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朱圣十二册,许清宵悟圣道,惊天异象!(第5/5页)

拿到圣册后。

许清宵直接翻开,阅读圣言。

刹那间。

宏伟之音在脑海当中响起,这是朱圣之言。

阐述天地之道,自然之道,人族之道,万物之道。

几乎是一瞬间,许清宵陷入顿悟状态当中。

听得如痴如醉。

圣人之言,自然与众不同,许清宵纵然有万古大才,可面对圣人,依旧不足。

天地宇宙的玄奥,万物自然的规律。

当这些道理出现时,令人莫名升华,仿佛一切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这是圣道。

许清宵静静感悟。

而就在此时,他周围的浩然正气,也逐渐弥漫。

一个时辰后。

许清宵将第一册圣言放下,拿起第二册圣言。

他心无旁骛,在认认真真阅读圣言。

一册册的观看。

一册册的阅读。

逐渐的,他周围的浩然正气,也愈发浓厚。

不,是整个藏经阁,弥漫着无与伦比的浩然正气。

又一个时辰。

许清宵拿到第三本圣册阅读后。

整个藏经阁,突兀之间,响起一道道诵经之声。

冲天的紫色浩然正气,也在这一刻爆发了。

轰!

紫气冲天,藏经阁的动静,瞬间引来整座文宫所有儒生投目看去。

“发生了什么事了?”

“藏经阁为何如此?”

“许清宵不是在藏经阁吗?这是他弄出来的异象?”

“好气,为什么许清宵去个藏经阁都能引来这样的奇景?”

儒生们惊愕,但更多的是嫉妒。

“许清宵在顿悟,老夫猜中了,十二圣册,乃是圣人亲笔而写,对于天资绝佳之人来说,有奇效,无论如何,许清宵的才华,无人可质疑,这十二圣册,对他来说,只怕意义非凡啊。”

有大儒开口,望着藏经阁如此说道。

“十二圣册,的确意义非凡,许清宵弄出这样的奇景,到也正常,可惜啊,他并非是我朱圣一脉,否则的话,朱圣一脉,又要昌盛五百年。”

也有大儒开口,他不震撼这一幕,而是惋惜,惋惜许清宵并非是朱圣一脉。

藏经阁的光芒越来越炽烈。

百丈紫气,引得大魏京都不少人驻足而望。

随着时间一点一点流逝。

紫气越来越恐怖。

三百丈。

五百丈。

千丈。

直入云霄。

轰轰轰!

这一刻,大魏文宫震颤了。

藏经阁内,许清宵也已经看到了第九册。

诵经之声,一开始传遍大魏文宫,可现在这种诵经声传至整个大魏京都。

天穹之上,更是浮现一朵朵的才气之云。

整个大魏文宫炽烈发光。

到最后,圣像都开始共鸣了。

异象也越来越宏伟。

诵经之声也越来越大。

而当许清宵拿起第十册阅读时。

轰!

恐怖的浩然正气,在文宫当中,凝聚出一尊圣像。

但这并非是朱圣的圣像。

而是许清宵的圣像。

“你们看,这个虚影像不像许清宵?”

“嘶!当真像啊。”

“这是怎么回事?难不成许清宵要成圣了?”

“这么好端端就要成圣了?”

“怎么可能?”

“他观看十二圣册,明悟圣人之道,这是要成半圣啊。”

“有可能,极有可能。”

那一道道声音响起。

儒生们震撼,不仅仅是他们,京都上下也震惊了。

大魏皇宫。

所有人都观望着异象。

女帝更是直接走出大殿,将目光看向大魏文宫。

大魏六部,国公府,列侯府,权贵们的目光,也在这一刻,死死地看着大魏文宫。

这异象越来越恐怖了。

光芒也越来越炽烈了。

浩然正气,如同汪洋大海一般,淹没了整个大魏京都。

诵经之声,更是响彻万里。

这的确是成圣征兆啊。

吏部当中。

陈正儒死死攥紧拳头,他希望许清宵因此能成圣。

倘若许清宵成圣了。

可以瞬间扭转局势啊。

礼部当中,王新志的目光也充满着期盼。

整个大魏京都,无数人的目光,都充满着期待。

但也有人露出紧张之色。

不希望许清宵成圣。

第十一册。

第十二册。

终于。

许清宵拿起第十二册圣言。

这一次,许清宵只用了半个时辰,看完了这一册。

当朱圣十二册,全部被许清宵看完之后。

刹那间。

许清宵立在藏经阁。

脑海当中浮现无数想法。

朱圣的身影,也出现在脑中,讲述着圣人之道。

轰轰轰!

光芒冲天。

直插云霄。

将整个大魏京都,彻彻底底照亮。

狂风席卷大魏京都。

天地之间。

炽烈无比的圣意,越来越浓烈。

而文宫当中的圣像虚影。

也越来越凝实了。

这一刻,文宫大乱,不少大儒脸色紧张。

曹儒与方儒的面容,则极其难看。

他们怎么也算不到,许清宵当真能借助十二圣册,领悟圣道。

可就在此时。

一道宏伟无比的声音响起了。

“蔑圣者!”

“不可成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