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第2/3页)

左将军点头:“就是就是,这图跟北戎王半点不像,说这是他爹,哄鬼呢。”

然后又热心道:“那我把这图也给西北的将士们看看——他们对北戎各部落认识的更多些。”

话音刚落,就见理国公跟常将军都无语的看着他:这老左啥都好,就是太实在了。卫刃把这张图送回京城,是为了主动表态,以证自己问心无愧的清白。而在这西北,正该压着此事不宣扬,免得兵心扰乱才是,怎么能拿着图到处说去。

便是通城里北戎人故意撒出来的图,还要收缴了,不许人议论才好。

左将军经人解释后才幡然醒悟。

然理国公还是提醒卫刃:“此事特殊,只怕到底会有些将士心有疑惑。这流言蜚语向来最难澄清,你需有个心理准备才好。”

卫刃点头。

常将军加了一句:“但西北我们几个还是压得住的,难的是京城,只怕有小人趁机乱嚼舌头,或出一些‘为避嫌将你调回京城’之类的馊主意。卫将军还是写一封家书回去,请林尚书等人为你在朝上说说话为好。”

他们可是一点儿不想卫刃因为莫须有的传言被调回京城。

论个人武艺,卫刃当先锋最好不过了,换了他,难道再像原来一样,直面北戎王的官员像大瓜一样被人砍了吗?

-

果然,消息传回京城,惹起了一片轩然大波。

高齐宇最关心西北战事,听到了这惊人消息,第一时间就冲向了太医院。

他来的最早:周黎蘅虽也刚听闻此事,但他现在户部当值,还被皇上留下来在御书房听战事总结,而画眉公公也还在御前伺候着没法走开。

倒是高齐宇,立刻从工部翘班,也不看着西洋的技师研究图纸制造火器了,他直奔太医院。

特来告诉林姜:在你不知道的时候,忽然出现了个要紧的大伯哥!

林姜很少有震惊了说不出话来的时候,这就是一次,反应过来后心中也不禁感叹:北戎王,这是个绝对的狠人啊,为了不认畏惧逃跑这种恶名,都不惜把自己早死的爹,拿出来当挡箭牌。

还当场认亲起来,真不知道他如何想来这个主意。

而这个策略也着实狠毒精准,卫刃的出身的确是个说不清的迷。

北戎王这一通把自己老爹都搬出来的操作,立时起了一定的效果,起码能忽悠北戎淳朴的人民群众了。

一来,他们不信自家神王会用老汗王(追封)的声誉来造假;二来,他们从情感上就不愿意相信自家天神一样的王会被一个年轻将领吓到转头就跑。

这要是出于骤然见到亲人的震惊加上对弟弟的爱护,所以不战而走,就是很好的解释了。

北戎人的信心重新支棱了起来:我们北戎还是厉害啊,连被大周拐去的族人都很猛,没看他一刀就砍了一个副将吗?这种猛人果然不会是大周人,就该是我们北戎人。

远在京城的林姜听到这种论调的时候,都气笑了,这北戎人怎么有几分前世某国的意思。

有什么好的,必然是他们国家的。

-

皇上听闻此事都冷笑评价:“朕原本就知道,北戎王若只是个武力高强的勇夫不能做出这番事业。果然能一统北戎的不是什么善茬,这样诛心之术都使得出来!”还一箭双雕,一边给自己洗雪污名,一边动摇大周的军心。

皇上还特意叫了林姜去问:“你说滴血验亲准不准呢?”

绍王爷在旁边,显然也被北戎震惊到了,不免跟着道:“是啊,若是验亲是准的,与其一直让流言乱传,不如主动出击,让他们去城下叫阵,滴血认亲天下大白。”

林姜摇头,告诉皇上这个主意是不可能的。

别说北戎王想出这个绝户计来,就肯定不会滴血认亲,就算是滴血了,两人万一同一血型,还正好就相融了,那卫刃还不得真‘认祖归宗’回到北戎去啊。

林姜苦中作乐想着:嗯,这也是升级了,卫刃从大周官员变成北戎王爷了,自己居然有生之年也能混个王妃当当。

绍王见她否认这个主意,也就悻然作罢。

他知道,林姜必是最想破此局的,不然流言蜚语惑人,卫刃以后的仕途都会蒙上一层阴影。

果然听林姜对皇上说:“北戎王此诛心之言,动摇军心只怕还是其次的打算,他应当是想勾起陛下对卫刃的怀疑。”

皇上冷笑道:“那他是做梦。”

北戎王到底不了解皇上,他有着一个天子应有的自信和气度。比如他能用林姜这个姑娘当太医,就敢给她院正之位,再比如卫刃是他一路提拔重用的,皇上让他掌了京营,自然就是信他。

-

林姜也并没有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皇上的信赖上。

皇上肯信任那自然很好,但要放任自流,让流言发展下去,必不是一件好事。

京营贪污案后,卫刃是整顿了京营,可也绝对得罪了不少京里的老牌勋贵。

林姜在太医院静坐片刻,忽然一笑:要打舆论战是不是。

她的本职工作,说到底其实是赚取声望值啊。关于怎么出名这件事,北戎王且得往后稍稍。

-

卫刃收到家书的时候,就不免笑了。

林姜与他写道:“你只管西北的事儿即可,京城的事儿交给我吧。”之后又写了许多家长里短的事儿告诉他,比如都都在这个夏天热的掉了不少的毛,好容易现在京城酷暑时节过去,才好些,终于毛发渐丰起来。

卫刃恋恋不舍看了好几遍家书。

他真的有些想家了。

不过,虽然他信任林姜能够安定京城的舆论,但他还是准备在西北多做一点,这样林姜的压力就少一点。

正好,现在大周在通城外的了望台修好了。

如今卫刃日常的行动,就是每天起床,然后上了望台,开始练习火器。

大周的了望台修的离通城并没有很近,毕竟若是在弓箭射程内,在修的过程中,就会被北戎将士站在城头用弓箭当成靶子射。

于是大周将士把了望台堪堪修在了北戎将士弓箭射程外。但对北戎来说非常不幸的是,这了望台可是在火器射程内。

大周朝廷便是短时间内研究不出攻城炮,但普通的火器却能源源不断运过来:之前的二十年未战,大周兵部就还有不少存货呢。

更别提这几年通过海运进来的时新火器和技术。

永远不要小瞧兔朝拆解技术的本事。

西洋技师能做出来的火、枪,叫这边兵部原本研究火器的老匠人拆了细细研究,也能很快破解其中专业技术。

卫刃现在每日的工作,就是身体力行,向两军证明火器的威力。

北戎的守城将士起初被火器打蒙了,有一波不小的损伤。后来索性直接不在城头露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