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2/3页)

“奴婢这就去。”她很快放了回来,给钟萃布了菜,说起今日宫中的事:“禧妃娘娘一大早就去前殿里谢恩了,除了禧妃娘娘外,穆妃娘娘,熙妃娘娘,昭妃娘娘和良妃娘娘都去了,良妃娘娘是最后去的,在前殿里待了不少时候才回来呢,都说如今宫中最得宠的便是良妃娘娘了。主子可要前去谢恩的。”

钟萃想了想,陛下已经见了这么多嫔妃去谢恩了,想必已经累了,她过两日要去前殿,倒不如一起谢恩了,也免得陛下老是见她,惹了他心烦。“过两日再去。”

闻衍对着来谢恩的几位妃嫔原本却是有些不耐的,但到底打起精神召见了她们,仔细同她们说了话,关心的问了她们的日常起居,禧妃等人也是多年的老人了,说话规规矩矩的,挑不出错来,再多的话也没有,更不用说如同淑妃等人会逗趣解闷了,闻衍很快便摆了手叫她们回去了。

直到良妃过来,还顺便带了两张她写的大字来,闻衍这才提了两分兴趣,指着那两张大字与良妃说了会话,直到下晌,闻衍想起来问了杨培一句:“这几位娘娘都来了,缀霞宫那边呢?”

别人都来谢恩了,她一个美人竟还敢怠慢。

杨培想了想,“那边还没响动呢。”

闻衍冷哼了一声。

钟萃过了两日才提了匣子,带着芸香往前殿来,过了通报,芸香被留在偏殿候着,钟萃被御前宫人给引进正殿,闻衍今日无事,穿着一身常服,正在作画。

作画时需要心神灌注,闻衍不知钟萃进来了,钟萃也不敢打扰他,她安静等在一旁,很快有御前宫人来给钟萃送了茶水点心来。

钟萃谢过,却不敢用,在殿中十分拘谨,随着时间流逝,闻衍作画的那份宁静也感染了她,钟萃微微放下心神来,不自觉拿起旁边的点心和茶水。

好吃。

闻衍一幅画做完,最后看了看,满意的点点头,这才搁下笔,转头看见钟萃,目光移到旁边的小桌上,似笑非笑的说道:“你倒是好胃口。”

钟萃红着脸跟他见礼:“嫔妾见过陛下。”

闻衍把画递给一边的宫人,从御案上走下来,往里边走:“跟上。”

钟萃连忙提了匣子跟上。

钟萃每隔七日去一回前殿,去了两回,便到开年了,宫中揭了笔,压下的奏折便重新送到了御前来,承明殿的宫人忙前忙后,闻衍要召见大臣商议国事,派下任务,调任官吏,承明殿接连好几日都是灯火通明,更不提召后妃们前去伴驾了。

钟萃也极有眼色的不去打搅,自己在宫中读书写字,偶尔做一点针线,绣两个荷包帕子,日子过得倒是极快,这都二月份了,等下月便是钟萃的生辰了。

“往年主子生辰,王嬷嬷都会亲自给姑娘下一碗长寿面,蒸一笼馍馍,可惜奴婢不会做长寿面,不然奴婢今年就给姑娘下一碗去。”芸香跟彩云几个抱怨。

钟萃在旁边笑笑:“心意到就行。”

膳房可不是随意进出的,也不会叫外人去灶前掌勺的。

芸香说:“那送别的。”

钟萃有些好奇:“送什么?”

芸香说什么都不肯说了,非说要等她过生辰那日再说,钟萃便不问了,叫她收好了匣子,明日去前殿。

有陛下给她讲课,钟萃现在那本幼学琼林已经学了半本了,再去几回这本书就能讲完了,翌日,钟萃是趁着晌午时候去的,陛下忙于前朝,只有晌午后才能抽出点时间来。

闻衍正靠在椅子上同她讲课,外边宫人来报,说是良妃娘娘来了,问他可要见一见。

“她来做何?”闻衍说了句,到底不好拂了良妃的面子,叫人唤了她进来,转头对着钟萃倒是没这份好耐心:“继续写。”

钟萃低着头。良妃得了通传,很快走了进来,良妃如今很有些威严模样了,样子也越发端庄起来,进来后规矩的朝闻衍福了个礼,钟萃也起身朝她福礼:“良妃娘娘吉祥。”

良妃脾性好,在钟萃身上打量过,语气十分温柔:“是美人妹妹呢,妹妹不必多礼,我瞧妹妹这颜色可是真好,叫人看了就喜欢,倒叫本宫爱得很,下回本宫请妹妹来宫中坐坐,妹妹可不要拒了才是,我们姐妹正应该多走动走动。”

良妃温良,钟萃可不敢接了这橄榄枝:“娘娘谬赞了,担不起。”

良妃现在得了差事,配合徐嬷嬷管一些事务,这可是除了淑妃以外,第二个有宫务在身的宫妃,其受宠程度不亚于之前的贤妃,是如今后宫头一份,可是拥有实权,再往前便可以和淑妃分庭抗衡的了。

现在的良妃可是集恩宠实权在一身,威风八面,便是淑妃在她的光芒之下都要退避一二。

闻衍插嘴进来:“你来做何?”他问的是良妃。

良妃闻言,脸上挂着温良的笑,盈盈朝闻衍一拜:“臣妾是来谢恩的,陛下昨日授我之权,叫臣妾配合徐嬷嬷分担一些,臣妾不曾担此大任,夜不能寐,念陛下恩典,特过来谢恩。”

今日是良妃管理后宫权力的第一天。

闻衍脸上丝毫没有表情,他看了良妃一眼,叮嘱她:“既知不会,便要努力去学,徐嬷嬷年纪大了,你帮着分担一点简单的倒不妨事,一切以徐嬷嬷的吩咐为准。”

徐嬷嬷要管着内务处,还要管着永寿宫,精力有限,闻衍便想着找个人把她手中不重要的事接过去,比方说帮着徐嬷嬷写一写,免了徐嬷嬷过多劳烦,这才是闻衍深思后叫良妃去的缘由,余下几妃在写字上却是不如良妃的。良妃读书不好,但自己规范整洁,去帮着徐嬷嬷当个账房使使还是可以的。

除此之外,闻衍倒是存了考察一二的心。中宫之位迫在眉睫,在今岁需得定下,后宫中如今能担起大任的却是没有,需得多加磨练。而良妃十载如一日为太后抄经书,为他做香囊腰带,谨慎小心,低眉顺眼,从未逾越,其心性可见温和,比之从前的废妃董氏却更叫人信服,定能友善嫔妃。

良妃含笑点点头:“臣妾领命。”

原本闻衍是说过叫她不用来谢恩的,良妃还是来了,到现在谢恩后便也该告辞了,但良妃脚下却未动,反倒是把目光放到了一边低着头的钟萃身上,十分的亲和,宛若正主一般:“美人妹妹在做什么呢?”她向前倾了倾,等看清里边小桌上摆的是什么,眼中深色一转而过,捂了捂嘴:“原来妹妹在读书啊。”

“妹妹读到哪儿来了?”她瞥了眼一边的闻衍,说了句:“其实本宫也会读几本书的。”

钟萃听到问,老老实实的回道:“正读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是什么?良妃并没有听说过,她勉强笑了笑:“妹妹真厉害,连这都会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