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3/3页)

贵人要是不放心,不若这便差人去寻了王嬷嬷来,叫公公亲自看上一眼。”

话都说到这儿了,穆氏说得客气,按理一般人也就顺着止住了,人家敢当面说这话,自然不是说谎的,但侍监却仿佛没听到一般,还点点头:“劳烦夫人了。”

穆氏一僵,朝老太太看去,得了老太太点头这才派人去请人。老太太见一副不等亲眼看过王嬷嬷便不放心的侍监,哪里不知道,钟萃那丫头压根就不是什么不便见她们,分明就是个说辞,她这回叫人来,只是为了见一见那王嬷嬷的。

想到此处,老太太还有些闷气。想她们身为贵人的亲眷,身上可是流着同样的血脉,贵人不惦念着她们,反倒惦念起一个下人嬷嬷算什么。别说她们,连生母秦姨娘都是没过问过一句的。

到底是跟她们生分了。

老太太心里也有些后悔,若是知道府上庶女有这运道,早前便该对人好上一些,也好能得她帮衬提携的,哪里知道耗费尽侯府大半资源的两位嫡女反倒成了如今这般高不成低不就。

侯府大小主子们头一次坐一处等着一个下人,几个当主子的还能面色如常,如钟蓉几个小辈脸色可就难看了。到底年轻,尚且还不能压制情绪。好在不久,侯府派去的下人便带着王嬷嬷进来了。

王嬷嬷先给老太太等主子们见了礼,见了侍监,忙问:“公公,贵人在宫中可好,身子如何了,可有没有甚不适的?也不知她如今是瘦了还是胖了…”

短短几句话,话中的关切之意便流露出。侍监在宫中不知听过多少话,一下便分辨出了王嬷嬷的真心实意,先前老太太也过问了的,但也只是顺嘴提了一句,满口都是提及陛下,皇子,提及侯府,却是不如这王嬷嬷对贵人的关心的。

侍监朝她低低头:“王嬷嬷放心,贵人娘娘都交代了,她在宫中一切安好,王嬷嬷勿要挂念,贵人忧心你,叫奴才问问,嬷嬷如今可住得舒坦,还缺不缺了甚的?”

王嬷嬷眼中泛着泪花,连连点头:“好好好,老奴好着呢,住在前明街,那边都是学子们住的地方,清幽,老奴还请了个丫头里外帮衬呢,什么都不缺,享福着呢。”

王嬷嬷哪里知道自己还有这样一日的,几间大屋子,手头有银票,有地方住,还能请了丫头来伺候她,也不用操心柴米油盐,相邻住的那些婆子谁有她这般享福呢,这是她从前连想都不敢想的,她人在宫外,除了担忧着一手带大的姑娘,其他衣食用度样样不缺。

她把自己的日子一一讲了,侍监心里有了谱:“嬷嬷安好,贵人肯定放心了。”侍监又朝老太太等主子们告辞:“奴才出宫也有些时辰了,未免宫中贵人惦记回话,奴才便告辞了。”

老太太含笑颔首:“公公慢走,贵人的事为重,还请公公告诉贵人,王嬷嬷有家里帮着照应着的,请她放心就是。”

侍监应下,他转身朝外,老太太还特意叫了府上总管送他出门。

王嬷嬷也告辞了,他们相继离开,堂中众人的脸顿时难看起来,尤其是二夫人姜氏:“母亲,我们就这样算了?”她还等着进宫去给四姑娘求一门好亲事的。

老太太瞥她一眼:“不然呢?这五姑娘不待见咱们侯府。”

“那怎么办?”

不止姜氏,穆氏,府上几位爷,也都十分愁。

老太太喝了口茶水,脸上十分淡定:“急什么,这人的情分都是处出来的,五姑娘看重那王嬷嬷,那咱们就帮着把王嬷嬷给照料好,都是一家人,她迟早会发现谁才是站在她身后的。”

早在明白钟萃的意图,老太太心里转过了几道弯便定了下来。

侍监回了宫,先回去给徐嬷嬷销了假,这才往缀霞宫跑了一趟,把王嬷嬷的事一五一十跟钟萃说了。

钟萃在宫外也就挂念王嬷嬷,张嬷嬷自是家人亲眷,如今得知她一切安好,心里再高兴不过,还叫芸香给侍监包了个大红封把人送出去。

钟萃得了太后和陛下的恩典,自是该去谢恩,但她如今身子多有不便,便是高太后那边也传了话来,叫她待过了三月再去永寿宫谢恩。

陛下那边是杨培亲自来传的信儿,他只随口说了句,杨培有些为难,“陛下意思,是,是叫贵人多学点规矩。”

闻衍听到缀霞宫的谢恩,当场轻笑了声儿,“谢恩就不必了,叫她静一些就是了。”尤其是夜里,若不是他在床外挡着,只怕她能在整张床上翻来覆去,实在是不安分,之前那几回,他倒是没发现这钟氏还有这一面的。想来,现在才是她本性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