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佛文明剖析,娑罗双树园的花开了(第2/3页)

为了镇压“孽”,这个佛陀在万佛大殿旁建了个草庐,日夜诵经,其名……地藏。

地藏菩萨,也是佛土上公认的最强者,其实力深不可测。

可是……他却是放弃了轮回,放弃了再进一步的机会,这是牺牲了自己。

……

此时,清晨,

南国的秋雨凄冷的落下,于茅草草尖凝聚,又慢慢滑落,一滴一滴被萧瑟的风垂落,在茅屋前坑坑洼洼的水塘里泛起白色的小花。

而昨夜,在冷月江上又发生了数起凶杀案。

有人心中生出偏执之念,而对亲人举刀相向,然而清醒后却见得亲人倒在血泊之中,那人受不了这痛苦,便也自杀而亡。

有兄长觊觎弟妹,而雇佣杀手,杀害弟弟,继而谋财害命,却又被查出,而菜市口问斩。

有不知多少人冰冷的深夜在啼哭,悲鸣……

如此种种……

老僧垂眉,轻抚着一只虎头犬身独脚的异兽,感知着佛土上发生的诸多罪孽……而这些罪孽便是会沉淀入大地,继而汇聚于这万佛大殿下,成为那“孽”的一部分。

他日日夜夜诵经,不求其他,只求能够度化这些孽,让它们可以消散。

可是,事实却不尽人意。

各种因“心神不正”而生出的案件越来越多,这意味着……镇压于大地之下的“孽”正在缓缓地逸散而出,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

待到孽彻底破土而出,那整个南国便会从“佛土”变成“魔国”。

便是目前还没有变,但却有不少掌权者的心思开始发生变化,他们变得极具侵略性,甚至在暗中筹划着什么,以至于江南江北的局势越发紧张起来。

而一旦大战爆发,又是多少无辜生灵受到牵连?又有多少孩子会失去父母,多少父母会失去孩子?

老僧满面慈悲,轻诵一声,“阿弥陀佛……”

然后微微仰头。

他心底还有些莫名地不详预感……

似乎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发生了一些事。

正常来说,每隔二十年左右,便会有一到两位佛陀的转世降临人间。

可这一次……已经过去四十九年了。

再过一年,便是五十年了。

可这些时间里,竟没有一个佛陀转世。

他心底有些不安,可是他无法离开这坐镇之地,去寻找古佛或是世尊。

老僧白眉微垂,轻松诵道:“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

正在此时,忽地门外传来喧闹的声音。

好似是有人在雨水里快速地奔跑着。

未几,气喘吁吁的声音便传来。

“礼敬地藏菩萨。”

来人是万佛殿的一名苦行僧,也是平日里常来听地藏菩萨念经的一名僧人,他没有修行什么功法,却一心向善,很有佛缘,故而地藏便也愿意他在门外听经。

“菩萨……佛……佛……”那苦行僧戴着斗笠站在雨中,上气不接下气。

茅屋内,老僧暗暗舒了口气。

他露出微笑,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是万佛大殿的哪位佛?”

苦行僧道:“不……不是万佛大殿,万佛大殿的佛像一尊都不曾亮起。”

地藏愣了下,掐手算了算,却只觉“天机混沌”,难以探查。

他又摸向面前那虎头犬身的独角异兽,细细感知,却还是无有收获。

而门外,那苦行僧终于喘过气来了。

“地藏菩萨,是娑罗双树园的娑罗树开花了……就在今早,突然开花……如今那些花开的秋雨里,于睡卧的世尊头顶撑开。”

“许许多多的飞鸟不知怎么回事,都纷纷站到了娑罗树上,撑开羽毛的双翅,铺天盖地,为睡卧的世尊遮挡秋雨,此情此景,实在是壮观无比。”

苦行僧还在说着……

老僧却是彻底愣住了。

娑罗双树园?

小雷音寺?

世尊?

如来?

这究竟是?

……

没过多久,又一名佛门的僧人面带喜色,欣喜若狂地冲来,跪在了茅屋前。

可能是想起茅屋中人的身份,那僧人收敛喜色,尽量放平语气道:“礼敬地藏菩萨。”

老僧笑道:“娑罗双树园,世尊醒了吗?”

那僧人压抑着兴奋道:“醒了!真的醒了!!《恶世经》中说,过去世尊已在过去,现在世尊正在过去……所去之处,正是恶世。所有人都以为世尊这一去便是不复返了,可世尊醒了,醒了!

方丈正在看佛光,一会儿就有消息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佛土当要大兴,当要大兴啊!”

老僧即便再如何古井无波,但想到这四十九年来无有佛陀转世,现在竟是盼来了世尊,那“孽”便定是能够镇压住了,那无数生灵便可免遭涂炭,如此……他心底实是欢喜,便是面带了微笑。

可是,他心底犹存疑惑。

世尊并不会转世,那又为何会醒来?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可不论发生什么,若是此生能亲眼见到世尊,得蒙世尊指点,心底也当是极为欢喜和满足了。

又过了一小会儿,一名穿着七宝袈裟,拄着九环锡杖,神色沉稳而平静的僧人踏步而来,那僧人转瞬到了茅屋前,先是恭敬道了声:“礼敬地藏菩萨”。

然后又道:“世尊如来,已然醒来,佛光虽是黯淡,但却指向北方。”

老僧道:“可能确定所在?不论世尊身在何处,我南国必须尽早迎回世尊。”

七宝袈裟僧人道:“方丈观之,说是在皇朝都城区域,可若再要确定所在,却是不行了。”

老僧想了想道:“阿弥陀佛,此事还需去请国主。”

七宝袈裟僧人道:“我立刻去。”

说罢,他转身,身形化作幻影,在秋雨的旷野上飘忽不定,转瞬便消失不见。

……

皇朝。

皇都周边

孤崖上。

白渊好奇地感受着自己脑海里多出来的一道“念头”。

这“念头”不属于别人,而是彻彻底底的属于他,可是却玄之又玄,之前宛如种子,现在却随着他感悟了【如来禅术】而开了花。

这念头充满禅意和光明,在“花朵”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可似乎却还未结果。

他细细体悟着,很快明白这“念头”之于【如来禅术】就如“白王血”之于【梦境玄种】,都是构建该本命法术所必须的客观之物。

他没有这物,而【妙道】为了让他学会【如来禅术】,便给他再次无中生有了一波。

这“念头”仅仅是一个念头,可却似乎已然看破一切,看空一切,包罗万象,一念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