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包租公和包租婆(第2/2页)

“年轻人别灰心丧气。”包租婆撕了一根鹅腿,道:“你是读书人,就算卖字画不成,要找一份体面地工作也不难,比这里租房的大老粗强多了。”

“没错。”包租公撕了另一根鸭腿,道:“有学问的人不愁工作,我看好你哟!”

这词儿真耳熟,好像在七侠镇某个捕快嘴里听到过。

“谢您二位吉言,我会努力的。”

“这就对了。”包租公啃着鹅腿,道:“小右,你既然擅长书画,那有没有作品?拿出来给我们看看,我们虽然不太懂,但好坏还能看出来。”

“有的,我这就去拿。”

“不急。”见左小右这就起身,包租婆道:“吃完饭再说。”

“对,不必急于一时。”包租公道:“来,吃菜,你房东阿姨虽然脾气不好,但这手艺可是一等一的好,保证你吃一次想两次。”

“那我要好好品尝品尝。”左小右微微一笑,和房东一家边吃边聊,气氛颇为融洽。但渐渐地,左小右感觉有点不太对了。

这包租公和包租婆对他的态度一开始还像房东对房客,但慢慢的就转变成了长辈对晚辈,时不时的会提点他几句。最后更是关心起了他的生活,就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

“……”

左小右想起来了,包租公和包租婆曾经有一个儿子,但是因为江湖上的纷争,死掉了。算算年纪,如果他们儿子不死,大概就是二十五六岁,跟他现在的外在年龄差不多……

不过他们对自己儿子的期待是好好读书,然后要么做医生,要么做律师。这两个行业是在这个时代,乃至几十年甚至一百年后,收入都非常高,而且非常稳定的职业。他们会对自己的儿子有这样的期待也正常。

但左小右这种艺术家似乎也不错,上海是一个商业非常发达的城市,有很多的有钱人,而有钱人偏爱收藏艺术品,因为艺术品在和平年代是最保值的东西。

正所谓乱世黄金,盛世收藏。现在虽然是四十年代,但小日本刚刚被赶跑,华夏大地百废待兴,在上海这个中西结合的城市,艺术家也更有前途。

饭后,当左小右把自己的一幅字画拿出来给包租公和包租婆欣赏过后,两人对左小右更加看好。

包租公拍着左小右肩膀,鼓励道:“小右,你肯定没问题,我看好你哟!”

包租婆点上一根烟,看着左小右的眼神有些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