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三章合一(第2/5页)

郑文华只当何熙也放弃了,接着往下说:“虽然我说的这几个人技术不如老赵全面,但他们都是一线工人,对T185熟悉的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厂子里如果要找合适的人,只能是他们。”

说到这里,郑文华就说:“这就是我们都熟悉的流程。下面才是我们这场大比武的重头戏。原先大比武只是比拼技能,但从来没有比拼过产品,最多就是安全运转多少小时无故障,但比赛时间有限,不可能比这个。我们只有摸着石头过河了!”

谁料话音一落,江建中插了句:“既然何顾问来了,不如让何顾问给说说吧!”

郑文华不由瞪了江建中一眼。

这东西,他们这些人都不知道,何熙一个新来的,她是技术过硬又不是履历丰富,怎么知道的?

郑文华立刻就想换话题,哪里想到,何熙居然接了:“那我就说说。”

这会儿,连江建中都意外了,所有人不由竖耳倾听,看看何熙能说出什么道道来。

郑文华也捏了一把汗,生怕何熙这第一把火没点着。

何熙将众人目光尽收眼底,直接亮出了架势——她把自己的笔记本摊开了。

她的笔记本其实是老支书给她的,又大又厚上面还写着“优秀党员”四个字,是老支书存了好久的东西,瞧见她天天用作业纸写写画画,就回家掏箱底给她了。

现在,这本陈旧的厚厚的笔记本打开,居然里面是密密麻麻的钢笔字。

都是技术员,自然知道这是真下功夫了,一时间,大家都安静了下来。

何熙也没卖官司,直接说了:“机器的比拼只有四点,节油、排放、噪音和外观。”

这四条一出,几乎立刻,底下嗡的一声就讨论起来。

实在是除了节油,这会儿其他三点没人在意的。

江建中就直接说了:“节油还好说,毕竟耗油量大浪费。可是排放噪音外观,是不是要求有点高了。要这么比,咱们国家的拖拉机都不合格。”

于桂芬也符合:“是啊,路上看看,都一个样,突突突的黑乎乎的。没必要吧。”

何熙反问了一句:“那你忘了,我们这是为引进拖拉机生产线找个落地厂家吗?你们也见过国外的机器,是什么样?”

这么一提,倒是所有人都思考起来了。

“漂亮!”江建中脱口而出,“每个零件都恰到好处,不像我们傻大黑粗。”

“舒服。就譬如这驾驶室,我们现在大部分都没有驾驶室呢,人家外国的驾驶室里面都有空调了。”

“的确噪音小,我去农场里调研,进口的机器没多大声音反而马力还足,我们的声音震天响,轰隆隆的,跟打雷似的。”

“至于排放更不用说了,我们的机器用用就成黑的了,都是燃烧不充分黑烟熏的。人家的机器红的黄的还是那个色。”

大家七嘴八舌硬是聊起来了,本来都不同意的,可越说越觉得何熙说得对。

何熙这会儿又给了个比方:“这引进就好像买来个天鹅带着大家往天上飞,要是来了也变成了鸭子,那就白费了。如果所有人都是鸭子,那是没办法。如果里面有一只天鹅呢?!”

“即便这只天鹅本身条件差点,恐怕也没人能拒绝吧。”

大家都不是傻子,能坐在这里的,就是这个时代的精英。可是,这会儿因为国力不强,起始点太低,大家只能先解决需求,所以很少往精品化去做。

没有环境,自然不会有意识。

可这不代表我们的精英们没有判断力,何熙这么一说,不少人都点了头。

于桂芬还表扬何熙呢:“这事儿说起来大家都知道,可都觉得没必要改,你这角度找的真好,醍醐灌顶啊!”

郑文华也高兴的不得了,别人还会嫉贤妒能,他是巴不得何熙放光彩呢。在他看,国家因为有了何熙这样年轻人,才能越发强大啊。

刚刚他是怕何熙第一把火点不着,这会儿他是一点都不怕了,干脆坐在原地,瞧着这群人“围攻”何熙。

最活跃的江建中首先发言:“何顾问,你说的的确在理,可是我们条件有限,就像是这个节油,就是燃烧不充分造成的,我们想过很多办法,调整供油提前角之类的,但是问题还是存在,你有什么办法?”

郑文华就瞧见何熙从自己的黑色小背包里,抽出了两张纸,放在了桌子上。

何熙解释说:“其实节油和排放是一个问题,我放一起说。燃烧不充分,势必会耗油量增加。T185系列的拖拉机都有这个问题,表面原因是使用的时候超负荷运转,其实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限油装置。一旦超负荷,转速降低,就开始加大油门,然后缺氧燃烧,导致燃烧不充分。”

“我觉得可以加上限油器,这个小零件是安装在喷油泵上的,当加到最大油门的时候,会与喷油泵上的调速杠杆碰撞,使其不能超量加油,最终达到限油的目的。这种方法大概可以使黑烟少70%,节油也可以达到35%。你可以看看。”

说着她将那两张纸递了出去。

江建中连走两步,将何熙那两页纸拿在手里,就没空说什么了,低头认真看了起来,大家一瞧他这样,显然是何熙所言不假。

如果刚刚是大家想考考何熙,这会儿就是将解决不了的问题拿出来问问了。

立时又有个大个子问了一句:“那噪音呢!”

郑文华小声介绍了一下:“他叫胡敏,江大毕业的。”

何熙点点头,“胡老师好!我的确有个小想法。”

说着,何熙又低下了头,从她的小黑包里,抽出了两张纸。

不少人都随着她的动作,盯住了何熙的小黑包:这包就是普通女同志的布包,看起来也不鼓囊,怎么有这么多宝贝啊。

何熙将纸放在了桌子上,笑眯眯地说:“噪音问题其实比较复杂。有进排气噪音,缸体内气体燃烧发出的噪音,还有机器运转的时候发出的噪音。每个解决的方法都不一样。”

“如果是进排气噪音,最好的办法就是消音器,这个需要加大投入,据我所知,南湖机械研究院已经研制出了一款高效消音器,可以更换。”

“如果是缸体燃烧,就是刚刚说的限油器可以解决,这就避免了超大油量导致的燃烧不充分发出的噪音。”

“至于拖拉机开起来各个部件之间摩擦声音,则需要减少共振。这就需要装配的时候,有经验的师傅进行调整。还有,我们在进行外观改进的时候,可以加入消声材料,当然,这会加大成本,需要再研究。”

何熙侃侃而谈,简直就跟浑身冒光一样。

如果刚刚大家还带着点质疑,那么现在,已经全部折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