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渔业广播电台的录取电话, 是由项小羽亲自接听的。

当时大瓦房里的一众人都在,隔壁的主任办公室里,还隐约能传出李英英与陈猛据理力争的声音。

项小羽兀自按捺着想要原地转圈圈的冲动, 记录下报到的时间和需要携带的材料, 便轻声细语地与郁台长道了谢。

放下电话后,屁股下的椅子就像是长出了仙人球,让人怎么坐都坐不住。

好不容易捱到了下班时间, 队里的下工铃刚一打响,项小羽就冲出了大瓦房闷头往家跑。

“小毛,你急什么呢?跑得满头是汗!”苗玉兰正要进灶间做饭, 见她急匆匆地进门, 赶忙问。

“娘,我被渔业电台录取啦!”项小羽拉着她娘进门,压着嗓子兴奋地说。

“哎!这是天大的好事啊!你干嘛偷偷摸摸的?”苗玉兰将围裙一解, 就要出门找老头子报喜去。

还得跟左邻右里显摆显摆。

以后大家就能在话匣子里听到她家小毛的声音啦!

“哎呀, 你先别去!”项小羽赶紧将人拦住,“这样一声张,大家不就知道我要离开大瓦房了嘛!我二哥还想让我把工作留给苏瑾呢。”

“你管他干嘛,想找工作让他自己想办法去。”苗玉兰拉下了脸。

“不是,你听我的!”项小羽凑到她耳边叽叽咕咕, 而后笑道,“这次我非得好好敲他一笔不可!”

项远洋还不知道自己被妹子惦记上了。

这两天机械厂要迎接县里工作组的检查, 他们这些工人不但要完成固定的工作任务,还得时刻注意安全生产的问题。

神经紧绷了两天,徒步五公里走回家后, 他已经累得像条死狗了, 瘫在椅子上就不想动弹。

“二哥,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项小羽从房间里窜出来,给他倒了一缸子水,“我已经被广播电台录取了!”

项远洋没什么精神地道了声“恭喜”,从兜里摸出刚捂热乎的五块钱递给她,“刚发的工资,你买件像样的衣裳去新单位穿吧。”

不客气地将钱塞进兜里,项小羽嘴里抱怨:“你也太不懂行情了,五块钱连一条上衣袖子都买不来!”

“不想要就还回来,我还没舍得花呢!”

“你一个大男人花什么钱!”项小羽捂着兜说,“为了你的事,我可真是委屈大了!”

“我的什么事?”

“就是让苏瑾当电话员的事啊!我生怕有别人盯上这个位置,连被广播电台录取的大喜事都没敢对外宣扬!”

项远洋瘫在椅子里,只嘴唇动了动,“那你是挺委屈的。”

“不过,哥啊,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呢。现在大瓦房的工作可抢手了,我要是把这个工作岗位转给其他人,最起码能换一百五十块钱。咱俩是亲兄妹,你给我一百就行了。”

“……”项远洋呵呵两声,“那你还是收一百五,把这个临时工转给其他人吧。”

“那你不给苏瑾找工作啦?”

“太贵了,找不起。”项远洋有气无力地问,“你看我像不像一百块?没见过你这么坑哥的。”

项小羽板着脸说:“我没找你算账就不错了!渔业电台招工的消息是不是你透露给苏瑾的?你想没想过,人家只招一个人,苏瑾上去,我就得下来?我还没见过你这么坑妹妹的呢!”

“我哪知道她也想去考播音员啊?人家不是要有播音经验的吗,她又没有。”项远洋直挺挺地仰躺着,挥手说,“我只想让她接你的班,当个电话员。”

“可你那天还想骑车送她去考试呢!”项小羽不信。

“我送不送都不影响人家去考试的决心。”他闭着眼睛说,“后来我不是没送嘛,其实我都看到被咱爹停在码头上的自行车了。”

现在可倒好,弄得里外不是人,还得整天走着上下班,往返十公里。

项小羽见他被累成这副德性也有点不忍心狮子大开口了,退一步说:“那不要你一百了,八十也行。”

项远洋这回连话都懒得说了,起身回屋睡觉去。

“哥,那你不要电话员的工作啦?你怎么跟苏瑾交代啊?”项小羽跟在他后面进屋。

“我有啥可交代的,人家想当播音员,又没看上电话员的工作……”项远洋将她推出去。

还想从他这里敲一笔的项小羽赶忙降价处理:“要不五十块也行!你现在要是没钱,可以用以后的工资慢慢还!”

项远洋以关门送客作为回答。

*

项小羽跑去隔壁找宋恂,遗憾道:“我还以为至少能从他这里赚五十块呢,看来他还没傻到家。”

“这不是挺好么。”宋恂正在书桌前看书,随口说,“看来你爹让他去上班的策略还是正确的。”

项小羽叹道:“他原来在队里上工也没累成这样啊,没想到工厂里的工作这么累,累得他连苏知青都顾不上了。”

宋恂轻笑了一声,对她二哥的事没什么兴趣,合上书问:“你哪天去电台报到?还需要准备什么?”

“礼拜一去,这两天把大瓦房的工作交接了就行。咱们以后就可以一起上下班啦!”项小羽把他往里面推了推,跟人挤到一张椅子上,“你开不开心?”

宋恂揽上她的腰,答非所问道:“你要是想坐到我腿上,可以直接来,不用这么迂回。我都快被你挤到地上去了。”

“谁想坐你腿上啦,少自作多情了。”项小羽起身在他腿上找到一个舒服的位置,矜持地哼哼两声,嘴硬道,“我本来没想坐的,你腿上硬邦邦的,一点都不好坐。”

“那你下去吧。”宋恂作势就要将她晃下去。

“哎哎,其实还可以,我身上肉多,也不是很硌得慌。”项小羽赶忙抱住他的手臂,瞄一眼桌面上的书,转移话题问,“小宋哥,你怎么看起《华夏经济问题》了?”

他平时都看什么造船啊,工程啊,水产啊之类的书,这还是头回在他房间里见到其他类型的书籍。

项小羽随手翻了翻,是一本过期期刊。

“我现在做的工作是以前从没接触过的领域,某些事情应该怎么处理,有时我也拿不定主意,还是需要填补一些知识空白的。就比如荣盛糕点厂的问题,重新以前店后坊的模式经营,是否符合时下的政策,有没有被人说成‘业务挂帅’的可能,这些都是要提前考虑好的。”

最主要的是,他得确保这样做不存在政治上的风险。

毕竟,他家老头子已经那样了,他这边真是经不起什么波折了。

项小羽翻着书页感慨:“你都已经是大学生了,居然还要学习新知识。真是活到死学到死啊!”

宋恂:“……”

“我也得多看书啦!”项小羽颇觉紧迫地说,“市广电的所有播音员都是自己写播音稿的,人家郁台长不但能赏析现代文学,连古典文学也很精通。我要是想成为她那样的播音员,还差得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