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第3/3页)

绞干发,芸香扶着钟萃上床安歇。钟萃房中早前从不留灯,有皇长子住进来后,殿里角落里放着盏灯,房中隐隐约约的,倒也勉强能看得清。有秋夏两位嬷嬷,外间还有婢子们守着,钟萃夜里也不敢全然放松了的,迷糊中她还听到秋嬷嬷接了夏嬷嬷的位置来守着,两位嬷嬷小声的说了两句。

清早醒来,钟萃先是去小床边看了看,皇长子这会已经醒了,小脸红扑扑的,见了钟萃,还十分高兴的拍了拍自己的软被。

守在身边的已经换成了彩霞,秋夏两位嬷嬷年纪也不小了,夜里守了夜,待天快蒙蒙亮,皇长子吃完奶便去歇下了,彩霞芸香两个接替她们。白日里又有钟萃亲自看着,秋夏两位嬷嬷也安心。

钟萃冲他笑笑,转去先洗漱,等用了早食,外边天已然大亮,天光大好,还透着些暖,想必是个晴朗的日子,钟萃把皇长子抱到外边榻上来,她坐在外边挡着,靠着轻轻读起了书。读到尽兴处,钟萃还故意逗着他:“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我们大皇子可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皇长子看着人,小手一握一握的,似在回答一般,钟萃不时便拿了书中的句子同他讲,又自问自答的:“不错,咱们大皇子已经知道了,一到十是最基本的,便如人有十指一般,十个十呢便称百,十个一百呢便是一千,那十个一千又该是多少呢?对是一万,便是如此推下去,母妃再读几句给我们大皇子听听好不好?”

皇长子如今尚不会讲话,只能由着钟萃又挑了几句告诉他含义来。清早读书便于记性,钟萃读了会书,便拿了昨晚内务处送来的册子看了起来。

钟萃把宫册都看过了一遍,倒是对宫中的运转大体上有了模糊的概念了,内务处下便有银库、皮库、瓷库等,另有染作、铜作等,再有司衣处二房。那掌仪处便是掌内务处祭祀、礼仪乐舞之处,宫中逢节日宴请朝臣,便需掌仪处出马,上驷院是马房,武备院是甲库、毡库,上宸处为管着园囿、河道,宫中太池与宫外行宫一应由上宸处管辖。

再有膳房、司宫处等,也由内务处统辖,只司刑处被单独分了出来,宫中犯事宫女嫔妃都由司刑处审查。只钟萃自觉只是协理徐嬷嬷管着宫务,分担一二,对司刑处只看了一眼便放下了。

早前淑、贤二妃在时尚且只能掌着采买开支,宫人调遣等事,宫人犯错淑妃倒有权处置,但宫妃犯事却只能交由前殿,由天子来裁断。那淑贤二妃尚且没有这个权力,她自然也没有。

钟萃看了两日,便叫顾全把这些册子送回了内务处,同徐嬷嬷说了声,下晌徐嬷嬷便带着账册来了。内务处的账册有数本,涉及到各司各处,有详细的细则书写记载,最后才是抄录,把需要采买的分发下去。

徐嬷嬷带了其中一本账册来,宫中的内务处从高祖起便运转,沿用至今,历经过数代,账册上的条条框框早便定下,只要按了定下的条框填上去便是。

许多人家家中的账目之所以混乱,便是因着传家日短,往前无例,无法沿用,只能一步步摸索着来,没有各种条框给框着,极容易出了差错,一个不小心便毁于一旦了,“所以那等传承越久的人家,为何家中的儿女容易说上亲事,便是同样道理,当家夫人们看中的便是这底蕴两个字。”

倒也不是宫中的便全然没有错处了,一代代传下来,都是不断改进才有如今的,说到此处,徐嬷嬷不由得有些严肃,叮嘱钟萃:“嫔主子往后若是发现哪里有不对之处,若是想改动一二也并非不可,试一试倒也无妨,只莫要在这账册上改,若是改差了,这册子改得面目全非了,便也毁了。”

早前那废妃董氏掌着内务处,内务处的账册被她改得面目全非,拿着册子都对不上账,徐嬷嬷接手后,是亲自带着人清点了各司各处,又按早年的账目册子重新做出来的。

钟萃想着那副画面,脸都羞红了,便如同练大字一般,若是在练了一半的大字上去乱涂乱改,早前花费的精力便白费了,读书人最是爱惜书、字,岂有这样糟蹋的,钟萃端正身着,小脸十分认真:“徐嬷嬷放心,我肯定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