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交换(第2/2页)

小长明鸟的一切都弥足珍贵,对于谢长明而言,一根羽毛都是无价之宝,而对于照世明这个商人而言,最有价值的大约是能抵命的东西。

按照这个思路,那么接下来的事也不难猜。照世明想要那条链子,研究是怎么做成的,而即使用谢长明的血与骨绘制的禁咒,只会保护盛流玉,照世明拿到手后也不可能伤害到谢长明,盛流玉还是没有同意这桩交易。

盛流玉宁愿用自己的眼睛换。

照世明愣了一会:“既然客人有这么拿得出手的东西,这桩生意也不是不能谈。”

其实在谢长明找上门的时候,照世明就有点后悔要了盛流玉的眼睛了。

他敢要这样的东西,当然是仔细考虑过的。

盛流玉是骄傲的神鸟,交换出去的东西,不会再讨回来。而“眼睛”这样只与主人自己切身相关的东西,与别人没有那样密切的关联。只有真心爱护他的父母亲长,至交密友或是道侣,才会如遭切肤之痛,感同身受,迫切地要讨回来。

而在照世明眼中,盛流玉没有那样的人。

盛流玉是世上少有的神鸟,天神之下,万万人之上,小重山中各类宝物应有尽有,法器灵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那些东西价值再高,若是多如牛毛,似乎又算不上什么了。

相比之下,长明鸟本身就足够珍贵了。珍奇灵兽的皮毛、血液、眼睛,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可能是什么灵丹妙药的关键材料。但世上无人敢研究长明鸟,所以盛流玉的眼睛能做什么,不过是个未知数,也许什么都做不了,照世明就会做一桩亏本买卖。

但照世明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因为他想折辱盛流玉。

让高高在上的长明鸟失去一只眼睛,实在是很能满足他恶毒的趣味。

可惜的是,盛流玉似乎没有觉得受到侮辱,对他而言,这真的只是一桩合理的交易,他没有把自己看得那么珍贵,只是用不太重要的眼睛换了自己想要的。

照世明恼羞成怒,才又额外附赠了那枚假眼,想要时刻提醒盛流玉,是谁拿走了他的眼睛。

而现在有人想要换回那只眼睛。

照世明觉得这桩生意很值。

只听谢长明问:“在仙船上,你送给盛流玉一封信,那封信是什么?”

照世明踌躇了片刻,开口道:“那封信我是十八年前收到的,那人让我在十八年后送给小长明鸟。”

与那封信有关的东西,照世明知之甚少,索性和盘托出:“那位客人……修为奇高,遮住了样貌,我也探查不出他到底是谁。他给的价钱很高,是一整条灵山山脉,只让我送一封信,这样的生意,谁能拒绝?”

谢长明看了照世明一眼,似乎是在审视他言语的真假,又问:“那封信你没拆开过吗?”

照世明有点尴尬,放在他手里的东西,他试肯定是试过,试了无数回:“拆不开。他说只有小长明鸟能拆开。”

十八年前,小长明鸟还未破壳,就有人写好了信,寄存在照世明这里,只等十八年后小长明鸟拆开。

而那是一封除了盛流玉再没人能拆开的信,送信这么容易便能做到的事,为什么不找别人,而是与照世明做了一桩赔本的买卖?

偏偏是照世明。

简直就像那个人故意借送信这个由头,让盛流玉知道有照世明这个人。

照世明继续道:“至于盛流玉,他用左眼同我换了一样东西。”

谢长明抬头看向照世明,他的眉眼是一般人少有的锋利,像一把出鞘的刀,令人难以直视。

照世明略微偏过头:“祭典当日,天神的诏谕,不是盛流玉的幻术,是我制成的。”

谢长明一怔,有片刻的失神。

照世明贪婪道:“我已经说了这么多了,客人是不是也应该告诉我些什么了?”

谢长明并不在意:“当然。”

坦诚而言,那个禁咒不算多复杂,只要施法者的修为足够高,献出自己的骨与血,能全然地为另一个人牺牲,就可以替死了。除此之外,佩戴的过程中,施法者出现任何后悔之意禁咒就会失效。

一个修为高于自己,愿意为自己付出一切,强大,坚贞,受到伤害也会违背本能,不会因痛苦而有一瞬后悔的人。

照世明不认为自己能找到那样的人,但盛流玉有,他拥有了盛流玉的左眼。

那枚金色的眼睛,比世上所有的宝石都要美丽璀璨,却像一团燃烧的烈火,让此时的照世明如坐针毡。

可能是谢长明表现得过于彬彬有礼,就像小长明鸟一样,有固守的底线和道德,让照世明误以为他们是同类人,有遵守承诺,愿意等价互换的美德。

照世♂风明交出盛流玉的眼睛,想要带走属于自己的容器,并且在短时间内将所有的魂魄都收回身体里。

但谢长明不是盛流玉。他没有遵守承诺,愿意等价互换的美德,更何况他没有做出任何承诺。很多人觉得物似主人形,小鸟和饲主大约也会相互影响,但谢长明并未因为小长明鸟而变得善良一点点。小长明鸟的眼睛是无价之宝。

就像照世明想的那样,谢长明不拿刀是因为觉得没有必要,他随时可以动手。

谢长明也摘下了照世明的眼睛。

照世明的血不停地涌出眼眶,太阳即将落山,他的血就像染红了的湖面一样红。

照世明感觉到痛是先于知道失去眼睛的。

谢长明站起身,对着光举起这枚毫无价值的眼睛,漫不经心道:“他给你眼睛时,也这么痛过,你难道不用还吗?”

他没有丝毫犹豫,捏碎了那只眼睛,手上沾满了血,还有某些难以形容的碎片,还是很好脾气的样子:“你不是很擅长制作假眼吗?为自己做一个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