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8章 两件大事(第2/2页)

那边的争吵很激烈,各种口音的佛号连绵不绝。

间或之中还有高喊‘你不怕下阿鼻地狱吗’的叫嚷声。

姚崇那边倒是没什么生气的感觉,哪怕被几百颗光头给照的刺眼睛,哪怕被无数的口水所吞没,他依旧是慢条斯理的说着事情。

不过他虽然说话很轻声,可态度方面却是非常坚决。

首先就是要求必须修整他们的高利贷业务,搞贷款可以但是利息绝对不能超出朝廷的规定范围,否则的话就要以大唐律法来处置。

这自然是让大和尚们无法接受。

他们通过高利贷不但能够赚取大量的利润,而且借钱给百姓们的时候,那是要有抵押品的。

通常都是百姓们的田产,也有房屋甚至的妻女作为抵押。

这其中尤其是田产至关重要,土地越多自然产出越多赚的越多。

百姓们没了田地的时候,他们再以慈悲的面孔出现,收留那些百姓们做农奴佃户。这是这个时代最为赚钱的行业了。

而且大唐的和尚们很多都是满脸耶喽之色,那叫一个浑浊不堪。

这要是给百姓们能够还得起利钱的机会,那他们还怎么兼并土地,还怎么亲身去为女信徒们传授佛法?

面对众多口吐芬芳,言辞激烈的大和尚们。姚崇不为所动,他慢吞吞的说起了第二件事情。

“清查庙产!”

大唐对于庙宇的监管其实是很严格的,庙宇能够拥有多少田产来养活僧人,那都是有着严格规定。基本上是按照寺庙拥有度牒的数量来制定。

但凡是有多出来的,那肯定不会被承认,是要被没收的。

一旦严格追究的话,甚至发放的度牒都会被收回。

没有了度牒,那就不是被大唐所承认的和尚。

赋税立马就追上来,也不许去化缘,更加不许接受信徒们奉献的香火钱。

一旦传扬佛法,还会被抓起来。

所以说,度牒就是大唐僧人们的命门所在。

比起之前限制高利贷来说,清查田产那就更是要了佛门的命了。

大唐承平这么多年下来,各处寺庙通过各种手段,主要是高利贷逼迫以及信徒捐献得到的田产,简直是难以计数。

在这个生产力不高,科技也不发达的时代里,田产就是一切的根基。

哪家寺庙不是有大量超出朝廷规定数量的田产?真要是清查,那就全都要被收走。

如果是之前限制高利贷是挖他们的骨头,那现在清查田产就是在直接掏心挖肺!

“为何不许?”

姚崇微皱眉头说“朝廷清查天下田亩乃是天经地义之事。尔等百般阻挠,莫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之事?”

的确是有不可告人之事,可这事不能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