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三章合一(第3/5页)

“尤其是84年之前推出来能与合资车抗衡的整车,完全没有任何希望。我们不是为了钱留在这里的,是想要做成这件事才留下的,否则我们当时毕业,都有更好的出路。”

“现在这个项目不可能成功,我觉得大家就没必要耗费在上面。几台铣床没有什么作用。我其实挺想劝何总的,继续做发动机吧,但她显然并不愿意放弃,那只能祝福与尊重。但我们就不陪着了。”

孟爱华就叹口气,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肯定不能再留人家了,“好,我这就给你们办理离职手续。”

何熙有交代,孟爱华还是办理的痛痛快快,尤其是给他们工资和奖金的时候,胡悦之他们还挺惊讶的。

足足好几千块钱,放在手里沉甸甸的。

胡悦之有点结巴:“这是……”

“这是何总专门交代过的,奖金工资都按着足月发,你们点一点,对了给我签个字。”

胡悦之倒是有些不要意思了,“谢谢何总了。”

这不过是内部的几个人,其实在外部也有不少压力。

起码他们就在部委旁边,天天跟部委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其他人都好,知道他们艰难,但也没说什么,谁不知道夏国工业被技术封锁这么多年,吃了多少苦,感同身受。

但也有人得意了,就是那个传播何熙八卦,让她送回去的杜大海。

胡悦之他们一离职,杜大海就来了,跑到他们办公室敲了敲门就转悠,林侯胜一见他就说:“大海你怎么来了?有事?”

结果杜大海笑着说:“有事。最近你们隔壁杂志办得好,销售量大增,准备扩大一下编辑部,我现在不是后勤呢,归我负责,我听说你们这里都走了好几个人了,这办公室闲下来了吧。也用不了两间,让出一间吧。”

孟爱华哪里愿意,林侯胜连忙拦着她,笑着说:“我们房间是张部长批的,你有张部长的批示吗?”

杜大海一脸害怕的样子:“哎呀就一个办公室,你搬出领导来干什么?领导给你们,是因为你们当初业务多,但现在你们不是没业务了吗?我瞧着人都没有了,你们不能浪费资源!”

“再说,”他指了指隔壁何熙的办公室,“何熙这超标了吧,那一个屋子可是三十平,部长都没这么大,她一个进口公司的总经理,怎么能用这么大?你们过分了啊!”

“所以,我这也是为你们好,要是查起来,何熙都得通报批评!”

孟爱华是真忍不住了,“那屋子是会客厅,是何熙跑去会客厅办公了,不是何熙的房间能开会客厅,怎么就超标了。我跟你说杜大海,你别以为我们现在业务受阻,你就过来欺负人,我告诉你,进口业务不行,我们还有发动机厂呢,我们还有一年六个亿美元的外汇收入呢。”

杜大海怎么可能不知道,他说的是:“那在南河省呢,你们发动机厂有什么待遇去南河省要,去海州市要,去青阳县要。但是,你们这里得腾出来!给你们两天时间吧。杂志社等着用呢。”

说完他就哼着歌走了。

孟爱华还想跟他吵吵,让林侯胜给拦住了,“没用,越吵吵他还越起劲,是咱们不好看。他这是因为上次传播何熙八卦,让何熙送回去丢脸了,还被扔到了后勤办公室,边缘化了,报复呢。”

“这平时没机会,这可是唯一的机会,他不可能不用的。”

孟爱华又不是不知道:“那真退啊?”

何熙的回答是:“退!咱们人少就退,反正一间屋子也足够了。”

孟爱华有点不愿意,“要不去跟张部长说说,张部长肯定不会愿意的。”不过说完了,都不用何熙反驳,孟爱华自己就说了:“我知道,这点事说了肯定管用,但太小题大做,何况又是我们最不好的时候,印象也不好,不能说。我就是难受,行了我去带人把那屋收拾出来。”

“那都是花钱买的沙发桌子,也不能便宜别人了,等我们业务多了,再要个办公室摆出来。”

何熙就说:“谢谢管家婆。有你我放心。”

孟爱华扭头冲她说:“何总,不是我给你加压力,求你想想办法吧。我看你真不急!我都快急死了,这几天头发都掉了不少。”

何熙怎么可能没想办法呢。

她把所有能尝试的道路都试了试,但真不行。所有的供应商都告诉她:“这不符合规定,对不起。”

如果再晚两年,她还能跑去伏尔加国淘一淘汽车生产线——他们的数控机床虽然烂,但是汽车工业在七十年代还是很不错的。

可惜现在两国关系还没缓和,根本没机会。

最终,所有的办法又回归原点,那就是绕过这些封锁。

何熙能指望的,就是人心:国家利益是高于小民利益的,只要你可以绕过国家,那么就有人敢卖给你。

问题是怎么绕。

首先是货物,美丽国的二手设备商琳娜怎么说的,你们想要的我们卖不了,我们想卖的你们不愿意要。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都不能卖,只是先进的不能卖。

那么这就有空子钻了。她记得上辈子有个著名的国际案例,是樱花国著名事件,当时美丽国对伏尔加国进行了技术封锁,可樱花国一家公司为了获取利益,将九轴联动数控机床伪造成大型两轴联动立式车床,明面上是卖零件,其实是暗度陈仓,到伏尔加国后再组装。

这就是办法。

但想用这个办法,就必须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是需要在国外有自己人,可以收购一家公司,专门进行二手设备交易。二是这个人得懂行。三是这个人得不怕危险。

第一条就要求对方在国外有着多年的生活经验,且经济条件很不错,第二条要求对方从事这个行业。

但前两条满足的夏国华人不多也不少,可第三条才是最难的。

这事儿有巨大的利益,何熙绝对不会亏待对方的,可要是被查出来,是大事,说不定得坐牢。

但是何熙还是写下了足足上万字的请求信,拜托已经在樱花国没有事情做的秦野,帮她在美丽国寻找合适的合作对象——这份名单只有八个人,是佟岁民给她的。

是他这些年出国定居在国外的老师同学和学生,而且是他觉得可以信赖的人——即便不答应,也不会走漏风声。

这事儿在秦野被吊销二手设备评估师执照后一个月,何熙就已经完成了,也就说,此时此刻,秦野已经在美丽国待了整整一个月。

他们住的很分散,而且很多没有买房子,会随着工作搬离城市,所以很难找,而至今找到的几位,在一段时间的思考后,都拒绝了这事儿。

倒不是不爱国,而是有心无力,大部分是没有这个经济条件,而小部分的答案让人叹息,作为夏国最好大学机械系出去的学生,他们很多没有在在本行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