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第2/3页)

没医院,没药,没人就是当下平津的现状。

“好了,我说完了,大家可以提问题了。”叶一柏轻轻地放下了手中写满潦草华文的记录本,用不轻不重的声音开口道。

会议室里明显有片刻的骚动,众人面面相觑,谁也没有第一个开口,这个空旷的空间里,只有茶杯盖和杯身碰撞发出的轻微的声响和角落里那笨重的落地大钟走动时发出的“咔哒咔哒”声,分针颤颤巍巍地前进了一小步,终于,周郝仁摘下了自己的眼镜,开口道:“叶医生,昨天事情多,您回来的太晚了,可能没法仔细看我们送来的资料。

不满您说,自从半年前长岗鼠疫爆发以来,北边的长治、宛宁、越城接连失守,大批患者涌入平津。这首当其冲的就是各大医院,如今我平津城无可收治病人的医院,无可用的医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周郝仁虽然极力掩饰,但叶一柏还是从他的脸上看出了失望和悲哀之意,叶一柏一怔随即立刻明白了周郝仁情绪变化的原因,这位周先生将他当成了平津城的救世主,好不容易下定决心用极大的魄力下了封城的决心,却发现自己“所托非人”,这心情变化可想而知。

想到这里,叶一柏的心中也不由更加郑重了两分,他开口道:“周先生,您送来的资料我昨晚已经全部看完了,您听我慢慢说。”

“您说得没错,平津城现在医疗系统已经基本瘫痪,普通病人都无法得到相应的救治,昨天我们在火车站遇到的那位孕妇,在平津城里必然不是个例,正因如此,我们更要尽快推行分级治疗,解放出被疫情裹挟的医疗资源,让医疗体系逐步恢复到正常。”

周郝仁认真听着叶一柏的话,他是亲眼见过叶一柏在车站里的魄力的,他实在不愿相信这样的叶医生是一个无的放矢的人,但他越听越迷糊,分级治疗不是需要大量医疗资源,这占用和解放,这不是矛盾的嘛?

“叶医生,您说的分级治疗要医院要人要药,这……不是雪上加霜嘛,何谈解放医疗资源?”周郝仁身旁一个略微年轻的男子忍不住开口道,叶一柏对其有印象,好像是那位严主任的副手。

“这就是当下大家对防疫控疫工作最大的误解,防疫控疫不等于治病救人。鼠疫没有特效药,至少现在的平津城里没有。想要最快最大程度地控制住疫情,我们能做的无非以下三点,第一消灭、控制感染源,第二阻断感染途径,最后才是救治已经感染的患者,而第一第二步,并不需要有太多的医疗人员参与,即便是第三步,救治已经感染的患者,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缺少医疗设备的情况下,专业医疗人员能发挥的作用也极其有限。

所以在分级治疗对于医疗人员的需求量并没有诸位想象的那么大,而且我已经想好这批人去哪里找了。”叶一柏笑道。

“哪里?”周郝仁急急问道,这急切的话一出口,周郝仁自己也觉得有些脸红,干咳一声,拿起水杯抿了一口。

“民间、各大公共场所医疗室,学校医学生。”

在车站医疗室的时候,叶一柏就有意识地问过胡乐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平津城作为北方大城,虽比不上上海,但却也是华国里医疗卫生体系较为完善的大城市了,平津大学还有正儿八经的医学系,胡乐这种“赤脚医生”也不少,他们只接受过粗浅的医疗知识培训,但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大量的实践经验,这样的人,只要稍微一培训,就会是一个合格的抗疫医生。

还有医学生,这是平津城里最大的,具有足够的医学知识,稍微培训就能上岗的群体。

会议室再次陷入了安静,这已经是这场会议第三次出现这种安静的场面,与第一次的惊愕第二次的沉默不同,这一次的安静更多的是思考。

与会众人都是平津城的实权人物,能走到他们这个位置上的,没有一个是简单的,他们听着叶一柏的解释,琢磨着,思考着。

“医学生和民间医生能行吗?”

“能行,我会制定好操作手册,只要会用呼吸机和静脉注射,就够了。或许我刚刚说得不是很明白,我们当务之急是控制疫情让它不再发展,只要控制好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平津城就能重新变得安全,这两步需要大家全力配合,至于已经感染的病人的后续治疗,我会全权负责。”

这回,会议室里的人都听懂了。是啊,将所有感染的病人都集中起来,没有传染源了,平津城就安全了,就能恢复秩序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岂是那么容易的,是了,叶医生刚刚说了,区域封锁,以甲保制为基础,网格化。

但强行要求隔离可能会激化矛盾,所以就有了分级治疗,精确统计,每日公示,让民众们知道隔离不是等死,是治疗,隔离是对平津城有好处的,感染人数是否减少一目了然,一个晚上,这位叶医生居然都考虑到了!

“那叶医生,医生有了,那医院呢,现在平津城的感染人数恐怕要以万计,每天死亡人数也在百人以上,平津城的医院根本负担不了这么大数量的病人。”

“我昨天研究过地图,平津城有两个大型室内体育馆,还有火车车厢,铁路停运后这些火车就空置着,火车车厢里设施完善,当做隔离点绰绰有余。”

民国时候的火车那都是长途,动辄以天计算,因此许多火车大都是卧铺,特别是一等座,那条件比之普通百姓家中还要好上几分,用来隔离自然是足够了。

可行。

叶一柏的话落,在座众人的脑子里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这么两个字。

可行,真的可行,封城后,火车站几乎无人进出,且火车车厢长且多,且一个个隔开,这条件比之体育馆还要好上不少。而且这病人都在一块了,看似难的统计,好像也不那么麻烦了嘛。

“叶医生,您看一句实在话,如果我们照您说得去做,平津多久能恢复正常?”

“三个月,第一个月严格落实措施,降低感染和死亡人数,第二个月,排摸完毕,控制住感染源,放开部分封锁,争取恢复部分生产、供应等城市功能,第三个月,逐步恢复城市正常秩序和功能,冲开铁路。”

叶一柏的话说得坚定而果断,让整个会议室里的人的呼吸都粗重了几分。

“区域封锁的动作太大了,即便我们都同意,但阻力还是有不少的,我需要时间去做工作。”说话的是会议桌左侧第二个位置上的男子,他神情严肃,面容诚恳。

“饭本来就是一口一口吃的,我们可以先做试点。比如南江区,北方最大的粮食交易市场在这里,这一块必须最先恢复秩序,我们可以从南江区开始试点,毕竟现在人手确实十分有限,想要一下子摊开也会力有不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