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家人超爱年年275 年年计划圈下整个……(第2/2页)

年满:“分析的到位,咱家年年年龄小,但咱家年年是一个有谋略有眼光的领头人。这要是放在三国争霸,咱家年年就是一方霸主。”

林弥:“已经当过霸主。”

年满想起了年年去过的小时空,大笑。

可不是嘛,年年打下了好大一片江山。

吹了九个蜡烛,年满问年年生日愿望。年年瞬间扭头看向妈妈。

宋念书:“愿意说啥就说啥,不会让你如愿的。”

不用年年开口,全家都知道年年这亮晶晶的眼神是想干嘛。

妈妈不答应,年年也要把九岁愿望说出来,“每天都有吃不完的肉包子和奶油蛋糕。”

年瑞想着家里还有什么肉,等下午从饭馆回来了给他宝贝闺女蒸包子。

年满:“这个愿望太大,实现不了。”

十天一个奶油蛋糕,不能再多了。每天吃奶油蛋糕不可能的。

年满:“换一个能实现的愿望。”

年年把地图拿出来,最近一周四哥哥和六哥哥给她讲了好多地理知识,她有了一个大目标——把整个国家圈到她的地盘里!

年年的小指头绕着国界走了一圈,“年年要全部盘下来!”

年满举大拇指:“了不起!”

全家都知道年年的每一句话都不能当玩笑,旁人是玩笑,年年会真的去做。年年的执行力一向勇猛吓人。

年年圈地,从来不带人,都是一个人悄悄的。家里人若是能阻止的住,年年也不会有现在的地盘规模了。家里人早已想开并习惯,只有一个要求,“把你三姐带上。”

年年立刻答应,“没问题。以前年年小,不懂怎么照顾姐姐,没有带姐姐出去圈地盘。现在年年都九岁了,马上就是十岁了,过十岁就是大姑娘了。年年能照顾好姐姐了!”

年恬笑着弯腰亲一口年年的头顶。大概是年年长的慢,在年龄有特别的仪式感,哪个年龄做什么事情都要分的清清楚楚。

年满把年糕拉过来和年年比个子,差了快一个头。年糕这半年长个子的速度吓人,宋念书就怕营养跟不上,每隔一段时间就问年恬需要不需要调整营养。家里补钙的食物每天都不缺。而年年这半年和以前一样,长的非常慢。

年糕可操心年年的个子了,“年年为什么不长个子?”

年年知道原因,“吃的少,睡的少。”

她还是怪物宝宝时,每次睡觉都睡好多年,睡醒后就能长大一点了。

年满:“年年,你去小时空里吃吃饭睡睡觉I,长一长个子,有个九岁的样子。”

年年进入小时空的身份就是制定规则的主脑,已经被格式化恢复出厂设置的小主脑在智智的监督下尽职尽责地干活。

年年没有危险,危险的只有小系统和小时空里的人。家里人不担心年年的安全,在年年保证自己不捣乱后,让年年一个人进入了小时空。

智智和年年的哥哥姐姐商量后,给年年挑了一个远古小时空,保证环境天然无污染。

这个时空,妙在这里的人还没有学会种植,更没有让食物变美味的烹饪技术。这里没有好吃的,年年逛了一圈就没兴趣了,乖乖地找一个地方睡觉。

睡的差不多了,智智喊醒年年回家。

刚回到家,年年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跑到墙边。这里画着宝宝团每一岁的身高,年年站在宝宝团九岁区域。

年恬放下医学杂志走过来,“和西西一样高。”

长个子难免影响长肉,年年长了个子,衣服看起来反而大了,年年圆鼓鼓的小肚子和小腿肚都用来竖向生长了。

自从年年进入小时空后,年满和陈立就把手头上的电影拍摄计划推迟了,等年年回来。

年年回来时全家人都在,年满抱起年年颠一颠,“轻了。”

家里人的怜惜在年年一口气报了三十道菜时消失了。年年没的挑,家里有啥吃啥。

有了九岁的样子,年年计划着出发圈地盘了。这一次带上三姐姐,走的会很慢,需要很长时间。在离开前,要安排好宝宝团她的小弟们。

家里人给年年腾出开会的地方。

林弥:“几场?什么时间?”

年年:“两场,第一场宝宝团,明天,第二场小弟们,后天。”

林弥:“没有你的三大军团?”

年年:“它们跟着年年去圈地盘。”

家里人不知道年年还有这个打算,全部放下了手头上的事情看向年年。年年和年恬一块出去,与年年带着半耳它们一块出去的性质不一样。年年和年恬走到半路不想走了还能坐车回来,若是带上半耳它们,那就是年年完全没有给自己留后路,是下定决心一口气盘下来的。

“年年,徒步行不容易,路上会遇见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些你都想过吗?”

“年年不用想,年年都知道。”

“如果半耳它们在路上遇见了意外又无法得到医治呢?”

“年年会带回它们的骨灰的。”

宋念书揉太阳穴,半耳它们是年年组建起来的,她管得了年年,也管得了半耳和大麦,管不了独眼和斧头它们。

“你问过它们了吗?”

“不用问,勇敢的战士不怕艰难险阻!”

“给我挨个问!好声好气地问!不许威胁它们!”

没办法,这是妈妈强烈要求的。

在开临行第一场大会前,三大军团聚集在宝宝山,接受调查,回答问题。为了确保它们的回答全部出于本身意愿,年年呆在家里,老政委和孔老师亲自询问。

能让老政委和孔老师操心它们,也是因为现如今的三大军团已经和过去不一样了,牺牲的军犬和军团整体出动的几次搜救工作已经让它们在档案馆里有了名字。

年年很肯定地告诉妈妈:“有年年在,这不是非死即伤的火坑,而是历练,它们都会跟跟着年年的,即使死在了路上,那也是一件光荣的事情。马革裹尸,死得其所,引以为荣。”

年年的这些话在宋念书听来有些陌生。家里没有人说过这些词语,这不是年年的模仿,而是年年经过思考后自己说出来的。这一刻,她感受到了年年的成长。

宋念书揉揉年年的头,“年年的思想比妈妈厚重。”

年年:“关心则乱,妈妈太爱年年了。”

年年一边说甜言蜜语一边试探地伸向橱柜上的蜜三刀。

甜言蜜语没有迷晕妈妈,试探的手被妈妈打了一下。

“想给妈妈灌迷魂汤也不看看妈妈上了多少次当,你成长了,妈妈也成长了。”

九岁的年年依然不是妈妈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