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第3/4页)

德索亚神父舰长是一个水手。这项职业传承了几千年,从航海至航空,凡是水手,都着了魔般地要把所有东西放在确定位置。他是个航空员,在护卫舰、驱逐舰、火炬舰船上将近二十年的任职经验让他知道,只要有什么东西没完全放好,那么在飞船回到零重力时,那东西会立马砸到他脸上。更重要的是,他已经像老水手一样养成了习惯,不管是在黑暗还是在风暴中,想要什么东西,只需要一伸手,不用瞧就能拿到。他想,就算咖啡杯手把被移了位也不是个大问题……不过事实上的确是。拥挤的指挥舱里,他们就用那五人图表桌办公,每人仅有一席之地,而那桌子还兼作餐桌。当他们用这张桌子来描绘航线或查看行星地图时,每一个人——包括芮提戈活着的时候——都在他们的固定位置或坐或站或飘。这是人类的本性,也是空兵的第二习性,要保持整洁的习惯,少有变故。

有人碰过他的咖啡杯把,使它挪了方向——也许是零重力时,有人把膝盖顶在那里,以保持他……或者她……的平衡。过分执迷了。一点没错。

另外,格列高利亚斯中士从重生龛里出来后,趁尼弥斯还没醒,悄悄跟他说过一则使人不安的消息。

“舰长,我在梵蒂冈瑞士卫兵队有个朋友。走之前那晚我和他喝了一杯。他认识我们这伙人,包括纪和芮提戈,他发誓,说他在梵蒂冈医院外,看见昏迷不醒的持枪兵芮提戈被抬上担架,送上了一辆救护车。”

“不可能。”德索亚当时说,“持枪兵芮提戈死于重生并发症,已被空葬在无限极海空域。”

“话虽如此,”格列高利亚斯嘀咕道,“可我的朋友确定……几乎确定……救护车里的就是芮提戈。虽然昏迷不醒,身上连着维生包,脸上盖着氧气面罩,医疗器械应有尽有,但不会认错。”

“那可说不通。”德索亚说道。对于阴谋论他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因为从个人经历得知,两个人以上共享的秘密,很快就不会再是秘密。“为什么圣神舰队和教会要在芮提戈的事上欺瞒我们呢?如果他还活着,那他在佩森的什么地方?”

格列高利亚斯耸耸肩。“也许不是他,舰长。我一直这么告诉自己。但救护车——”

“怎么了?”德索亚高声问道,声音尖得超出了他的意图。

“它是开往圣天使堡的,长官。”格列高利亚斯说,“那是神圣法庭总部。”

过分执迷。

那十一个小时的减速记录没有异常——高重力制动,通常的三天重生周期,以最大概率确保他们安全恢复。德索亚朝入轨数据瞥了一眼,播放了天龙星七号缓慢自转的视频画面。他总是对失去的那三天感到好奇——“拉斐尔”号执行着她简单的任务,重生龛中他们各人正在苏醒——那段时间里飞船诡异的寂静令他万分好奇。

“离传送还有三分钟。”“拉斐尔”号粗糙的合成声音传来,“所有人员必须进入重生龛躺椅。”

德索亚没有理会警告,调出他们所有人重获新生前,飞船在天龙星七号轨道那两天半时间里的数据文件。他不确定自己到底在找什么……没有登陆飞船的部署记录……没有提前开启维生系统的标志……所有的重生龛监视器对重生周期都没有异常报告,只在第三天的最后几个小时里才有了苏醒迹象……飞船的轨道记录也很正常……慢着!

“离传送还有两分钟。”飞船单调的声音说道。

这儿,第一天,进入与行星的标准同步轨道后……还有这儿,大约四小时后。一切都正常,唯有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四个小型反应堆推进器的点火。为了进入并保持在完美的同步轨道,“拉斐尔”号这样的飞船会做出调整,就像这样点燃十几个小型推进器。但德索亚知道,大部分这样的微调,涉及这艘造型怪异的信使舰船尾部聚变驱动附近的大型反应堆推进器荚舱,以及船首的指挥荚舱桁。这些推进器的喷射相当类似——在翻滚的过程中先喷两下,稳住飞船,让指挥荚舱远离行星的方向——这是“烤肉”模式的正常运行方式,可以将恒星热量均匀地传播到飞船表面,而无须能量场冷却剂——但只花了八分钟。这儿也是!翻滚之后,这些反应堆成对进行调整。两对,之后又是两对。然后,最后的一对点燃,同时大型推进器也会点火,以便将飞船翻回原来的位置,让指挥荚舱的摄像仪朝下对准行星。然后,四小时八分钟之后,整个过程重复了一遍。记录上还有三十八次保持相对位置的推进器点火,主推进器却没有一次点火,这意味着整艘飞船没有再次翻滚。但这两次四重喷射的间歇,却没能逃过德索亚那受过专业训练的鹰眼。

“离传送还有一分钟。”“拉斐尔”号发出警告。

德索亚能够听到那巨大的能量场生发器开始呜呜作响,准备转入改进的霍金系统,它将在五十六秒后杀死他。他没有理会。就算他现在不动,指挥椅也会在跃迁之后将他的待苏体送进重生龛。飞船就是那样设计的——麻烦,但确有必要。

费德里克·德索亚神父舰长担任过多年的火炬舰船舰长。到现在,他已经完成过十数次大天使信使舰船跃迁。他知道双重喷射、翻滚会在反应堆推进器上留下痕迹。就算是飞船日志里抹除了实际的翻滚记录,相应动作留下的蛛丝马迹可是抹除不去的。翻滚是要为登陆飞船定位,它位于指挥舱荚丛的对面,指向星球的大气层。第二次双重喷射——依然还记录在案的这次——是要抵消登陆飞船从“拉斐尔”号船体中心分离时所产生的推力。最后一次双重点火是要在飞船回到正常飞行姿态后,稳定它的状态,指挥舱荚上的成像仪又再度瞄准下方的行星。

这些都没有说起来那么明显,因为整个过程中,整艘飞船都处于缓慢的“烤肉”模式,偶尔会有点火情况,调整方位,使飞船各部分保持温度均匀,但就德索亚看来,这一痕迹确凿无误。他轻敲入指令,再次调出其他记录。登陆飞船部署,负记录。登陆飞船翻滚操纵部署,负记录。登陆飞船持续附着,正记录。所有人尚未重生前几小时的维生系统开启,负记录。登陆飞船飞向大气的视频记录影像,负记录。登陆飞船附着且空无一人的影像,持续存在。

唯一的异常之处是有两次八分钟的推进器点火,之间相隔四小时。远离行星方向八分钟的翻滚,足以让一艘登陆飞船进入大气,或者从大气层回归、汇合,而不被主成像仪采到视频记录。尾桁成像仪和雷达会把整个过程记录下来,除非在登陆飞船分离前键入命令,取消记录操作。那样,犯案之后,篡改记录的活儿就会轻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