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科举文婆婆对照组15(第2/3页)

吴贵妃伸出手,摸上老皇帝的脸,含泪:“表哥,此生能与表哥结为夫妻,玉儿心中甚是欢喜,此生能为表哥生下孩儿,更是了无遗憾,只希望玉儿去后,表哥能再得一贴心人,日日相伴,时时相守,忘却忧愁。玉儿别无它愿,只希望表哥能看在昔日情分上,给两个孩子一条活路。”

“玉儿!”老皇帝心中震动:“朕不许你胡说。朕要你活着,要你时时刻刻陪伴着朕身边。来人,快请太医。不,快去请仙姑。”

仙姑在城外,哪里是想请来就能请来的?

所以最先到达的是太医,太医给吴贵妃看过之后,“娘娘只是感染了风寒,因未能及时诊治,方才变得严重,微臣给娘娘开一副药吃上几天便可。”

很快就开了药方,命人拣药煎药,老皇帝亲自看着吴贵妃服下,“你好好养病,如若不好,朕便为你请来仙姑诊治,无论如何都要把你治好。”

宫中派到白云庵的人却到早上才见到林晚,将事情禀告之后,传旨太监便在一旁等候仙姑的决定。

系统已经许久没出现了,这会儿没忍住冒出来:“不是说老皇帝都把吴贵妃贬成才人了吗?这怎么看着是要复宠的样子?”

林晚倒是一点儿都不奇怪。

此前皇帝贬斥吴贵妃是真,这会儿心疼怜惜也是真。

吴贵妃到底是他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表妹,又恩爱多年,哪里能说放下就放下的?

吴贵妃复宠是迟早的事。

吴贵妃显然也聪明,选的这个时间不早不晚正正好。

太早了老皇帝的怒气未消,太晚了老皇帝就要将她彻底的忘记了。

林晚让系统去看了一眼吴贵妃,果然死不了,便对太监说:“昨日劳累,今日有些疲乏,劳你转告陛下,我就不进宫了。”

丝毫不客气,将对吴贵妃的不喜表达得明明白白。

小太监当然不敢勉强林晚,只得带话回去,老皇帝听了皱眉不已,私底下问袁太监:“仙姑这是不喜吴贵妃?”

已经不是吴贵妃,是吴才人了啊陛下。

再者说了,就连淑妃仙姑都不给面子,皇后都要随身侍候,一个罪妃算什么?

袁太监当然不能这样说:“许是仙姑果真劳累了。”

仙姑乃是仙躯玉体,怎会劳累?

不过是借口罢了。

老皇帝有些不太高兴,不过因着仙姑拂他面子也不是三两次了,老皇帝气气也就过了。

倒是皇后忍不住问林晚:“仙姑可是不喜吴贵妃?”

林晚淡淡的看了皇后一眼,并不言语。

但态度已经明明白白,对,她就是不喜。

皇后心安。

仙姑既然不喜欢吴贵妃,那就算是吴贵妃复宠,也不可能对她和太子产生什么影响。

吴贵妃复宠的速度很快,几天后她病愈,封妃的旨意便下来了。

虽然这一次封的是吴妃,并非之前的贵妃尊位,但能够这么快从才人重新爬上妃位,已经很了不起了。

除了吴妃复宠,三皇子也终于解除了禁足。

对此淑妃母子自然是气得咬牙切齿,倒是太子面上丝毫不显。

三皇子被解除了禁足之后,就立马进宫向皇帝请罪并且谢恩,老皇帝坐在御书桌后面,望着曾经最喜爱的儿子,从意气风发变得沉默稳重,心里很不是滋味。

老皇帝叹息道:“经此一事,日后可要多长点心,别什么人都相信了。”

说的是吴家。

说吴家蛊惑三皇子,便可以为三皇子解脱。

三皇子也是含泪:“儿臣谢父皇教导。此次儿臣在府中,也是日日反省,深知自己昔日做下了许多错事,还能得父皇原谅,乃是儿臣之幸,儿臣日后必定谨言慎行,绝不会再做让父皇失望的事情。”

老皇帝顿时流了几滴慈父泪,又说了几句,这才让他到后宫去看望吴妃。

“你母妃方才大病初愈,你过去后万万不可招惹她伤心。”老皇帝叮嘱。

“是,儿臣遵命。”三皇子见老皇帝还这么宠爱吴妃,心里安了许多,忙答应道。

三皇子到了后宫,见到吴妃,母子俩一番抱头痛哭,重新梳洗过后,才将宫人挥退,母私下说话。

三皇子脸上哪里还有之前的成熟稳重,只有怨毒:“儿臣在府中得知,太子身上的毒素全然清除,更因为向父皇推荐了玄清仙姑,得父皇重用。听闻这玄清仙姑法力高深,儿臣以为,当初修文之事,只怕也是此人手笔。其与太子合作,共同对付咱们母子。母妃,此仇不报,儿臣心中寝食难安!”

吴妃也认定了当初吴世子的事情是太子和玄清仙姑合谋,此时心里也是恨极,但还有理智。

“我儿莫要心急。如今你父皇对那玄清仙姑甚是信任,你我若是贸然行动,指不定要吃大亏,不如暂且蛰伏,先把你父皇的心重新拉拢回来,你也重整旗鼓,再图以后。”吴妃说道。

目前也只能如此了。

三皇子道:“儿臣听说,七月下旬仙姑会在大普济寺与众人论道,后面更是当众讲道,而后赐下灵符水与众人,儿臣打算到时候亲自前去看看,这玄清仙姑到底是个什么底细。”

“可以,但是你千万不能冲动。”吴妃叮嘱。

三皇子冷道:“母妃放心,儿臣吃了这么大的亏,若还是不懂蛰伏二字,岂不是白白吃苦了?”

太子妃对于吴妃母子二人复宠也如临大敌。

“殿下,三皇子没有为难您吧?”太子妃迎上来低声问太子。

太子笑道:“三皇弟经此一役,已是稳重多了,对孤也只有尊敬。”

太子妃还是不能放心:“那——”

太子拍拍她的手:“别担心,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别的一切如常,不必太过在意。”

太子低笑:“以父皇如今对玄清仙姑的信任程度,只要母后一日还在仙姑跟前,父皇便不会对我们怎么样的。”

太子妃闻言安了心:“只是辛苦了母后。臣妾想找个时间去看看母后。”

“嗯,去吧。”太子对此自然没有异议。

母后便在仙姑身边修行,太子妃若是能经常过去,一是可以展示她们婆媳关系融洽,二来也能在仙姑面前多露脸。

俗话说,见面三分情。

太子妃在仙姑面前多露脸,仙姑以后对太子妃自然也会多几分情谊。

这对太子妃以及他来说都是好事。

太子妃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不独是太子妃明白,便是淑妃和二皇子也明白。

淑妃悔恨不已:“皇后倒是精乖得很,竟放得下架子,到仙姑跟前侍候,若是当初本宫也能想明白,跟着一起去好了。”

当然,淑妃说是这样说,真要她像皇后这样侍候一个道姑,她是做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