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温梨笙摸了摸自个有些热的耳朵, 说道:“你再讲一遍吧,我保证这次认真听。”

谢潇南想说什么,但话到了嘴边又没说, 只拿了一张全新的纸,又将刚才的话给她重新说了一遍。

这题其实并不难,加之谢潇南的解题思维很简单, 并且考虑到温梨笙理解能力,所以讲的更加浅显易懂,一遍讲完,温梨笙也就懂了解法, 计算了许久后得出了答案。

温梨笙从没有这样的感觉, 好像整个大脑都通畅了一般,看着纸上演算题目的过程竟生出一种慢慢的成就感。

她从前没有解过这样的题, 竟不知道看起来那么麻烦的题也能通过这样简单的方式解出答案。

温梨笙举着纸,上面密密麻麻的演算过程让她咧开嘴笑起来, 唇红齿白的模样让人心生喜爱。

谢潇南道:“你只解了一道题。”

“哦对对,”温梨笙连忙拿出一张新纸,一把抓住他的手腕:“下一题下一题。”

她对算术题有了前所未有的兴趣。

温梨笙拉他几乎是下意识的动作, 她自己都没察觉, 然而谢潇南垂下眼眸看见她的手握住自己的手腕, 却也没有第一时间挣开。

他看到自己手腕的骨节被温梨笙握住, 手掌里的热意贴着皮肤传来, 她的手背也很白,是那种带着暖色的白, 与他冷玉一样的白略有区分。

温梨笙的腕镯是一日一换的, 今日戴的是绿枝莲花镯, 小巧的莲花一朵朵嵌在镯圈上, 栩栩如生。

“不如那只墨金。”谢潇南就这么突然说了一句。

“什么?”温梨笙摸不清头脑的问。

而后随着他的目光一落,就看到了自己的手,她这才意识到方才动作有些随意了,把手缩回来的同时,心尖一动:“世子是说那只墨金的镯子我戴着更好看吗?”

谢潇南没说是也没说不是,将她方才解的那道题拿到桌角放着,继而就听女夫子开始念第二道题。

温梨笙的左手指摸索了一下莲花镯,敛了神色开始听写下一题。

女夫子准备了七道题,这七题稳稳的把谢潇南和温梨笙的一上午时间给填满了。起初的题没什么难度,但越到后面题目的难度就越高,有时候谢潇南讲上两遍,温梨笙还是一知半解,只得麻烦谢潇南再讲。

做题的时候温梨笙脑子一团乱,倒不觉得有什么,不过后来才发觉这事十分考验谢潇南的耐心,有时候一道题谢潇南要用几种不同的办法给她讲解,就好比一张温梨笙吃不下的饼,被他掰碎了一点点的喂给她。

以温梨笙对他的了解,他并不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但不知道为什么在给她讲题这件事上,他却表现出了一副耐心十足的模样,即便是温梨笙怎么也听不懂,怎么也想不明白,他却只是皱皱眉头,并未说什么。

很久很久以后,温梨笙回想起这一日,颇为疑惑的问他当时为什么性情大变,对她这样有耐心。

谢潇南想起当年场景,弯着眼眸轻笑说:“你当时的模样太认真了,足够我用最大的耐性去对待。”

一上午的时间眨眼过去,放课钟敲响的时候,温梨笙才发觉时间竟然这么快,以前她从不曾觉得在书院的时间过得如此快。

把东西都收拾好之后,温梨笙与谢潇南在书院门口分别,回了温府。

接下来的几日,温梨笙习惯了去千山书院读书这件事,也不再想办法逃离,每回都背着自己的小书箱自觉的在钟声敲响之前去书院。

因先前与谢潇南做了约定,她每天都要抄写六篇书中的文章,所以课堂上基本没什么闲工夫。她这般乖巧的表现一下就引得众位夫子大吃一惊,想当初温梨笙在千山书院三天一小闹,五天一大闹的,搞得所有夫子对她都颇为头痛。

这次她回来,授课的夫子都害怕的不行,却没想到她突然改邪归正,且一连好几日都老老实实的,对于那些夫子来说,这完全就是一个大惊喜。

一天六篇文章,在每日下午的放课钟前交给谢潇南过目,唯一的要求就是字体整齐洁净,若是潦草难辨的话,会被他当场撕掉。

一连好几日的抄写,温梨笙感觉自己的性子都静了不少,有时候她在心中想着,或许这样抄久了,她还真能成为一个文静温婉的姑娘。

这样的话,她爹就不会整日念叨她,说她像山涧里的长毛野猴了

如此甚好!

温梨笙颇是满意的点点头,唇线拉出一个笑容,决定好好犒劳一下努力的自己,于是张口冲着前方大吼:“老板,六个蟹粉包子!!”

那老板对温梨笙很是熟识,笑着问:“大小姐今日怎么多加了两个?”

“犒赏自己的!”温梨笙觉得她多吃两个没什么问题,这包子也不算大,两口一个的。

捧着包子背着小书箱,温梨笙行过千山书院门口那尊高大的石像,她停步冲那石像抬手致意,像是在打招呼一般。

谢潇南刚下马车就见到这场景。

只见温梨笙一袭鹅黄色的细纱长裙,头顶左右绾着圆圆的丸子似的发包,垂下长至腰间的发辫,白净的耳垂挂着雪白的玉葫芦耳饰,走路的时候微微露出小巧的锦鞋,踩着初升的朝阳里,玉葫芦一摇一晃。

她正仰头看那尊高大的石像。

那石像其实是就是谢潇南的太爷爷,七八十前沂关郡被萨溪草原的一帮联合起来的游牧民族攻占,那时候的沂关郡还不如现在繁华景盛,甚至连像样的驻扎军都没有,被那群人高马大的游牧族一举打破了城门,那时候的沂关郡深陷水深火热,妇孺老幼皆受尽苦难。

前来抗敌的,正是谢家当时的家主,用了半年的时间将那些人赶出了沂关郡,赶回萨溪草原,而后他又留在沂关郡生活五年,练起兵强马壮的军队驻守沂关,建立学堂教书育人,开设粮仓救济难民,将沂关郡从濒临破碎的边缘拉回。

千山书院的院长当年便是谢家主亲自教书的那一批学生其中之一,所以千山书院在建成的那日,这尊无比高大,一手持剑一手持书的石像就立在此处。

温梨笙就这么站在谢潇南的太爷爷石像面前吃完了蟹粉包,拍了拍手,抬步继续往前走。

却听见身后有人唤她:“温梨笙。”

她侧身回头,就见谢潇南站在十几步远之外,长身玉立,目若朗星。

他身后是谢家的马车,似乎是刚到此处。

温梨笙见到他的瞬间,笑容就攀上了眉眼,而后大步朝他走去,迎上他往这边走来的脚步,而后一同往千山书院里面走去:“好巧哦世子,我也刚刚来。”

“今日吃的还是蟹粉包?”谢潇南问。

温梨笙抬手,比了个“六”,用很是得意的语气道:“我今日吃了六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