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5章 一人驮着一个(第2/2页)

“河畔油画馆”每年赞助美术学院优秀学生,和社会上优秀的油画作者的赞助项目,一直在推行,从来没有中断,反过来,这些学生和作者,也向他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作品。

小树到了油画馆之后,他们油画馆和外界,和国内外油画界、各大美术院校的联络更加广泛,小树会向赵欣提出建议,他们每年都会收购大量他们认为有前途的学生和作者的作品,包括一些有能力,但还没有什么名气的画家的作品,让他们可以延续他们的创作。

“河畔油画馆”收购过来的这些作品,价格都比较便宜,但等到他们向各大拍卖公司提供这些作品的时候,价格就翻了几番,一是小树的推荐本身就已经有说服力,再加上还有“河畔油画馆”的背书,价格自然就翻上去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他们收购这些人的作品时,他们还没有什么名气,但过了几年,其中一些人的名气大起来,价格上去了,这个时候,他们也会出售一部分这些画家的作品,因为他们油画馆当时每个画家的作品收藏量都太大,没有必要保留这么多,就拿来换取更多的资金。

有了资金之后,他们同时也是各大拍卖会的客户,会拍下他们认为十分难得的一些作品。

国内的各大拍卖公司,都很喜欢和“河畔油画馆”打交道,原因是他们提供的拍品,来源都很可靠,而他们要参拍某件作品时,一旦他们认为这件作品或这个画家很值得,他们会不惜重金,因为他们的参与,很快会把一个画家的作品价格炒上去。

赵欣摆放在会议桌上的,就是她和小树挑选出来,准备提供给各大拍卖公司的拍品,需要张晨来过目,万一这里面有张晨很喜欢的作品,他们可以留下。

这些作品,张晨要求赵欣给他看的时候,把所有作者的名字都隐去,这样他就可以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仅凭自己的直觉来做判断。

张晨绕着会议桌,一张张仔细地看着,看完了在沙发上坐一会,赵欣知道老大的习惯,也不去打扰他,她知道张晨这个时候,一定是在脑子里过他刚刚看过的那些作品,在回忆有哪几幅作品让他印象深刻。

过了一会,张晨站起来,他又走到会议桌前看看,他伸手挑出了三幅作品,拿给赵欣,赵欣马上打电话,要带人去下面库房,把这三幅作品取上来,看完了图片,最好还是再看看原作,图片和原作,还是有区别的。

张晨摆了摆手,他说:“不用了,赵欣,我和你一起下去,在下面看就可以。”

赵欣说好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