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养女对照组73(第2/3页)

在大楼的左右楼梯两侧,建有洗手间,专供方便使用,里面设计独特,却显得格外干净,叫人惊奇。

这栋楼是专门用来给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办公以及孩子们上课使用的。

穿过大楼是一个宽敞的院子,上面除了花圃,全部铺上了水泥,看上去干净极了,便是下雨天也不用担心院子会泥泞。

院子的另一边是一栋跟前面差不多的房子,唯一不同的是功能,这栋大楼是做住宿所用,也就是说,被收养的那些孤儿都会被安置到这里住宿。

左右两侧则是厨房和餐厅等。

前来参观的民众皆不敢相信,这竟然会是专门用来收留孤儿的地方,这环境未免也太好了。

这个孤儿院的建造可谓是耗资巨大。

但林晚从来都不做无用之功,她耗费这么大的力气建造这么一座孤儿院,既是想要让那些孤儿生活的环境好一些,也是向世人展示现代建筑风格,展示水泥以及玻璃等功效。

玻璃窗装在传统院子里的确是比原来光亮许多,但跟这栋现代化大楼来说,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看到没,这才是玻璃和水泥的正确解法。

林晚都无需多言,自有那心思活络之辈找上门来,也想建这般大楼,订单便如雪片飞来。

因着此前便与工部签了订单,再有这么多订单,玻璃厂倒还好,水泥厂却是压力倍增,扩建了一轮尚且不够,后干脆另开分厂,因着工部所用水泥大部分皆在江南,因此林晚决定在江南开设新厂,因着江南关系复杂,林晚便打算亲自前往,恰巧江南那边出了个大案子,永靖侯便打算亲自过去调查,夫妻便一道行走。

经过好几个月的发酵,水泥和玻璃早已经传至江南,江南富商早就对玻璃垂涎三尺,见得她前来投资,便是江南布政使也亲自抽时间与她见面,给予各种方便,最终林晚选定了新厂址,在江南开设了水泥以及玻璃分厂等分厂。

林晚忙完江南分厂的事情,还未回京,便接到西北统帅的书信,邀请她前去西北见水泥分厂。

东北分厂早就已经建成并且投入生产,所出水泥尽皆卖给了东北军,用以修建城墙,西北统帅听闻此事并没有盲目向林晚订购,而是先派了人去东北打听,亲眼见过水泥的神效,这才彻底心动,便也想请林晚来西北建立分厂。

林晚跟永靖侯商议,永靖侯自是支持她的,皆因为他当初镇守东北,很是知晓边关的困苦,也知晓城墙的重要性,若是边关有了水泥,城墙稳固,则更可御敌于关外。

这些情况林晚自是知晓,她只是担心永靖侯会有意见,因为这一次她去西北,永靖侯便不好再随着她一道过去了。

“无事,我在京城等你。”永靖侯自是支持她的。

林晚便给皇帝修书一封,便转道去了西北,西北统帅亲自接待她,而后皇帝给她回信,允她在西北建厂,林晚便很快定下了建厂各项事宜,完事后便将事情交付下面的人,自己回京去了。

此后一整年几乎都在扩张中,玻璃因为太过昂贵,并不是所有州府都用得起,是以林晚只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州府开设分厂,除了继续生产普通玻璃之外,林晚也在次年推出了玻璃的其余产品,如一些艺术品,还有瓶瓶罐罐等,俱都很受欢迎,订单再次激增,产量一提再提,利润自然也是步步高涨。

水泥厂他们走的其实是薄利多销路子,因为水泥主要是用于基础建设,就是它再便宜,相对于普通人家来说依旧是昂贵的,因此订单主要是来自朝廷,如此林晚自是不能杀鸡取卵,且她本身也希望大林朝的基础建设能够搞得更好一些,但即便如此,利润也是极大的。

除了水泥厂和玻璃厂,林晚还开设了砖厂和石灰膏厂,甚至还着人研制瓷砖,三个月研制成功,增设瓷砖厂。

年底盘账,利润高达几十万,上交国库的税款都十几万,可谓是惊人。

不过赚得多也花得多,赚回来的钱几乎全都投入新的建设中了。

接下来三年,林晚继续扩张,他们的建筑材料几乎占领了百分之八十的市场份额,因而第三年,林晚实现了此前对皇帝的承诺,年入百万。

几十万入库,皇帝从来都没这般富裕过,晚上睡觉都笑醒几回。

内库有钱,他也不必花点钱便看户部尚书的脸色,做些什么都好办。

林晚也开心,分红了,她可以投入更多的财力到孤儿院。

因为她要建造的福利院,并不仅仅只是将孩子们抚养长大便可,而是尽可能的给他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最起码也要让他们有自力更生的能力。

说白了,这福利院不仅仅是做慈善,同时林晚也是在为自己挑选培养人才。

毕竟她的摊子越来越大,需要的人才只会越来越多,从外面招聘是一种渠道,但忠心程度肯定是不够的,从小培养的自然是要更好一些。

这样做虽然显得有些功利,但孩子们却也实实在在的从中得了好处,他们算是互惠互利的关系吧。

正是因为她建设福利院是真心实意的想帮到那些孩子,她推行的步伐便放得很慢,以免因为急于扩张反而把事情弄得很糟糕。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三年来她只在三个地方开办了长乐福利院。

一个是京城,这不用说,第一家便是在京城开设的。

第二家则是在东北,东北因为时有敌寇犯边,因而多有战斗,一有战斗便免不了留下孤儿,因此林晚哪里都不去开,先去东北开了,便是想帮帮这些孤儿。

当然,这其中自然也是有永靖侯的原因。

永靖侯曾为东北统帅,心里自是也最牵挂东北子民,林晚此举让他深受感动,对林晚的事业也越发的支持。

第三家则是开设在西北。

西北的情况跟东北差不多,因此林晚将第三家福利院开在西北。

这两处的福利院也是最大的,每年耗费都极大,因此林晚目前暂时还没有继续对外扩张的打算。

不过对人贩子的打击她却是一直都有做的,皇帝也深知她的心结,因此也一次次下旨打击人贩子,如此令得大林朝的人贩子深受重创,民间安定了许多。

分红后,由林晚宣布,以商会名义成立大林学科大奖,专门奖励那些为学科做出大贡献之人,暂分为文学奖,算学奖,格物奖,建筑奖,农学奖,三年评定一次,获奖者皆可活得黄金千两。若有开山立派者,不但将其学派纳入奖项,并将奖励黄金万两给创始人,助其将学科发扬光大。

当然,如果某学科当年并无出色足以获奖者,则当年取消该奖项,如若连续三届无人获奖,则会召开会议商讨是否取消该学科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