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后记

永康末年,洪佑皇帝登基为帝,是为仁宗。

洪佑二十八年,裕王幼子年满十岁,更名为赵桢。

洪佑三十三年,晋王第三子赵顼年满二十岁,皇帝于宫中为其举行冠礼,封吴王,开府置属于京师。

同年,吴王大婚。

洪佑三十五年,赵桢提前冠礼,封越王,开府京师,于次年娶锦衣卫指挥同知周康次女。

洪佑三十八年,晋王赵哲病逝,帝悲痛,为其辍朝三月,谥号恭,为晋恭王,其嫡长子袭封晋王。

洪佑三十九年吴王妃诞下嫡三子,同年秋,越王妃诞下嫡长子。

洪佑四十一年越王赵桢病逝于府内,帝悲痛,辍朝三日,以皇太子礼下葬,谥号懿,其世子赵煦承袭越王爵。

洪佑四十九年,仁宗大病一场,由沈皇后代为理政。

洪佑五十年,皇帝病愈,吴王赵顼嫡长女及笄,洪佑五十一年,吴王嫡长女下嫁,王女出嫁,京师大喜。

洪佑五十五年,吴王赵顼嫡长子吴王世子于吴王府举行冠礼,娶将门之女为世子妃。

洪佑五十七年,吴王赵顼嫡长孙诞生,同年,吴王病重,皇帝下诏接入宫中。三月后,吴王病逝于紫禁城,辍朝七日。

洪佑五十八年,吴王世孙夭折,越王赵煦及冠。

随着皇帝越发年迈,一场立储风波即将席卷京城。

内阁臣子换了又换,而皇帝仍是那一个,自洪佑五十年后,皇帝退居乾清宫,不再日日早朝。

“吴王聪慧,越王仁孝,二子都是立储的合适人选,且自幼都是养在你我膝下的,立谁为储,当真是个难题。”皇帝看着大臣们呈上来的奏疏有些犯难。

“总有一个偏爱的。”沈氏从旁道,“每日都入内请安,若晚了时辰不见,陛下也总是念叨着,生怕他们不会来了。”

皇帝思索了一会儿后,便在立储的诏书上提了笔,随后将其封起,又重新再书写了一道,一道交给信任的心腹大臣,一道则给了沈氏,“立储的密诏,在我百年之后再公之于众。”

——

洪佑五十九年,皇帝病危,帝后抚育过的宗室子弟跪满了整座坤宁宫。

哭泣声声频频传来,洪佑五十九年夏,皇帝病逝于坤宁宫,举国哀痛,庙号仁宗,葬于献陵,共在位六十年,六十年间,大兴仁政,四海安宁,无敢犯者,史称洪佑盛世,亦成为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作为帝王与沈皇后一人而终,也成为了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时人称仁宗皇帝长情,无不称颂,沈皇后也为后世女子所钦羡。

帝驾崩之时,万民跪于紫禁城前临哭,边境番邦听闻,君臣临东方,掩面落泪。

仁宗皇帝的丧事处理完后,沈皇后于同年崩于坤宁宫,皇后崩时献陵尚未关陵,次年春,嗣君亲送皇后沈氏灵柩出殡,与仁宗合葬献陵。

帝后陵前有禁军护卫,百姓只得于远处跪拜,几处皇陵中,为献陵扫墓人最多,多为受帝后恩惠赐还的宫人与太监。

数百年后,此陵安然存世。

【作话】

——悬念留给大家猜哦——

非常感谢大家一路支持,爱你们哟——

新文应该不会隔太久,但会休息一阵子,具体时间看qun或者weibo;

没有意外的话,作者菌会在这个频道一直写下去,非常感谢小可爱们的陪伴。

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都能找到女盆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