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这个陶知命可信吗?(第2/2页)

“没错。第一批贷款从79年到83年,一共有3309亿円。第二批是从84年开始的,到现在有4700亿円。”

“……我来算个账吧。”

林栖羽一伸手就从口袋里摸出了一支笔,竟是随身有带着,然后还摸出了一个小本子。

她一边在上面写写划划,一边说:“借的时候,借的是霓虹円,但是以米元计价。可是第一批借的3309亿円,当时的霓虹円和米元的汇率,最高超过了270:1,平均也有230左右。但是现在,霓虹円兑换米元,只有140了。也就是说,这种政府开发援助ODA贷款,利息虽然非常低只有1.5%。但是因为汇率变化,这一批借的时候是15亿米元不到,但还的时候,大概需要35亿米元了……这里还要考虑我们与米元之间的汇率。”

林栖羽越算越牙疼:“我记得那个时候我们是不到2块钱换1米元,但现在……是将近6块钱。所以……我们大概需要当初3倍的钱,才能还清这批贷款……”

杨振华和王奕面面相觑,最后杨振华只能默默说道:“米元计价,是政府开发援助贷款的通常标准。这些贷款,也确实对国内的基础建设和技术引进,起到了帮助,带动了发展。我们的底子,毕竟是太薄了。”

林栖羽也沉默不语,她不清楚当初签署这些贷款协议时,有没有人认识到货币汇率变化带来的成本风险,又或者是当时条件所限,根本也无力多提要求。

但是现在……她想了想就说道:“还不止如此。贷款中有相当大的比例的贷款项目要求限定向霓虹采购。这样的话,我们可能多花了一些成本,而霓虹的企业已经赚回来一批。另外,要求我们引进霓虹的设备,其实也有一些问题……”

“你畅所欲言!”

“过去这十年里,霓虹的制造业产能其实是过剩的,是必须要通过国外的市场来消化那么多产品的。我们引进的只是设备,不是真正的技术,反而将自己限定在了霓虹的生产标准里。而霓虹这边制造产能本来就在提高,国内的劳动成本也在提高,是必须向外转移一些落后的产能来优化经济结构的。过去十年很多霓虹的企业在我们夏国投资,就有这个原因。”

“我们当前只有人力充足和成本低的优势,需要学习更先进的管理模式,也需要引进附加值更高的产业。对他们而言也许是落后产能,对我们而言……”杨振华说到这里,内心颇为无奈。

林栖羽马上点了点头:“这些,我当然明白。但我是觉得,我们要明白霓虹这样做,贷款给我们是为了通过金融赚钱、给霓虹企业一些海外订单和海外扩张的新机会,不是纯粹为了帮助我们。既然各有各的目的,那应该可以更……强硬一点谈!”

“也就是说,你的建议是要考虑到汇率变化的风险。其他条件,也可以争。”

“没错。至少,借到的钱和还的钱,最好直接都是汇率比较稳定的米元,而不是借霓虹円还霓虹円,而以米元计价。霓虹円这短短四年多,升值了一倍,还款数目远超当初预期,领导们肯定也已经认识到了,这当然可以作为一个理由。”

杨振华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后看了看王奕就说道:“小林出国深造,没有荒废时间啊。”

“确实。”王奕也笑着,“小林,你还有其他建议吗?”

“有。”林栖羽想了想,就大着胆子说道,“过去那两批贷款就不谈了,但后面的这些贷款,不能继续沿用我们提出项目,霓虹审批通过的形式。按照我现在的认识……他们这不是援助贷款,而是投资行为。我们当然可以继续建设一些有利于两国贸易的基础项目,但不能全是这些。另外……”

她既然第一次得到了这个级别的官员向自己问建议的机会,干脆敞开了说:“霓虹虽然现在资金十分富余,但应该要立刻采取措施来挤压金融和不动产领域的水分了。再过两三年,霓虹的资金恐怕就没有那么多富余的要通过国外来获取收益。所以这一次,我觉得可以要多一点!当然了,前提是不能由我们单方面承担汇率风险,至少要规定汇率风险超出某些区间时候的解决方案!”

“好,我记下了。”从林栖羽开始有条有理地发言开始,杨振华其实就已经在自己的本子上记录着她的意见。

林栖羽见状,把自己刚才算的那一页纸也撕了下来递过去:“那……我就不打扰领导们的工作了。”

杨振华含笑点头,王奕又说道:“小林,你和陶先生有私交,也不用因为你在大使馆工作了就避讳什么。他和霓虹内阁的高官们都交往密切,你去拜访一下他,这样的事情也是我们大使馆很正常的工作。”

林栖羽会过意来:“是要我再去问问他对这些ODA贷款的意见吗?”

“恐怕见到你,他自己就知道要说些什么。”王奕叹道,“建议你到大使馆来,作用之一应该就在这里吧。”

“……我明白了。”

林栖羽点了点头,还心情颇有些激动地敬了一个礼才离开,看得杨振华和王奕哑然失笑。

房间里重新安静下来,过了一会杨振华才看着自己记录的内容,和她算出来的结果感叹:“是个好孩子啊。”

王奕沉吟着却问:“这个陶知命……确实可信吗?”

“小王!”杨振华加重了一下语气,“首长们有指示,我们就不用节外生枝。”

王奕叹道:“他跟霓虹的政客走得这么近,婚礼连米国那边花旗银行的总裁都亲自来了。领导,您也看到了,外国人把这套市场经济啊、金融啊什么的,琢磨了这么多年。我实在有点担心,咱们不知不觉又掉到什么坑里。”

杨振华缓缓站了起来,走到窗边看着外面,许久才说:“你是领导在这么特殊的时期,专门派到霓虹来,着力要培养的新一代。摸着石头过河,水里有鳄鱼,有碎石头碎玻璃,河难道就不过了?我们争得到机会,守得住底线,这是最重要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个陶知命到底是什么来头,我们先把上级安排的任务做好,总有一天能知道的!”

“……我明白了。”王奕也站了起来,随后说道,“这次的谈判,除了小林说的,还要把握一点。对于米国的态度,霓虹是准备怎么来应对的。我们在米国那边的同志,有消息吗?”

杨振华转回头,露出古怪的表情:“老朱说,米国那边的财团们,都在游说阻止霓虹的行动。但是霓虹这边反倒很有把握,他们哪来的信心?指望我们说服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