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人类不需要黄极(第4/4页)

“到底是为什么,我不知道,但我们可以试图解释。”

那名年轻人,举起黄极当年留下的知识典籍,说道:“我从小,就在学习这套东西,它就像是我们的科学圣经。”

“我必须承认,黄极留下的这套圣经,所蕴含的知识极为伟大。但我现在怀疑,其对真理的表述有问题,我打算用上面所提到的那些实验例子以外的方式,重新验证一遍!”

不少科学家,尤其是年轻人,纷纷点头。

而行政工作人员,包括余沫朔,都傻眼了。

这可是黄极留下的,直通原子时代的道路,几十年来的生产力进步都依赖于它,各种纳米材料以及航天技术,都从中实现。

可以说,它已经被无数次的证明过,天外那宏伟的昆仑镜工程,就是实证,这些年轻人竟然不相信了?

“你们怎么能不相信黄极?难道那昆仑镜是假的吗?”余沫朔怒了。

然而年轻的科学家还是坚定道:“我不是不相信,而是认为这本书……不完备!”

“它说星际之中跨越时空距离的,只有虫洞。这是真的吗?为什么只能是虫洞?不可以有其他模型?”

“黄极对量子世界的描述,我认为有一定的局限,也不过是一些相对的知识而已。”

“难道他说的,就一定是真理了?”

余沫朔难以接受道:“没有黄极,我们就没有现在的昆仑镜,没有跨星际飞船,没有现在的一切。他的情报我们不需要质疑。”

“总参!”那名年轻的科学家凝重道:“情报是情报,真理是真理!”

“他人所说的永远只是情报,只有我们自己基于现象所得到的答案,才会是真理!”

此言振聋发聩,余沫朔哑口无言。

最终,一场科学变革发生了。

从昆仑基地开始,逐渐席卷全文明的科学界。

当他们跳出固有的框架,重新架构对星盟的设想,黄极所描绘的宇宙图景,成了参考资料,人类开始用新的描绘方式,把黄极本身也当做外星人考察员去考虑。这样,就不需要多么复杂的故事和巧合来解释黄极的传奇,故事一下子变得简洁了起来。

这种简洁化,就像是地心说变成了日心说,各个行星轨道,瞬间便简洁明了至极。

还有技术,他们开始把黄极的科学圣经里的知识点,重新提取出来,进行验证。

在书里,黄极给出了很多实验方式,他们统统不用,仅供参考,而改为自己设想新的方式,去验证。

当然,验证的结果,证明了黄极书中绝大多数知识点,都是对的。

可所谓的知识,其实是一种人为描述的东西。真正的真理,是无可描述的。

所以因为验证和推导过程的变化,人们对于黄极之书的诸多知识点的表达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这期间,又激发了无数的灵感,无数天才科学家,相互思维碰撞。一些正在进行的科学瓶颈,不知不觉地就突破了。

结合已经因为灾难和各种政权崩溃,而团结起来的‘地球文明’,他们的资源、研发力量都彻底的联合了起来,轻松解决了大气层的问题,整个社会开始复苏。

这就是跳出框架思考问题的好处,百花齐放的观念,如雨后春笋般迸发。

本就站在时代浪潮巅峰的地球文明,各行各业都在科技爆炸。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

在五个月后,黄极留下的科学典籍,直接被放进了秘密档案室,成为了‘经典著作’。

一本全新的,由人类自己构建的物理大厦,逐渐成形,传播向全社会。

道理还是那个道理,文字变了、角度变了,内容越来越面目全非。

天外的观察员们,都看傻了,许多中低级文明之主,忍不住吐槽:“那是什么垃圾!好好的一套原子入门级理论,直接跌落到了纳米盛期……”

是的,人类一通操作,所建立的科学框架,远远不如黄极留下的那本。

其实黄极就是对的,但是人类却将其中一些不理解的东西,视为‘不完备的猜想’,而将其搁置。

他们用了全新的表述方式,却反而把黄极直通原子大道的知识水平,连降两级……

不过,黄极却笑了,笑得十分开心。不是嘲弄,而是欣慰。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今天。

人类革新出来的理论大厦,虽然只是纳米盛期,但这是最适合人类的科技树。

这是人类自己走出来的道路,他们打破了黄极留下来的桎梏,真正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其实一些科学家,设想的没错,黄极本身也是一道考验。

真正伟大的文明,一定有自己的根,这个根不是某一个人,而是千千万万的人共同创造的。历史尽管只记住了伟大者,但其背后拥有无数无名者。

一个人是缔造不出文明的。

历史上的黄帝,无疑是一名出色的领袖,但历史却把所有那个时代的功劳,都归结于他,仿佛所有东西,都是他发明的。

黄极知道,当年的黄帝哪里懂得那么多,他只是一名巫医,一名医生而已。

如今的地球文明,或许还会被天外的思潮所冲击,但他们不会再盲从了。

连黄极都可以质疑,又有什么不可以?

连降两级,反而是好事。一时的对错,不是那么重要,总有一天,他们会走到原子时代、微子时代,乃至统一力时代。

当他们理解到‘情报是情报,真理是真理’,‘他人所说永远是情报,只有我们自己基于现象得到的答案才会是真理’时。

这个文明,就可以真正的走进星际社会了。

别人有再厉害,再伟大的科技,也只是地球文明成长的养料,而不是必须全盘学习的真理。

从这一刻开始,人类才真正意义上,拥有了真正成熟的科技树干。

尽管只是纳米盛期,可它是如此的独特,它只属于人类自己。

其中,甚至有黄极都没有预料到的个别技术灵感。

这才是一个文明的创造力,不是只有个人能打破命运的,文明集体更能创造奇迹。

“斩吧……人类不需要黄极。”黄极目光深邃,似乎已经看到无尽广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