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三章合一(第2/5页)

这话显然极大的纾解了吴维钟的郁闷,他就拿出了领导的架子,批评道:“做工作不能受不得气,要想想我们为的是海州。这可是外资,只要这条发动机生产线落到海州,想想吧,加上ts1号,对我们海州发展助力颇大啊。”

他这是批评别人,也是安慰自己。

他是真没私心,留在何熙手里,留在海州厂,对于他来说,也不多拿一块钱,他就是觉得,这么好的生产线,得是国家的。

哪里想到,王川华敢撒谎?!

他是真被王川华坑惨了。

这么批评着小赵,外加小赵说:“我知道错了,我就是不如您有气度。”

吴维钟就真舒坦了。

山中这边安抚完了,他就直接回了办公室,今天这事儿还得写报告,毕竟王川华当初造势,整个厅里都知道这条生产线的事儿。如今合作对象从海州厂换成了何熙,他得汇报缘由。

只是一到办公室,就有人说:“王符和李宇宁打了电话跟您汇报,您不在,说是半个小时后再打过来。”

吴维钟只当是到了小李村,已经接到了何熙,也没放在心上,嗯了一声后,就去办公室写报告去了。

过了一会儿,电话又响了起来,他停下了笔,直接接了:“喂!”

对方立刻说:“处长,我是李宇宁。”

吴维钟低头看着自己的报告,上面写道:“王川华本身就是海州厂转子发动机卡车的项目组长,当年也是在他的领导下,攻克难关,制造出了南河第一台转子发动机卡车。所以,他说自己十年来一直在研究,这是他的研究成果。而何熙年纪轻轻,又没有相关经验,我犯了经验主义,对王川华同志太过信任,就偏信了王川华。”

他觉得这段写的不太好。

应该再加上点自己的认知,譬如说,他其实内心一开始就有了倾向,想要将这条生产线留在国家手中。

这的确是他当初的想法,也是犯错的重要原因,并非主观故意。

边想着,他一边提笔一边嗯了一声,对电话那头李宇宁说:“人接到了吗?赶紧回来吧,别耽误。晚上路不好走。”

却听见李宇宁说:“处长,何熙生病了,没办法来。”

吴维钟的笔尖就停了下来,他不敢置信:“她昨天还好好的,理直气壮,外语说的比谁都溜,怎么就生病了?你们见了?”

“没见,人家李家直接大门都没让我们进,是她哥哥出来说的。说是哭了一路回去的,然后就发烧起不来床。”

李宇宁跟自己领导没什么不能说的:“这个真假不能判断,但何熙家的态度很明确,这委屈不能白受,人家要个说法。”

吴维钟只觉得脑袋疼:“要什么说法?”

李宇宁说:“我听她哥哥的意思,是三层,一是对王川华偷窃技术,要处理意见,二是对王川华污蔑她,结果厅里没查清是非就下了结论有意见。三是家里不差钱,不谈也行。”

李宇宁说:“您看怎么办?我们现在在张庄镇县城,还等着吗?”

吴维钟这会儿是一点话都说不出来了,这要求多吗?一点都不多,但是放在自己身上,就难受了。

他就觉得何熙不是挺懂事的吗?怎么这次这么不懂事?

他直接说:“那就别来。”但一想山中寿喜还在酒店等着呢,又加了句:“你们找个地方住下吧!”

等着挂了电话,他就再也写不下去了。他本来想着,等着何熙来了,和山中寿喜谈好了合作,再将事情汇报上去。

到时候虽然不是落在海州厂,但毕竟是南河省管辖范围内,也算完成了任务,他就把王川华的事儿带过就成了。

人都是有趋利避害的心里的,但谁能想到何熙不干呢,她这是要拔出萝卜带出泥,一个也不放过。

吴维钟看了看手底稿子,直接扯了扔到了纸篓里。

他就不信了,何熙又是申请专利,又是从京城追过来,真能说不合作就不合作了?

无非就是摆谱就是了。

王川华肯定要处理,他也要检讨,但不能让人威胁着这么干。

等两天,何熙知道没人哄着,自己就回来了,那么一切都上了正轨。

他扭头就给大工的人安排了个景区游览活动。

谁知道,第一天何熙那边没反应,第二天李宇宁打电话来说何熙终于出门了,不过不是找他们,而是去青阳县看水泵厂去了,人家真是一点都不急,半点没来的意思。

可山中寿喜等了三天,是真急了:“你们到底能不能把人请到?不要浪费时间。不行的话,我们还是订机票回国吧,出来时间已经太长了。”

吴维钟是真没办法,何熙他叫不来,外宾他也不能得罪,想了想还是打给了徐海信:“老徐,你来一趟我办公室。”

徐海信倒是随叫随到,进了门,吴维钟就让他把门关上,然后对他把何熙借病不来的事儿说了。

“你跟她熟悉,去劝劝她,王川华的行为不能姑息,等谈完了,我会打报告上去对他从重处罚。但这需要时间,目前山中寿喜还等着呢,总不能让外国友人一直等着吧,那得多久?让她先来谈合作。”

这是缓兵之计,只要人来了就好办了。

谁能想到,徐海信一听这个就拒绝了:“这事儿我不能出面。本来就是海州厂的副厂长偷了人家何熙的专利,想要将生产线留在海州厂。现在真相大白了,我们羞愧啊,不能再插手。”

他知道徐海信这人向来敢说敢干,可没想到他这么不给面子。

他直接训斥了一声:“这会儿你说跟你没关系了,怎么昨天还帮着何熙呢。”

徐海信回答的让气人:“我说话不是没管用吗?”

说到底,还是对他当时偏帮王川华有意见,吴维钟只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我对王川华和何熙都没意见,我的处理方法,只是想把生产线留在海州厂。你怎么就不明白呢?”

徐海信却说:“吴处长,我相信你跟王川华没关系。但是这个处理方法不对。虽然外资很重要,但该谁的就是谁的,不能为了引进外资,连基本的对错都不管了吧。”

吴维钟直接问:“你这是对我有意见。”

徐海信也不含糊:“有意见。很有意见。王川华没良心,我徐海信不能没有,我们海州厂拿了人家何熙的好处不能没有。您的处理方法,对何熙是大伤害,对我们也是大伤害,我们不赞同。”

吴维钟气得不得了:“好啊徐海信,那你就别管。”

谁料,徐海信真拍拍屁股走了,撂挑子了。

吴维钟直接气了个仰倒。

但他哪里想到,徐海信出门压根没走,而是左转上楼梯,去厅长那里将事情说了,还把他给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