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2/3页)

季繁还能说什么?贾赦之前那番推测几乎掀开了自己的全部老底,而且季繁不知道贾赦手上还掌握了什么别的证据。为了避免多说多错,季繁冷哼了一声便没再说什么。由得大理寺的人将自己押入天牢。

甚至被人架走的时候,季繁还回过头来,固执的瞪了贾赦一眼:难怪叶贵妃扶持自己这么久,第一个要对付的便是贾赦。这贾赦多智近妖如此,若不除掉,后患无穷。

‘太子遇刺’之后,对于季繁并非什么神算无敌,能够窥探天机之事又多了一个旁证。

这下致和帝也便是嘴上不认,心中也知道贾赦大概是被人算计了。那么是谁要借刀杀人除掉贾赦呢?而且这借刀还借到自己头上来了。一国之君被人利用,总是心中不爽的。

“今日就这样吧。”致和帝道。

司徒碧震惊的瞧了致和帝一眼:自己的替身在南门外被刺杀,若非自己为老五、老九、老十践行之后回了宫,现在死了送行路上的便是自己。到了这种时候,这个做父亲的居然没有下令将就藩的三个亲王诏回来!

司徒碧失望极了。自那日致和帝深信季繁之言要杀贾赦,自己护着贾赦,从此父子之间便越发离心了。后来,东宫属官多次劝说自己逼宫,但是自己都念着父子情份,不肯下令。觉得父皇是受了妖妃、佞臣蛊惑,一时糊涂。

可是父皇现在明明知道自己才是生命受到威胁那个,竟然不肯叫他的三个儿子回来彻查。也许不是不肯,是没想到,是未将自己放在心上。原来自欺欺人的竟是自己,父皇也许并非受了蛊惑,而是叶贵妃和季繁将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唤醒罢了。

太子嘴唇动了动,到底没有出声提醒致和帝。不知道为什么,司徒碧心中犯了倔强,偏要看看自己在致和帝心中还剩多少分量。

可惜致和帝依旧没有任何表示,直到苏丞相打破了沉默。

苏丞相既是做了致和帝和贾赦之间的调解人,自然要送佛送到西。于是苏丞相道:“皇上,臣既替贾赦求了情,这担保臣便一并做到底了。在此案查证清楚之前,臣便带贾赦住臣府上。若是贾赦逃跑或是再有冒犯圣上之举,皇上拿臣是问便是。”

致和帝冷哼了一声,道:“此人胆大包天,谁知他还能做出什么事来。苏卿既是舍不得他坐牢,朕便允你便是。只是你可要想好了,苏家满门受他连累的时候,你可不要后悔!”

苏丞相应是。

致和帝有时候也不喜苏丞相,这个老东西虽然正直为民,但是有时候过于顽固不化。明明知道自己所思所想,却不肯迁就自己,而要守着他的士族傲气和本分。但是也正因为苏丞相这秉性,今日他的担保才有效,否则致和帝和贾赦现在这样,还不知道要僵持到什么时候。

天子威严不容冒犯,但是论武力,贾赦又是随时可以挟持天子。

贾赦和苏丞相并肩走出上书房,贾赦道:“老师实不必卷入此事。”

这一句老师喊得苏丞相怒从心起:“本相没有你这样的学生!我所授学生无数,向来教他们克己复礼,遵守纲常,你这样胆大包天之人,我岂敢做你老师。”

贾赦对苏丞相这样声色俱厉非但没有丝毫反感,反而心下生出几分感激和不忍:“老师,学生实在迫不得已。”

宫中现在人来人往,来往巡逻的侍卫无数,两人并不能说太涉密的话,苏丞相自然知道贾赦的委屈,叹了一口气道:“以你的才智,定然能想到更为温和的法子,你却偏要采取如此激烈的方式,何苦来?要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便是你聪明绝顶,也要有所敬畏。”

苏丞相这话简直是苦口婆心了,贾赦还能说什么?只能应道:“学生记下了,若是天下所有人都像老师一样公正,学生不至于此。”

苏丞相岂能不知道贾赦的委屈呢?叹了一口气,没再说什么。

惟愿太子殿下是个明白人,知道贾赦为自己殚精竭虑的份上,日后不计较这些吧。

今日宫里发生的事,桩桩件件都可称得上晴天霹雳。尤其被震得七荤八素的便是叶贵妃。

听闻所有宫门紧闭,一律不许外出,叶贵妃便知道出事了。而且作为现在地位最高的妃嫔,叶贵妃在宫里能用的人可不少,消息灵通得很,当叶贵妃得知致和帝传了秦太医入宫之后,贾赦好端端的和苏丞相并肩出宫之后,终于忍不住花容失色。

也不知道贾赦擅闯宫廷,怎么还能逆风翻盘。叶贵妃简直气得七窍生烟。

“来人,给本宫上妆!”平息了一阵,叶贵妃便恢复了常色,且不管上书房发生了什么,自己不能乱了方寸。若是自己吓得六神无主,岂不是不打自招了么?平日的叶贵妃有多风光体面,今日的叶贵妃也当一样。

又是一个牵扯无数人的不眠夜,便是致和帝和妃嫔们都安寝了,也有无数侍卫来往穿梭于各宫之间,彻查这些时候给致和帝送过饮食的妃嫔。其中自然也包括叶贵妃。

见侍卫们来,叶贵妃依旧一副协理六宫时的高贵态度:“本宫小厨房的所有人都在这里,你们要查要问本宫不恼,但是在拿到证据之前,他们中伤了哪一个,本宫定然不依!”

现在协助办理此事的可是有贪狼的人。致和帝的私人卫队,只忠诚于致和帝一人。管你叶贵妃在后宫妃位多高,人家根本不理会。屠翰手一招,面无表情的道:“都带走!”

叶贵妃倒也没阻拦,看着屠翰一行的背影,心中暗恨:一群没用的东西,这么多人杀不了一个贾赦,在本宫面前耍什么威风!

如此重大的案子,自然是多线并行办理的。

致和帝精力不济要就寝,颜济沧可没那么多空闲时间休息。上书房散了之后颜济沧立刻马不停蹄的去拜访了宋安。

工部尚书宋安,爱民如子,正直不阿的一个好官,朝中清流得不能再清流的人,他跟苏丞相一样,在朝中个人信誉是非常好的。便是宋安此人平常不管和谁来往多一些,都不会有人觉得他在结党营私。

宋安也知道致和帝和司徒碧父子之间有了裂痕,但是今日他并不在上书房,尚且不知事情又有了触目惊心的进展,见颜济沧亲自前来,宋安直觉知道又发生了什么大事,道:“颜大人光临寒舍,不知有何贵干。”

颜济沧抱拳和宋安打了招呼,二人进了书房,颜济沧才道明来意。

原来是这件事啊,宋安道:“确有此事。当初若非贾伯爷提醒,陈留河堤被人动了手脚的事难以发现,若是黄河决堤泛滥,宋某落罪事小,陈留沿岸百姓流离失所,宋某便是千古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