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第2/2页)

“多谢殿下。”

“沈大人太客气了。”太子摇了摇头,“祯儿性子跳脱,不请自来,倒是给你家中添了麻烦。”

从前的经验告诉沈伯文,别人父母说他们家孩子的缺点可以,但是如果你当真了,也上去附和,那就是傻了。

因而他只是笑了笑,语气平和地道:“长孙殿下上门,寒舍蓬荜生辉,怎么能叫麻烦呢。”

这话说的,没有半点儿勉强的意思。

太子听罢都不由得认真看了他一眼。

待到他们走到前厅,皇长孙和沈珏已经在里面等着了,太子跟沈伯文又寒暄了几句,便带着儿子回去了。

仿佛只是来接儿子,顺道送上一份贺礼的。

到了晚上,沈伯文回到后院,一家人陪着老爷子和老太太用过晚饭,便各回各的院子了。

周如玉也忙了一天,操持这样的宴席,极费心力,自家相公如今官居正三品的户部侍郎,除了亲朋好友们,其他前来赴宴的宾客们身份自然也不会低。

光是负责接待这些人的家眷们,就得留十分的心,万不可出什么纰漏,况且就算计划得再好,真正到了时候,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这些都需要禀报她来定夺。

甚至现在,从松鹤堂回来,才洗了个澡,披散着半干的长发,她还在烛光下核对礼单。

这些人请来往最为繁琐,却又半点儿马虎不得,因而不得不亲自费心费力。

沈伯文洗完澡从浴房出来,瞧见的就是这幅场景。

还没走到她跟前,烛光忽的跳了一下。

周如玉正想拿放下手中的礼单去拿剪刀,沈伯文却先她一步拿了起来,细致地替她将已经烧焦碳化的烛花剪去。

烛光顿时明亮起来。

她抬起头,沈伯文也正好低头看她,四目相对,他眼带笑意,温声道:“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

这句诗周如玉是听过的,她笑了笑,用礼单遮住半张脸,只露出的一对眸子中满是打趣,语调微微上扬:“夜雨?”

寒冬腊月的京都,夜雨自然是没有的。

沈伯文失笑,在她身边坐下,自然而然地伸出胳膊将她揽入怀中,一本正经地道:“夜雪也行。”

外面刮着寒风,室内温暖如春。

……

翌日,是个大晴天,万里无云。

今日也是沈伯文正式到户部任职的日子。

他的心情不算轻松,但也没有多么紧张,尽管顶头上司是一直跟自己不对付的渠恺渠阁老。

总之他已经做好了被刁难,或是被无视的准备,然而到了地方之后,才发现自己大概是想多了。

渠恺也就在头一天的时候来开了个会。

虽然对他爱答不理的,但是也没干别的。

不知是不想跌份同他计较,还是在憋什么大招,沈伯文暂且还不得而知。

开完会之后,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沈伯文就再也没在户部见到他们的尚书大人了。

——听说基本是都在文渊阁办公。

是听户部左侍郎说的,他还说除非是景德帝亲自下令尚书负责的事务,渠阁老才会过来。除此之外,户部的活儿,基本是就是他们两个侍郎,带着底下的人干的。

户部并不是个清闲衙门,一年到头都有事干,上至左右侍郎,下至小吏们,都不得闲,碰上大事,更是人人忙得脚不沾地。

所以沈伯文预想中的冷待,并没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