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第2/3页)

换个人有钟萃这样的受宠,只怕早就张扬起来了,宫内宫外都传遍了,甚至还有大臣们谏言,先帝时期,苏贵妃宠冠后宫,为了她频频破例,偏生苏贵妃张扬,引得御史们经常上奏参本。

钟萃册封为贵妃后,除了一开始的册封旨意让大臣们不满,到如今却是无人上折,皆是因为钟萃低调稳重,从不张扬,大臣们也抓不到她的小辫子。钟萃的稳重天子十分满意,中宫与宠妃不同,宠妃能骄纵,但中宫却不能任性行事。

闻衍又不想见她太过稳重懂事,少了些鲜活,他不是先帝,贵妃也不是苏贵妃,钟萃骄纵一点也无妨,他能护得住她。何况他相信她是有分寸的。

钟萃谨小慎微惯了,她听天子让她出格一些,此处又没有外人在,钟萃朝他高高仰起头,露出一抹很是嚣张的笑来:“这样吗?”

闻衍当真仔细看过,抬手抚上她的眉眼,很是客观的评论:“不像。”

被宠坏的贵女们眉心都有一道遮掩不住的戾气,高高在上,但她没有,她的这一双眼澄澈清明,几乎能一眼望到底,只凭这一点就能判断出来。

几乎所有跟贵妃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她的性子。

钟萃就是模仿了一下那些贵女们骄纵的模样,自然是不像的,她抿嘴笑了笑,小手拉着他的半袖。

她难得卸下心房,不再谨慎防备,叫闻衍心头都一动,说出的却是:“要去看灯火吗?”

钟萃最终还是去看灯火了。

他们下了阁楼,杨培带着婢子们提着灯笼守在下边,见他们下来,一行人在前边带路,很快就引着他们出了府。

外边黄管事已经安排好了车马,他在黄府多年,办事一向谨慎,哪怕前些日子突然有人持着主家信物登门,吩咐他在府上安置,黄管事也没有任何质疑。黄府对外是商贾之家,但黄管事在府邸伺候多年,对主家的真正身份虽不知,却也知道绝不是商贾这样简单的人家。

这府上的一应用度添置,以黄管事的眼界,哪里是寻常商贾之家能用得起的,但主家既然隐瞒身份,想来这身份就不能对外人道,黄管事还想在黄府当差,便是心里有些猜测,也憋在心里,从不对外说上一句。

正是他这份守口如瓶,早年主家下榻时他连近前都不行,现在已经能侍奉左右了。等见到主家的老爷夫人出门,那般矜贵的人物一出现,黄管事就知道自己的猜测没有错了。

黄管事亲自搬了台阶来,“老爷、夫人请。”

出门在外,钟萃倒也没纠正她,先一步登上马车,闻衍随后进来,很快马车就往城中最热闹的地方驶去,又停在了醉春楼门口。

钟萃来过这醉春楼一回,在醉春楼门匾上看了看:“怎么在这里。”

闻衍站在她身边,扶着她往里边走:“今日城中灯火节,外边人来人往,到底是夜里,不好去受挤,我们在醉春楼里看也是一样的,还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除了他们,城中许多的官家富户们也都选择了等楼阁上赏灯火,门口的车马来了一辆又一辆的。

醉春楼的掌柜把他们引去了上回的包厢里,这里视线最好,左边对面是学士楼,右边便紧挨着街道,最能看清灯火。

等小二来送了茶点,掌柜带着人退下去,杨培等人也隐在了一旁。

灯火节十分热闹,下边街道上熙熙攘攘,敲锣打鼓,两侧灯火高挂,连两旁的楼阁上也都坐满了人,钟萃在宫中好几年,哪里见过这样热闹的时候,到处看得热闹。

闻衍脸上没什么情绪,对这种热闹也没什么兴趣,杨培等人未敢叨扰他们,他提了桌上的茶壶添了水,亲自递到钟萃面前。

钟萃受宠若惊的:“多谢陛下。”

刚说完,她突然一顿。

闻衍抬了抬眼皮:“怎么了?”

钟萃耳边传来两道熟悉的声音,是从隔壁包厢里传来的,她脸上的笑敛了敛,摇了摇头:“没什么,只是两个认识的人罢了。”

醉春楼是达官贵人们最喜欢来的,逢这等节日时,若非是权贵们,普通人都是进不来的,钟蓉同钟琳嫁的人家虽也叫得出名,但名声不显,还是报了江陵侯府的名头才被迎了进来。

小二客客气气的送了茶点,还额外送了她们一壶上等的茶水,“掌柜说了,这壶茶水是送与两位贵人的。”

钟蓉高高仰着下巴:“知道了,下去吧。”

小二“欸”了两声,躬身告退。

人一走,她顿时嗤笑一声:“这醉春楼倒是识相。”

钟琳样貌倒是如同从前一般,面上显得亲和,只往钟蓉身上扫了一眼,便拿了桌上的点心慢慢吃了起来,跟钟蓉相比,钟琳模样端庄大方,做事也大气。

钟蓉嘀咕了句:“装模作样。”

钟琳当做没听见一般,钟蓉突然凑近了几分:“四妹,说起来你跟妹夫当年也是在这醉春楼遇见的吧,我还记得那年母亲允了我们出来,贵女们都往这醉春楼里进,咱们跟着别人一起也进来了,妹夫当年还做了首诗呢,都说他这诗做得好,学问好,就是可惜了,妹夫一直没考中进士,正好,明年便是三年一回的会考了,妹夫还能跟坤哥一起下场。”

钟蓉绝口不提庶子钟云辉。钟琳嫁的是国子监祭酒关家的长子,读书多年,早就考中了举子,只是接连两回下场会考都未考中,如今正在家中闭门读书,争取明年能考中进士,正式踏入官场。

关家所有期望都寄在这位关家长子身上,除了读书,不许他沾任何美色,连钟琳这位明媒正娶的夫人都不得接近。

婆母关夫人三五不时就敲打一番,让她不要坏了关家的大事,把她当做那等专门勾人的妖精一样,关夫人又口口声声都是为了关家好,钟琳连辩驳都不能,她若是开口,必然会被扣上一顶不分轻重的帽子下来。

若不然,她也不会应了钟蓉的邀约前来。

钟琳脸色淡了淡:“科举是大事,多少人考一辈子都考不上,夫君才多大,不到二十便考取了举人功名,如今未中进士,不过是运气不好罢了。”

钟琳好强,便是再苦,也断然不会在钟蓉面前流露出分毫来。

钟蓉吃吃笑了两声:“是啊,兴许妹夫明年就考中了,到时也能当个七品小官的。”她在钟琳身上撇了撇,叹了一声:“说起来,咱们姐妹几个,谁也不知道最后竟是那庶女走了运道,你看看,要不是她得宠,这醉春楼咱们还进不来呢,你现在再看看。”

她指了指桌上送的上等茶水:“这几百两一壶的茶水,连银钱都不收了。”

钟琳一直只碰那糕点,喝次一等的茶水,送来的好茶她未碰分毫,钟蓉跟她当了十几载的姐妹,哪里不知道钟琳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