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2/2页)

良妃仍然哭哭啼啼的:“臣妾一心惦记着太后和陛下,更想在太后面前尽孝,那日臣妾夜里多做了会针线,却伤了手,眼看要到送给太后佛经之时,臣妾实在是着急啊,慌乱之下便出了个昏招,叫了多年伺候的婢子替臣妾抄了一份,陛下,臣妾糊涂啊,因着被陛下给夸了几回,数次想同陛下说出真相,又怕陛下会大失所望,疑心臣妾的真心,便再也不敢说出口了,陛下,是臣妾糊涂。”

可她的所作所为哪里又是一句糊涂能解释的。良妃的事情与前废妃董氏不同,她的作为并未触犯宫规,只是有些恶心人,尤其抄写经文讲究的是一个心诚,心都不诚,叫了别人誉写,还谈什么孝顺呢?

闻衍又一贯孝顺重视高太后,良妃心不诚在他眼中自是冒犯,怎能不叫闻衍心中恼怒,但到底良妃并没有做其他,再有她的巧言令色,侍奉多年,也确实年年贡经文,看在这些往昔的情分上,她若实话实说,闻衍也可以睁只眼闭只眼。但又想起了她的诸多推诿之词。

便是真如她说的那般是过后不好再讲出来,但又回回贡上来是为何?还不是贪图他给的赏赐,她得赏被夸的时候他可并未见到过一丁点羞愧。

好一个温良恭敬的良妃。

良妃哭得弱不禁风的,在她哭诉后又一直得不到回应,原本心里还能想着对策,到后边是真害怕伤心了,跌坐在地上哭成一团。

钟萃不敢插嘴,只低着头不敢说话。

良久,闻衍心里有了决断,他沉声道:“起来吧,良妃既然有这份孝心,往后就多在永安宫替太后抄送佛经吧。”

良妃原本脸上还一喜,以为陛下回心转意了,听到陛下后边的安排,整个人顿时失魂落魄。陛下的意思,是要夺了她的权,让她只安心当个闲妃了!为什么会这样啊,她不过是在这一件事上贪慕虚荣了点,凭什么就把她多年做的给抵消了?

良妃心里满是委屈,但她知道陛下已经下了决断,天子金口玉言,万没有更改的道理,只能柔柔弱弱的福了个礼,告退了:“是,臣妾谢陛下恩典。”

杨培亲自把人送出宫,脸上笑盈盈的,并未有半点不耐,直到把人送到宫门口:“娘娘慢走。”

良妃神情恍惚,脸上还带着委屈,对杨培的话充耳不闻,杨培笑笑。

这良妃娘娘恐怕还不知道她失去的是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