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腊八粥三(第3/4页)

姜辛夷除了那双蓝眼睛,其余部分的混血感并不重,很符合东方审美。

白一诺听到他的话之后,并没有生气,笑了笑说:“好。”

姜辛夷的脾气有些急躁,见到她这样波澜不惊的模样,便有些纳闷:“你听到我这么说,你不生气吗?”

“不会。”因为你赢不了我。白一诺默默将后半句话吞下去,不想太过刺激对方。”

姜辛夷是个很无畏的人,虽然知道白一诺的实力很强,但是一点也不怕跟她对上。姜辛夷临走的时候留下一句:“如果这次抽签能抽到你就好了。

然而事与愿违,白一诺抽到的是六十六号,将会于六十五号进行比赛。

在她从签筒拿出签之后,便有不少人向这里投向目光,然后窃窃私语。

孙尚和江鸣同样进了第二轮比赛。孙尚上次吃过白一诺做的蟹黄面之后,虽然输是输了,但是心结没了,心境开阔很多。他盯着白一诺的方向看,对旁边的人小声说:“也不知道是哪个倒霉蛋,要和她进行比赛。”

江鸣自从吃过白一诺做的菜之后,对她的实力也有所了解,心有余悸:“我也不知道,那个倒霉蛋也太惨了。”

这第二轮比赛是一对一进行比赛,胜者晋级全国比赛,败者卷铺盖回家。这样的比赛流程可以增加节目的可看性,但是对于某些人来说会变得很残酷,那就是抽到厉害对手的人。

在这些厉害的对手里面,白一诺无疑是得分最高,令人最为忌惮的。大部分人都在祈祷不要抽到白一诺的签,江鸣也是。不过江鸣并不是特别害怕,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运气很好,从出生到长大一路顺风顺水,想来这次也不会抽到白一诺的。

等到工作人员将结果公布之后,江鸣寻找自己的六十六号选手。他顺着工作人员的话,来到白一诺面前,看着对方熟悉的脸,不禁傻了眼。

“你是六十六号?”

“对。”白一诺反问:“你是六十五号吗?”

江鸣震惊:倒霉蛋竟是我自己。

江鸣在见到白一诺之后,很想说自己不是六十五号,但是签抽都抽了,旁边的摄像机一直在跟拍,想反悔是不行了。

江鸣深吸口气,安慰自己。这一次食材都是由主办方准备的,主办方来出题,也许题目正好对他的胃口,而不对白一诺的胃口呢。

接下来,工作人员告诉他们这次做菜的主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变得更加现代化,美食也是一样,融合在一起,不分你我。在海市,你们可以足不出户,吃到来自天南海北的各种美食。但是对于国人来说,地方菜品和记忆始终是基石和灵魂,承载着国人的味觉记忆,渗透着国人的饮食意识。”

“寻味之夜第二轮比赛的主题是本地菜。”

“各位厨师,你们来自于天南海北,户籍不同,阅历不同,菜的品种不拘泥于海市,可以来自任何地方。接下来,请做出你们最喜欢的本地菜。”

江鸣听到这个比赛题目的时候,眼睛亮的不可思议,这对他来说是个送分题啊!

他是海市本地人,从小在海市长大,吃本帮菜长大,也做本帮菜长大。虽然工作人员说菜的品种并不限于海市,但是评委席上的评委大部分人都是海市人。他做的本帮菜一定有情怀加分,赢在起跑线上。

江鸣上次得到八十八分,他并没有在那套醉鸡饭上花费大力气,这次他要认真做了,他觉得一定能弥补自己和一百分的差距。

白一诺见到对方在听完题目之后神情难掩激动,心中有些纳闷,转念想到他的背景资料,这才有些明白过来。

这对于她来说确实是劣势,但是劣势不大,相信评委一定会公平的选择。

姜辛夷抽中的是另外一个人,他见到自己抽的签不是白一诺之后,有些失望的走到白一诺的身边:“下次再和你对决。”

他见到白一诺旁边的江鸣之后,若有所思地说:“我还没和你比,你现在不能输。”

白一诺笑了笑:“好。”

虽然大家分了组,但并不是分组上的,而是考虑到做菜的时间问题,一起上台。

本地菜这个词有些太宽泛,让人抓不到重点。但是仔细想一想,就能抓到题目的精髓。第一是要好吃,第二则是要有情怀,做出家乡的一道代表菜品。

这对别人来说有些简单,很快就能想到要做什么菜。但是白一诺有些犯难,因为她的家乡太多了。如果是前世,她出自于陇西白氏,但是没有在祖籍待很久,又和父亲几经辗转,去过岭南,雁门关,江南等地,之后又常驻在京城长安。说她是个长安人吧,严格意义上,她又不算长安人。

白一诺思索一段时间之后,终于下决定,做一道江南古菜吧。她在江南待过一段时间,江南古菜更注重于技术和花样,相比于辣菜和酱菜等口味重的菜清淡些,更加符合部分江浙沪人的审美。

上次是海选,主办方并不提供食材,而这一次则是提供食材的。

白一诺将自己所需要的食材列了出来,交给工作人员。

江鸣准备做的是一道海市名菜八宝鸡,这道菜做工复杂,做的差了叫杂烩,做的好了才叫八宝鸡。这是他的拿手好菜,做过好几百遍,手熟的不行。

他觉得自己将八宝鸡拿出来,应该是稳了。因为是准备时间,所以场上的气氛并不算紧张。他在高兴之余,转头看向白一诺,发现对方桌子上摆的是新鲜土鸡,不禁愣了愣。

白一诺怎么也拿了鸡!难道她也会做这一道名字八宝鸡?

难道他要像孙尚一样和她撞车吗?

江鸣微微愣住,好在看了一会之后,他发现对方拿的食材和八宝鸡不一样。

没过一会,工作人员突然拿了一袋泥巴来,问:“这三种泥巴可以吗?”

白一诺抓起一些泥巴,先揉了揉,然后放在鼻子旁边闻了闻,点头说:“可以。”

白一诺准备做一道叫花鸡,叫花鸡是名副其实的古菜,历史十分悠久。相传是朱元璋打了败仗之后,面对这边筋疲力尽,饥饿难忍,结果看到路边有一堆火,泥巴,还有一位老叫花。

朱元璋好奇地问:“你在做什么?”

老叫花说:“我在烤鸡献给大王。”朱元璋一吃这鸡,从此以后打仗一帆风顺,当了皇帝,然后就封着鸡叫做富贵鸡。然而民间百姓更喜欢那个接地气的名字“叫花鸡”,一直叫到现在。

原始的叫花鸡要在田间,用土灶做,但是现在没有这个条件,只能改变一些步骤。

白一诺于是问工作人员:“有柴火灶吗?”

因为选手的要求多种多样,场地中确实是有柴火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