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2章 这玩意很有前途?(第3/6页)

然后带动相关的机构做运动。

这么一来,跟你们负责研究的发电机起到的作用应该是刚好相反的。”

徐桥的脑子其实是很好用的。

只不过这些年东一榔头,西一榔头,没有认认真真的搞某个东西。

“是的,你这个对比还真是非常的贴切。

从零件的结构上来说,这两种电机是非常相似的,但是作用却是完全不同的。

这两种不同的作用下,需要对电机的结构做什么改变,这就需要你好好的研究了,我也还不清楚。

甚至整个大唐,都还没有谁能够给出准确的答案。”

赵小二喝了一杯酒,觉得自己能够说的都已经说了。

“好!那我就把作坊往电机的制作方面转变,看看能不能成为大唐最有名的电机作坊。

有朝一日,也希望大家能够知道大唐还有我徐桥这么一号人物。”

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的徐桥,显然也是有一些其他追求的。

……

“郎君,这段时间我们的炼铜作坊的铜锭销量,出现了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变化,我觉得这里面可能蕴含着一些新的商机。”

范阳卢氏别院之中,卢明、卢原分别坐在卢宣左右两边。

作为卢家炼铜作坊的掌柜,卢明原本是卢原的助手。

如今卢原获得了大唐皇家科技奖化学奖,他自然是与有荣焉。

本来他还想着请卢原吃饭,庆祝一下这个事情的。

不过卢宣早就已经想到这一茬了,所以干脆就把卢原和卢明都给叫到了府中。

几个人寒暄了一阵,就是觥筹交错的交谈。

好在大家喝酒都还算是克制,虽然喝了不少,但是还不至于完全醉了。

现在也还有精力在那里品茶。

“哦?这铜锭可不像是铬锭,是一件被人研究了数百年的东西了。

难道你还能搞出什么新花样出来?”

卢宣颇为好奇的看了一眼卢明。

按照他的理解,铜锭这个产业,除了不断的发掘铜矿之外,已经没有太多额外的商机了。

“是这样的,在去年之前,我们的铜锭基本上都是售卖给大唐皇家钱庄用来铸造铜钱。

小部分被售卖给各个作坊用来制作水龙头或者铜管等零件。

但是从今年开始,陆陆续续有许多作坊城的掌柜来我们这里采办铜锭。

我安排人去了解了一下,这些作坊买的铜锭,大部分都是拿去制作铜线了。

甚至我们炼铜作坊新开设的一个铜线作坊的生意,最近也都好了不少。

原本只是小打小闹,现在我准备把铜线作为一个主业来推进。

这样子可以满足更多作坊的需求,也能获得更加高的利润。

反正对于大部分的作坊来说,买铜锭回去自己制作铜线的话,其实成本比我们售卖给他们的铜线还要高。

这么一来,他们倒不如直接购买铜线了。”

虽然卢明只是负责范阳卢氏炼铜作坊的业务。

但是整个作坊城的各个产业是密切关联的。

最近一年,作坊城中新开设了那么多的作坊,其中有不少都在从事电的相关研究。

而在这个时候,发电机并没有作为一个非常成熟的产品被推出市场。

大多数时候,都是各个作坊自己在那里折腾出一个自己理解的规格,然后展开各种实验。

这么一来,五花八门的电机的出现,自然也拉动了铜线的需求。

甚至还有人现在在开始研究电的传输,使用的也是铜线。

所以卢明才会觉得自家作坊的铜锭,除了被用来制作成铜钱之外,铜线也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用途。

“你的意思是今天我们的炼铜作坊,除了继续售卖铜锭给大唐皇家钱庄等机构之外,也把铜线作为主要的业务,向作坊城各个作坊售卖各种各样的铜线?”

卢宣对于长安城最近的变化自然也是有所了解的。

对于卢明说的话,他倒也不是一点都不理解。

“是的,我是这么考虑的。

反正铜锭是我们自己的,加工成铜线的话,其实难度也不是特别的大。

在这方面,其他作坊要比过我们是比较困难的。”

卢明很是肯定的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电的研究是太子殿下非常重视的一个事情。

整个观狮山书院有好几个研究所都在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

至于作坊城中,大唐集团下属的各个作坊就更是在朝着这方面努力。

郎君,我倒是觉得卢明的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他能够敏锐的感受到行业的变化,及时调整作坊的经营策略,实在是我们范阳卢家的幸事啊。”

于公于私,卢原肯定都是支持卢明的。

再说了,作为观狮山书院的教谕,他也能感受到“电”的热度。

“这个铜线,真的这么有前途?

要把铜锭加工成铜线,还是有一些技术难度的吧?

特别是铜线的长度比较长的时候,怎么保证铜线粗细的均匀,又要保证铜线的强度。

这里面应该还是有一些难度的吧?”

卢宣的专业水平虽然比不上卢原和卢明,但是他也不是那种一问三不知的纨绔子弟。

作为卢家商业上的负责人,他对不少作坊上面的东西都是有所了解的。

“郎君您说的非常准确,不过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的炼铜作坊才更有前途。

单单就这两个月,观狮山书院从我们这边购买的用来制作铜线的铜锭就超过了一万斤。

这还只是他们用来做实验用的材料。

将来如果大规模的推出相关的产品之后,对于铜锭的需求肯定是更加旺盛的。

铜锭加工成铜线,虽然有一些技术难度,但是并不是门槛特别高的。

我们有材料优势,把规模做大之后又有规模优势,成本肯定比其他人便宜。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把铜线的制作作为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

卢明仔细的将自己的理解进行了说明。

很显然,加工铜矿石的附加值显然是不能让他完全满意。

现在适当的延伸一下作坊的产业链,是他已经考虑了好一段时间的事情了。

只不过借着这个机会把它说了出来而已。

“既然你们都觉得这个方向不错,那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见。

反正哪怕是铜线制作出来之后售卖不出去,我们也还能重新变成铜锭来售卖,不至于亏多少钱。”

卢宣显然也是考虑了其中的收益和风险之后,觉得这个事情还是有搞头的。

所以没有怎么犹豫就同意了。

未来大唐最主要的铜线作坊,就这么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