气。

很快,由联合国牵头,以美国大气物理研究中心为首,各国的科研机构组成了一个合作组织,协调解决这个大麻烦。中科院地球物理所和中科院材料所也包括在其中。

大学毕业后,我顺利进入了材料所读研究生。这时候,距离失重发生已经一年多了。在这里,我了解到了这个计划的一些细节情况——它的名字叫做“气球”。

气球计划,确实名副其实。简单地说,就是用一个巨大的膜,把整个地球大气层包裹起来,就像把地球装进了一个大气球里一样。这将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散逸的问题。膜的材料其实并没有多少选择:首先要有足够的韧性和强度,能承受足够的气压;其次要尽量轻薄,而且可以大批量生产。最后,终于确定了用石墨烯来造这个大气球。

刚开始的计划是用一层约200纳米厚的膜在大气层边缘进行包裹,但是模拟计算的结果显示,这会造成一些严重的光学效应:相当一部分的阳光会被反射和散射,而对部分可见光——特别是长波段的红光——则会产生增透膜的效果。总而言之,蔚蓝色的天空可能会变成赤红色。这个结果对于我们这些从小就在作文本上以“今天天气真好,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开头的一代人来说,感情上实在是有些无法接受。经过好几次讨论和反复的计算,最后的结论是,我们还是不要再给这个失序的世界添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