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3/6页)

进门前,钟萃心里十分忐忑,她随着徐嬷嬷垮进门栏,动作越发轻柔,生怕叫太后娘娘认为她规矩不好的。上首,一身华贵锦缎端坐在上首的妇人跃入眼中,刚打了照面,钟萃便屈膝福礼:“嫔妾钟氏见过太后娘娘,娘娘安康。”

贵人不能直视,钟萃方才也不过是微微弓身,低眉垂眼,太后房中更是连一丝都不敢乱看的。

高太后虽满头银丝,但保养得宜,头上带着翠玉钗,身上是沉淀下来的雍容高贵,她虚虚抬了抬手,声音不轻不重的:“快些起来。”

钟萃再福了礼谢过:“谢娘娘。”

高太后一双眼亲眼见证了大越帝位更迭,后宫风云,气度自是无人能及,她从钟萃进门便看过去了,现在朝她招了招手:“来,近些来。”

钟萃心中紧张,却是听话的迈着步子上前两步,好叫高太后仔细打量。手心略微不安的扯了扯衣摆。高太后瞧见一双熟悉的眉眼,忍不住道:“抬头。”

钟萃慢慢抬起头,一张脸顿时落在高太后眼中,她瞳孔一缩,但不过须臾又压了下来,钟萃只见高太后似掩饰一般,用绣帕掩了掩嘴:“却是生得一副好样貌的。”

与此同时,另一道声音传进耳里,这道声音语调先是一惊,显得声音有几分尖锐,很快又平复了下来,宛若平常一般喃喃说道:【像,实在太像!徐嬷嬷同哀家说时,哀家还有些不相信,却不料竟还当真有跟她长相这般相似之人,虽五官生得不同,但这一张楚楚可怜的脸,令哀家仿佛看到了她在面前一般。

不过也只初初瞧着像了些,现在却是不像了,都是那般叫人怜爱的脸,在她那张脸上,却是可怜中又带着掩不住的野心,这张脸倒是比她更无辜可怜了些,也更质朴,却是比那苏贵妃更当得起娇弱动人这个名儿的。】

钟萃丝毫不敢动,生生把到喉头的那口气给压下去,遮掩住巨大的震惊。苏贵妃!这位苏贵妃就是跟她长相相似之人?钟萃想到当初教导她规矩的两位嬷嬷那般惊恐遮掩,避而不谈的模样,心里笃定她们说的也正是这位苏贵妃。

苏贵妃又是谁?为何在宫中不曾见过?钟萃脑子里一片混乱,又时刻谨记着如今身在永寿宫,千般万般的思绪都不敢想,只能一一压了下来。嘴角扯开一抹笑:“嫔妾当不得娘娘夸奖。”

高太后指了指自己下手的椅,叫她坐:“不必拘束,哀家也只是想瞧瞧你罢了。”她目光落在钟萃腹部,眼中柔和下来,高太后也是孕育过子嗣的人,她见钟萃穿得非浓重,反倒添了几分满意。

宫中的嫔妃向来在乎容颜和排场,出宫都不愿输人一头,在装扮上越发贵重,先帝在时,后宫有孕的嫔妃也向来不甘落后,高太后倒是出言了两回,便随她们去了。只有真正在乎腹中骨血的,才会将脸面和排场放在之后。

她柔声问着:“近日觉得如何?可还有什么症状?太医如何说的?秋夏两位嬷嬷可有同你说过的?”

钟萃一一回了。老老实实的说了近日的感受症状,周太医的诊脉,秋夏两位嬷嬷交代的都一一说了。

她都记得,高太后看她的目光便愈发满意:“要是有何症状便告诉秋夏两位嬷嬷,召了太医来看看,万不可逞强的。”

钟萃点点头,都记下了。

高太后朝徐嬷嬷抬抬手,很快徐嬷嬷便从里殿中捧了一个匣子出来,放到钟萃面前揭开,钟萃看了看,目光疑惑,“这是?”

徐嬷嬷往高太后的方向努努嘴:“这些小衣都是太后娘娘亲自做的,还绣了不少的花色呢,贵人看看喜欢不喜欢。”

钟萃目光欣喜的点点头,秋夏两位嬷嬷只说太后喜读书写字,闲时以养花为主,却不料太后还会做针线的。钟萃起身要谢恩,高太后没让,说道:“哀家也是闲来无事才做了几身,也不知合不合身,便按着陛下当时的大小做的,若是不合身,到时再重新做过。”

钟萃又回头去看看小衣,对着大小比划了下:“陛下幼时穿的是这么大的衣裳啊。”

高太后在宫中这些年,已经鲜少能跟人说起陈年旧事了,尤其陛下渐长,威严深重,也不再适合跟宫人们谈论,这会儿难得的起了两分兴致,同钟萃说起来:“对,他出生时便是穿的这般大小的衣裳,后来一月月就不同了,这般大小的穿不了,只得命了司衣处加紧赶制…”

闻衍到了永寿宫,门口的宫人连忙朝他行礼:“见过陛下。”

他点点头,尽直往里走,沉声开口:“太后呢?”

宫人忙回话,“回陛下,太后娘娘在正殿里接见缀霞宫的钟才人。”

闻衍带着杨培进了殿中,他自是知晓钟萃在永寿宫,今日下晌,闻衍难得抽出空来,正想去缀霞宫探望一二,却不料那钟氏来永寿宫见了母后,母后向来不见后宫嫔妃,便是来也只能在外边磕个头的。

闻衍倒有些意外母后竟然见了人,他一路到了正殿,不用宫婢禀报便抬步进去,未近前便听到母后稍显热络的声音,期间还夹杂着几声乖巧的回应。

他大步过去:“母后在说甚?”

天子骤然出现,房中都来不及反应,闻衍走到高太后面前,规规矩矩的朝她行礼请了安,高太后不过须臾就回过了神儿,面上稍有些不自在:“陛下来了,快些坐。”

她们正说起陛下幼时的事情,怎知陛下突然便出现了。如此稍有些在背后说小话的嫌疑,高太后自也是重规矩,要面子的,面上便有些为难情。

闻衍在钟萃旁边挑了张椅子坐下,钟萃放下手中的小衣,起身朝他行礼:“嫔妾见过陛下。”

闻衍“嗯”了声,目光放在小桌匣子上:“这是什么?”

钟萃老老实实回答:“这是太后娘娘亲自做的小衣,娘娘的绣工真好,尤其是绣上的花色,可比嫔妾绣得好多了。”

高太后年轻时德容言工可是样样精通,闻衍身为高太后嫡长子,自是再清楚不过。他去缀霞宫数次,对钟萃的绣工也知道几分,无需比较便知谁绣工更好,垂下眼,漫不经心的说了句:“以你的锈技,便是司衣处最末等的司衣宫女都比不过。”

钟萃努努嘴,小声顶撞了句:“不是,嫔妾只是绣花不行。”

这也非是因她之故,绣花需要花样子,需要不时对着花样子,跟着懂行的人才能学会的,未进宫前,钟萃在江陵侯府不得宠,哪有花样子给她的。

高太后已经多年没有动过针线了,尤其是上了年纪后,眼神早已比不得从前,连闻衍都是这些年头一回见到高太后亲自做的衣裳,他目光往匣子上看了看,钟萃一直看着,牢牢记着三姐钟蓉曾经说过的要有眼色,当下便拿了一件小衣递过去:“陛下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