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大魏文圣报,稚童狂妄,京都炸锅(第5/5页)

纷纷表态支持,认为大魏文报十分不错,否认大魏文宫的指责。

最终,女帝开口,允许大魏文报的出现,驳回了大魏文宫的请求。

而大魏文宫也没有愤怒,只是默默退了回去。

出乎意料的是,大魏文宫没有继续做文章了,一直等到朝会结束之后。

他们也没有说一句话。

不过众人明白,明日才是真正的交锋!

而就在这一日深夜。

丑时!

常规修炼之后的许清宵,惊讶地发现,自己武道依旧是没有任何一点增长,但好像……凝聚出一条灵脉。

踏入了仙道九品。

武昌一年。

九月十日。

卯时。

依旧是早朝。

大殿上。

百官入殿。

依旧是常规的讨论国家大事。

一个时辰后。

待国事讨论完毕,大魏文宫的人,依旧是第一个出来说话了。

禀告陛下,大魏文宫已将昭文告示改为大魏文圣报,向天下读书人以及百姓发售。

同时继续弹劾大魏文报,认为大魏文报是抄袭大魏文宫的昭文告示。

请求陛下,剥夺大魏文报之称,还于大魏文宫。

此话一说,兵部尚书周严第一时间出列大骂其厚颜无耻。

然而文宫大儒可没有恼怒,反倒是有理有据地解释和争论。

到最后四部尚书站出来与其争论,甚至武官一脉也纷纷加入战场,怒斥对方的无耻。

可问题是,骂得过大儒吗?

朝堂上。

信阳侯大声质问。

“许清宵连去都没有去过几次大魏文宫,怎可能抄袭你们的东西?”

“前些日子许清宵不就去了吗?”

“而且昭文告示,又不是说去了才知道,天下读书人都知晓。”

“他许清宵聪慧是聪慧,这一点老夫承认,也正是因为他的聪慧,才会将此物改成大魏文报。”

“请陛下做主!收回大魏文报之名,还于我大魏文宫。”

后者开口,他名为张宁,乃是朱圣一脉大儒,年过花甲,满头白发,淡然平静。

“狗贼无耻。”

“当真是文人之耻。”

“许守仁辛辛苦苦创办大魏文报,在你们口中却成了抄袭之物?尔等大儒,当真没有了廉耻之心吗?”

众人大骂,可后者根本不在乎,平静的很。

“陛下,再者许清宵何德何能,用大魏而称?又以文报而论?”

“于公,他抄我文宫之物,于私,他配不上这般之称,还望陛下明鉴。”

张宁之声再次响起。

他在这里争论了一个时辰,不管是谁辱骂他,他都没有半点怒意,而是不急不躁地请示女帝。

不管结果如何,至少满朝文武是被这个人给恶心到了。

“陛下!我等认为,张宁所言,完全是无稽之谈,还望陛下明鉴!”

“是啊,还望陛下明鉴!”

众人开口。

他们不想吵了,这实在是太气人了。

可就在此时,女帝的声音响起了。

“许守仁乃大魏户部侍郎,自有资格冠以大魏二字,他身为大儒,也有资格以文报而称!”

“至于抄袭之事,根本就是无稽之谈,荒谬之言。”

“朕,允大魏文宫创建新报,但需好好三思其名。”

女帝开口了。

她一番话,也算是表态。

身为女帝,她不能把话说的太难听。

但能说到这个份上,已经算是很生气了。

不过她也答应大魏文宫创办新报,只是这个名字还是要改一改。

大魏文圣报?纯粹就是恶心许清宵。

她看得出来,自然也要打压打压了。

此话一说,张宁依旧显得平静,没有说话,但也没有否决。

可就在此时,陈正儒开口了。

他站了出来,将许清宵三个条件说出,不过并没有说这是许清宵的条件,而是说成自己的意思。

尤其是最后一条。

当他说完后,张宁脸色这才微微一变。

而其余人也不由露出惊讶之色。

并且陈正儒特意强调一句。

“此事,臣已经与守仁谈好,许守仁也全部答应,就不知道张儒答不答应了,若是不答应的话,臣坚决不同意大魏文宫创办新报。”

陈正儒这番话斩钉截铁。

此话一说,女帝的目光落在了张宁身上。

其余人的目光,也尽数落在了张宁身上了。

过了大概半刻钟。

张宁的声音响起了。

“既然许清宵答应了,大魏文宫岂能不应?”

张宁开口,但他心情却不怎么好。

“好!”

“此事,就这么定了。”

“退朝!”

最终,随着一句退朝,此事告终。

而就在当日。

大魏文宫宣布,明日卯时,将发行第一期大魏文圣报。

许清宵的大魏文报,则是在后日发行第二期。

他们没有改名字,依旧用文圣二字。

毕竟女帝只是让他们三思,又不是说一定要改。

这也是大魏文宫的态度。

对于第一期,大魏文宫充满着期待。

而京都上下也都知道了此事,民间骂声一片,都是说大魏文宫无耻至极。

但大部分的读书人还是支持大魏文宫。

一时之间,京都再一次沸腾起来了,只是这一次不一样。

是文人之间的一种交锋!

世人期待。

到底是大魏文宫强。

还是许清宵强了。

就如此。

一直到了翌日卯时。

天还未亮。

京都各大书院,就已经排起了长龙般的队伍。

终于。

卯时一过。

一份份大魏新圣报开售了。

而新圣报最大的一行字,便引爆了京都。

【稚童狂妄】

这四个字。

没有人会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大魏文宫,算是贴脸骂了。

态度极其强硬,但做法也十分下作。

不过不管如何。

卯时一过。

大魏京都的的确确炸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