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2/2页)

眼见天子要踏出承明殿,杨培总算回过神来,连忙跟了上去。钟萃一行浩浩荡荡的回了宫,身边秋嬷嬷手里抱着皇长子,左右两侧都有嬷嬷婢子护着。

皇长子现在精神头还很好,被秋嬷嬷抱着,还不由得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想要扯母妃钟萃的头发,皇长子这般大的孩子,最是认人的时候,粘钟萃这个母妃粘得紧,平日有缀霞宫的人抱着,他认得的倒也不哭不闹,只要钟萃这个当母妃的在,他可以让其他人抱着,若是钟萃不在身边就不行了。

秋嬷嬷见状,忙移了移身子,不让他当真抓到娘娘的头发去,还低声哄着:“大殿下,可不能抓娘娘头发的,等回去后老奴给大殿下拿了玩具来。”

小孩哪里听得懂的,皇长子冲着她“啊啊”的叫了几声,他想抓头发,也是被钟萃头上的珠花等吸引,想要抓那些花花绿绿的头饰的。

秋嬷嬷带着笑:“对对,就是不能抓的,大殿下真聪明。”

钟萃走在前边,忍着笑,抿了抿嘴:“他现在哪里能听懂的,指不定是在反驳嬷嬷你说的呢。”

秋嬷嬷日日伺候,看人可与别人不同,她一口断定:“咱们大殿下最聪明了,平日老奴们说话他都能插几句呢,定是能听懂的,是不是啊大殿下?”

婢子们每日恭恭敬敬的叫着“大皇子”、“大殿下”,皇长子挺多了,对这个称呼十分熟悉,下意识的就抬头“啊”了声,叫秋嬷嬷越发高兴:“娘娘你听。”

钟萃失笑,也不与她争辩。

到了缀霞宫,皇长子被放到了小床上,钟萃坐在一侧陪着他,时辰不早了,宫人们忙着收拾,忙着传膳。

闻衍没要人通传,大步走了进来,刚走到小床边,就叫在床上爬着的孩子抓住了下摆,皇长子抬着头,看天子的目光满是陌生,嘴里“呀”了声。

钟萃顺着看去,只看见一截儿明黄的衣摆,脸上满是诧异,忙从绣墩上起身福礼:“臣妾见过陛下。”

闻衍“嗯”了声儿,目光从钟萃身上移开,低头便跟他的皇长子对上,皇长子胆子不小,跟天子对视也毫不胆怯,小手拽着天子的下摆,倒是有两分力道。

闻衍弯下腰,脸色不变,正想开口同他说话,只见他的皇长子小手一甩,动作极快的转了身,朝钟萃爬了过去,等钟萃搂着人,他一头埋进了母妃怀中。

闻衍动作有些僵,好一会才反应过来,冷着脸朝一旁去,随意挑了张椅落座。

钟萃抱着人过去,朝怀里的皇长子柔声说道:“明霭,这是父皇,是父皇。”她朝天子赔礼,“明霭年幼,许是许久不曾见过陛下,有些生疏了。”

小孩本就没记性,何况是这么久不曾见过人,自然是生份了的。打从重午那日在缀霞宫林子里见过陛下那一回,这数月钟萃再也不曾见过人。

数月来天子甚少踏足后宫,数月中只入了三两回,还是去永寿宫给高太后请安,后宫嫔妃无一得见天子圣颜。

闻衍面上叫人瞧不出情绪来,只沉沉问道:“钟妃的意思,可是在怪罪朕不来这缀霞宫的?”

钟萃成了四妃的德妃,言行举止便越发谨慎,她心一紧,面上再是认真不过:“臣妾不敢,臣妾知陛下乃是在忙于前朝大事,臣妾又岂敢怪罪,对陛下更是心生敬佩。”

“你敬佩朕?”他话中喃喃,又带着些意味不明。

钟萃眉眼微垂,口中坚决:“是,陛下为天下所做之事,为天下万民所做之事,臣妾看在眼中,对陛下莫不敬佩万分。”

她口中恭恭敬敬,面上同样如此,闻衍听得出她话中真假,她说的是真的,她是当真对朕钦佩,做不得假,就如同朝中那些拥簇皇党的大臣一般,对天子无不推崇,钟萃从前也说过一般无二的话,如今却叫他听得刺耳起来。

但她非朝中大臣,他也无需她的敬佩!

闻衍眼中骤起浓墨翻涌,似有无尽的挣扎藏于其中,在叫嚣,在翻腾。当他目光落在她身上时,那些被天子刻意压下的思绪便彻底冲破了牢笼,她越是平淡,越是让天子不甘!什么为前朝大事,不过是天子无法面对,躲避的借口罢了。

等不到回应,钟萃下意识抬眼,却撞进天子的眼中,让她下意识后退半步,满眼不解:“陛下?”

闻衍眼中浓墨更甚,双眼一利,升腾的不甘宛若化为实质,却不过须臾,心中便下了决定来。闻衍身为堂堂天子,富有四海,掌整个天下,却偏生连月来躲着、避着,反倒她在后宫半点不知,只叫膳房日日送来参汤打发了人的。

天子端坐高堂,孤家寡人,历朝历代皇帝皆是如此,沉女色者不可为大事,但他只是对这钟氏在意,非是如先帝般晕头转向,听从妇人之言,先帝叫妇人迷得言听计从,他却非是先帝。

天子自负,他堂堂天子头一回在意妃嫔,心中百般婉转,纠结难耐,他身为天子都得如此,哪有叫她置身事外了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