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小皇帝和摄政王相爱相杀

蔺寒川知道赵渊去找过顾时后, 有些不满,好在顾时没有什么异样。

回顾原主戚长风的行为处事风格,蔺寒川也发现, 戚长风的保护太过, 自己将晦涩难明的政务都亲自处理, 他给足了赵渊快乐平和的空间,却反而压制了赵渊的成长, 令小皇帝对他产生了不满。

蔺寒川从这件事中吸取了教训,在顾时将理论知识学了个大概的时候,他就带着奏折去让顾时处理, 锻炼他的实际处变能力。

在顾时看过以后, 蔺寒川再重新翻阅一遍,并直接用奏折当最好的教学文案,实时进行讲解。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顾时识文写字都没有太大问题,只是字体算不上好看,歪歪扭扭不知轻重,显得有着拙稚, 与那些大臣的字迹形成了鲜明对比。

顾时自己都觉得有些羞耻,尤其是看到这种惨烈对比的人, 是蔺寒川。

“你如何看这个奏折?”蔺寒川却没有在意顾时的字迹, 他将手中的奏折摊开放在桌子上, 问道。

顾时定睛一看, 发现是一封进谏,一长串佶屈聱牙的骈文, 对仗工整, 用词优美, 内容大意却是骂摄政王独揽大权,狼子野心,图谋不小。

“他在骂你。”顾时眼中闪过一丝愤愤。

而在这封奏折上,顾时用鲜红的朱批写了大大的‘胡说八道’四个字,字体飞扬,笔墨浓重,都能看出文字主人当时的气愤。

蔺寒川感到有些好笑:“除此之外呢?”

顾时茫然的摇了摇头。

“帝王权术,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御人……”蔺寒川声音平静,缓缓解释道,“在任何朝廷中,一家独大都不是好事,需要制衡,最好有两个势均力敌的对手,他们互相竞争,互相攀比……”

原主戚长风其实不太懂这些御人之术,所以他向来是简单粗暴的用武力镇压朝中蠢蠢欲动的大臣们,也鲜少去了解背后的暗流涌动。

只不过因为他手握兵权,以力破巧,压住了那些诡谲心思。

蔺寒川虽然来自和平年代,没有当过皇帝,但他身为千亿级别大公司的领导者,手下人手不少,其中的勾心斗角并不比古代的政|斗轻松。

身为公司掌权人,蔺寒川除了把控公司的大方向,还需要一双识人用人的眼睛,与古代的帝王差不了太多,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蔺寒川说得头头是道,将自己的所有经验都倾囊相授,说完后,他又问:“你懂了吗?”

“我知道。”顾时乖顺的点头,可他抬头的时候,眼睛仍旧是坚定的发亮,“可是你不是其他人。”

对那些大臣们,顾时可能会用上这些恩威并重的手段,可他并不想将这些手段用在蔺寒川身上。

蔺寒川愣住了,过了一会儿,他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口中却依旧教训道:“身为皇帝,不能有任何人的权利越过你……”

严肃的将顾时教训了一番后,蔺寒川又留下了新的奏折,让顾时处理。

走出宫殿,在外听了一会儿的苏从玉也满是感慨和笑意:“你捡到的这个小朋友,这会儿的心思倒是澄澈干净,只是不知道……”这种澄澈能够维持多久。

“等他登基后,我就将兵权还给他。”蔺寒川没有那么多无谓的担忧,“在我离开之前,我要先把事情处理好。 ”

二人一边说话,一边向前走去,苏从玉揉了揉眉心:“你那个计划……肯定会引起那些门阀世家们的不满,届时你没了兵权,如何自保。”

“我自有办法。”蔺寒川淡淡说道,“实在不行,我回天门关当个将军,守住大绥的河山,也未尝不可。”

“就怕你如此名声,一旦交出兵权,到时候想走,也走不了啊。”苏从玉重重的叹了口气,忧心忡忡,却知道蔺寒川向来有主见,下定了决心便不会更改,只能又叹了口气。

苏从玉还在为摄政王糟糕的名声发愁,他却不知道,在民间已经隐隐有了不同的看法。

京城最大的茶楼中,原本演着才子佳人戏码的戏曲班子却一改往日的清丽婉约,以前的主角儿小生换成了武生。

楼上包厢看戏的人漫不经心的磕着瓜子,说着闲话。

“那位殿下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让我们找这种伶人来专门演话本?”

唯有一人没有嗑瓜子,而是专心致志的看着台上的表演,他顺口说道:“还能是为了什么,为了羞辱摄政王吧。”

这人原本是书香世家,但他自己却对当官和科举兴致缺缺,只喜欢风花雪月,整日给青楼的姑娘们写一些你侬我侬的小诗,也有了个风流多情的艳名,可惜家中深以为耻,打骂了无数次都无果后,只能放任自流。

知道顾时的真实身份后,这群纨绔子弟们本以为彼此不会再继续来往,谁知顾时对他们的态度一如往昔,令他们受宠若惊,倍加感动。

所以在顾时要去这风流多情的少爷写个话本的时候,就算知道这些东西不入流,他也没有拒绝。

谁知越写,他越是心惊胆战,这不入流的话本主角,除了名字稍微有所不同外,与摄政王一般无二,他当时心里就咯噔一声,吓了个半死。

勉强将话本写出来后,顾时又让这群纨绔子弟们找戏曲班子来演,还找了说书先生……势必要将这话本传遍大江南北。

“若是摄政王知道我们这么做,怕不是要剥了我们的皮。”一人发了个抖,紧张的嗑起了瓜子。

虽然话本中的摄政王是个年轻英俊的玉面将军,但让这些下九流的伶人来扮演他,让那些说书先生说起他,便是对他的侮辱,任何有头有脸的人都不会忍受这个屈辱。

“殿下羽翼未丰,就这么急着对付摄政王,实在是太过心急了一些……”

众人心里知道害怕,可惜浪荡了太久,就连害怕,也害怕得十分敷衍:“他毕竟是皇太弟,有什么事,也是他在前方顶着。”

众人微妙的沉默了几秒,又愉快的嗑瓜子看戏了,别的不说,这被殿下亲手改过的话本,倒是十分不错,让人拍案叫绝,没见楼下的茶楼已经满客了吗。

楼下的茶客也在议论纷纷,他们不似二楼包间的人那样文雅,即使刻意控制了声音,说话时也能让周围的人听见。

“听说这是摄政王的故事?怎么有人敢写摄政王的故事,他不要命了吗。”

“若是摄政王知道,传出这个故事的人肯定要掉脑袋……当真是胆大包天。”

在众人的议论纷纷中,有人嗤笑一声,嘲讽道:“你要是怕了,你别看啊,刚好为那些站着的人让个位置。”

另外一人涨红了脸:“谁怕了,就算要抓人,也是抓上面唱戏的戏子,关我们这些看客什么事,我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