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第2/3页)

因此徐嬷嬷哪怕早早就知道了那茴香一干人等的事却也不曾像钟萃透露过一星半点的,她早就规划了妥当,只一步一步按规划来实行的,先是让嫔主子入了内务处,彻底接受这件事,不止是管着内务处这么一句口头的话,而是把身份带入到内务处里。

从登记、到交付开支,这两桩事与徐嬷嬷的设想都没有出入,嫔主子那边接手得也快,徐嬷嬷本打算再过月余把采买这部分的事也交到嫔主子手上的。

“老奴原打算等嫔主子把这些都掌在手上了再接管那升迁调任之事,此事便也没同嫔主子说,只当嫔主子应下了,谁知没过上几日,嫔主子身边的杜嬷嬷便悄悄去寻了那婢子,把事情给查清了。”

最初审问那婢子时,嫔主子也是在场的,徐嬷嬷当时结案不再追究时,嫔主子未曾多言,徐嬷嬷便只当嫔主子没有异议的,哪知嫔主子会过后去悄悄调查。太后娘娘不想此事再叫后宫天翻地覆,嫔妃们恍惚难安,徐嬷嬷就只定下那婢子的罪就罢了的。

说起来也是熙妃运道好,若不是太后娘娘见这两载后宫资历深的嫔妃相继出事,未免后宫人心惶惶,若是放到之前,依着天子眼中不见沙的脾性,这熙妃哪能如此轻易抽身的。少说也要被喝斥禁闭。如同那早前的良妃等人便是例子。

熙妃的事太后不愿追究,连带余下嫔妃们犯下的大大小小的事,只不触犯了宫规的,也都一并抹了去的。

高太后手中握着剪子,端详着花枝,“那杜嬷嬷,可是之前从御前调过去的?”

徐嬷嬷点头:“是,便是御前的人,很是懂规矩礼仪,人也聪明,便是调过去叫她在嫔主子跟前儿提点一二的。”

什么出身便容易养就什么性子,宫中的宫人也是如此,在御前的,在太后跟前儿伺候的宫人奴才身份更为体面,在各宫高位嫔妃、宠妃宫中的便次一等,再往后如内务处、膳房等地当差也是十分抢手的。

就跟世家大族里一样,伺候在家主、老人、当家主子跟前儿的奴才们便要得势金贵一些,伺候在诸位夫人小姐面前的又依次下来,到各房里伺候的又低一等,见了金贵的奴才们都是陪着笑的。

御前出身的嬷嬷在宫中便是头一份,虽规矩礼仪全乎,但因着伺候天子,为人多是有些傲气的,要驯服她们可是不易。高太后听着徐嬷嬷讲,含笑着点头:“就你小看人了,钟嫔可是找帮手了。”至少在高太后眼中,能训下才是彰显一个当主子的本事。

徐嬷嬷连连点头:“是是是,老奴这眼神可不好。”

正说着,外边宫人说着天子到了。闻衍好些日子未踏入后宫,此时大步进了殿中,还带着几分意气风发,先同高太后见过了礼,这才开口:“在外边便听到母后与徐嬷嬷的打趣,可是有甚喜事不成?”

高太后放下了剪子,净了手,命人上了茶点,在天子前坐下,闻衍朝徐嬷嬷看了眼儿:“倒也不是甚喜事不喜事,她正在与哀家说着那钟嫔的事罢了。”

闻衍脸上带着恭敬,只目光闪了闪,并未开口,徐嬷嬷含笑说了起来,把先前那桩天子撞上的内务处夹带私货的事给说清楚了:“嫔主子暗地里命那杜嬷嬷去把事情给查清楚了,主子正说着嫔主子找了帮手。”

“陛下御前伺候的人不俗,几下就把事情给查清了,不过要老奴说,嫔主子虽找了帮手把事情给查清楚了,但这几日却不曾提及分毫,认真学着内务处的事情,实在不易。”

徐嬷嬷还等着钟嫔查清楚了来寻她呢,结果没想到钟嫔那边把事情给查清了,却按捺下了,更是当作没发生了一般,这一点倒是出乎了徐嬷嬷意料。

徐嬷嬷原本还想过,若是嫔主子来寻,她到时便好生同嫔主子讲一讲宫中如今的格局,此事到此为止,叫她莫要再深究下去了。深宫之中,哪有事事非黑即白的。

“便是之前听闻那熙妃娘娘去了缀霞宫,老奴还生怕嫔主子应付不来呢,最后据旁人说的,熙妃娘娘倒是慌慌张张出了缀霞宫,也没在外说过缀霞宫一句半句的,可见嫔主子行事稳妥,安排周密。”

闻衍听着,脸上还是对着高太后的恭敬孝顺,但心中却不由得生出了几分骄傲来,天子抿了抿嘴儿,压下心中涌上的喜意:“嬷嬷谬赞了,她尚且学得还不够,当不得嬷嬷这般夸的。”

高太后此前是最为反对天子定下的中宫人选的,只出身和见识便让她觉得无法胜任了,如今勉强看下来,高太后难得说了句公正话:“虽还差了些见识,但做事不骄不躁,知道事实也按了下来,心性不错。”

高太后还瞥了天子一眼:“皇帝往日对这钟嫔倒是十分在意…”

闻衍一听“在意”这两个字,脸上顿时不自在起来,脑海里想起了当日在那怡春宫时,熙妃在他身后提到“在意”那番话,闻衍虽觉得这番话可笑之极,他堂堂帝王岂会在意一介后宫嫔妃的?天子虽不屑这二字,但到底叫他心中不虞,连着数日都不曾踏入过后宫。

如今高太后又提到了这两个字,闻衍连忙打断,十分认真的解释:“母后说笑了,朕非是对钟嫔在意,而是这钟嫔身为未来的中宫,朕自是对她多有几分关心敬重。”

钟嫔往后是嫡妻正室,是天子发妻,他身为天子,自是该对她多几分关心,时常过问一二,如此才能谈得上郑重、敬重。与在意不在意却是无关。

何况这钟嫔的学问见识都由他亲自教授,钟嫔得了夸奖,他这个当“先生”的自然也是高兴的,这与书院里学子中了功名,先生同样为弟子欢喜是一样的心情。但若论学识,这钟嫔确实还差得远。

高太后原是一句说笑,岂料得天子这般郑重的解释,反倒叫她不好开口了,只得点点头:“天子说的是,发妻需珍之重之,自该是如此。”

往日天子来永寿宫尽孝心,都是挑着些家常问候上几句,陪着高太后用过晚食才告辞,高太后不再提及钟嫔之事,难得开口提及了其它:“顺王妃回京了,下月里便是她大寿,哀家与她自幼相识,长为闺友,又一同嫁入这皇家,顺王夫妇离京多年,二人和美,从前便是珠联璧合的一对壁人,羡煞旁人,这回顺王府大办,哀家不好离宫,只能有劳皇帝替哀家走这一趟了。”

出宫贺喜之事,宫中若有皇子公主,便由皇子公主们代替皇帝出宫道贺,此乃宫中恩典,能迎了皇子公主的人家脸上也有光,只如今天子后宫只一皇长子,且不到周岁,自是无法代替皇帝出宫。

早前若要赐下恩典,宫中都是发下赏赐下去,却不曾有过天子亲临。顺王夫妇乃宗室,顺王妃更是高太后的闺中好友,当年先帝宠信庶子,扶持妖妃,顺王夫妇为天家母子也是出过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