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情况好就上天啊!(第2/3页)

刘建昆连着和助理说了好几句,也不知道是真在和助理说,还是在自己念念叨叨着,他满脸都是不可思议,主要因为实在太快了。

哪怕对赵奕的研发能力有信心,可发动机在一个月前刚‘快要’组装完毕,都感觉没有过多久时间,就直接申请试飞了?

“这效率有点……让人担心啊!”

刘建昆想了一下,干脆也没有去打电话问赵奕,而是找到了派去战鹰组的工程组负责人朱振,“战鹰组怎么提交试飞申请了?”

他的语气带着疑问。

朱振则明显非常兴奋激动,“刘总,我们的研发进展真的是出奇的快呀!”

“非常成功!”

“难以想象的成功!”

“我到现在都以为是做梦,但是……”朱振用了一大堆形容词,才转到了重点上,“我们组装完成的第一次运行测试就成功了,那时候就已经达到申请试飞的标准,还是赵院士说更完善一些再申请。”

“我敢说,现在的战鹰一型发动机,已经完善到难以想象,都可以直接上战机了,不是试飞,是大规模生产、列装、服役……”

朱振表述的过程中,连续用了‘难以想象’来形容,刘建昆的心情也是‘难以想象’,因为他感觉是在听故事,而不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战鹰一型发动机?

这么快就完善到能大规模生产、列装的程度了?

“不可能!”

刘建昆怎么都不敢相信。

赵奕确实是科研的天才,但要说发动机的完善、调试,是个很耗时间的工作,昆仑发动机就是前车之鉴,而发动机刚组装的时候,问题肯定会有一大堆,第一次运行测试成功就很厉害了,但最多也只是运行吧?

“朱振说的太夸张了!”

刘建昆仔细琢磨了好半天,看着手里的试飞申请报告,最终决定亲眼去看看,到底什么情况看看就知道了。

……

刘建昆是因为不相信战鹰发动机组报告的情况,也不相信朱振的说法,才决定亲眼去看看。

但是他不想让人知道。

万一情况真如报告的那样,和朱振说的一模一样,其他人知道他不相信,想想就有点尴尬了,他是航空集团的总经理,面子是一定要有的,所以亲眼去看一看,肯定要找个好的理由。

什么理由呢?

刘建昆干脆决定带上其他人一起,包括航空集团高层的其他领导,包括两位空军的高级军官,还包括性能测试部门的主任以及一名职业飞行员。

前面的都是领导层,几个领导层的人一起过去,就可以说是‘视察工作’,关心一下战鹰发动机组的情况,看看有什么需求都给解决掉。

后面的测试部门主任、飞行员,就直接和试飞申请有关系了。

你们不是要申请试飞吗?就干脆直接带着测试部门的负责人还有专业做试飞的飞行员一起,发动机情况达到标准,和测试部门负责人对接一下,马上就可以找测试机安装上进行试飞。

一群人呼啦啦的去了工厂。

其他领导层的人不知道刘建昆是拉着他们‘找面子’,还以为真是去发动机组视察,倒是对战鹰一型发动机的情况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再役的空军高级军官,对发动机就更感兴趣了。

战鹰-1的设计是保密性质的,但对于直接相关的空军高级军官来说,就不存在什么保密不保密了。

航空集团的会议结束后,空军部门的领导层都知道了消息,每个人都对战鹰-1战斗机非常感兴趣,他们对此的讨论非常多。

战机,就是空军的生命。

陆军没有坦克、大炮还能装配机枪作战,空军没有战机就真谈不上‘空’了。

所以战斗机的性能可以说就是空军的拳头、是生命,空军部门的领导层比航空集团还要关心战鹰-1的建造计划,但也知道短时间不太可能,多数都认为‘十年完成试飞’就已经很厉害了。

发动机是战斗机的动力核心,有了性能卓越的发动机支持,战斗机才拥有更强的威力。

现在来到战鹰发动机组,空军部门的领导也非常的感兴趣,一群人进入到工厂内部后,其他人都跟着接待员往里面走,空军的领导干脆忍不住,提前让人带着去了样机放置地点。

“这么着急做什么,反正早晚都能看到……”

人群里有人吐槽说道,但马上就变成了,“要不,我们也一起去?”

“一起去吧!”

“转着工厂没意思,直接去看样机,我们就是为这个来的!”

结果一群人直接去了样机测试的地方。

那是个大型的操作间,大部分人都在里面工作,一群人进去的时候,里面处在一片忙碌中,地上摆放着各种配件,他们站在门口不知道该怎么下脚。

好在接待跟着过来了。

赵奕也快步迎了过来,嘴上说道,“抱歉啊,今天有点太忙了,没到门口去迎接。”

“没关系!”

“赵院士大忙人,理解、理解!”

“我们这次主要是来看看你们造的发动机,听说已经申请试飞了?就是那边吧?”

战鹰一型发动机本身并不大,但被设备支撑着悬在空中,旁边又放着一大堆相关的配件、相关设备,占地面积还是比较大的。

当一大群人正在忙碌的时候,操作间显得十分混乱,但站在门口,还是能注意到摆放在最远处的样机。

赵奕知道他们是想看样机,就干脆沿着边上的路,带着他们到了样机的旁边,旋即就介绍起了测试情况,“我们第一次测试没有大问题,最高功率测试也通过了。”

“但是,因为制造的问题,各部件的性能参数存在差异,这段时间,我们就在解决这个差异问题。”

“有一些小问题还好说,但是有的,比如压气机,我们需要一根改进的轴,减少一个压气机的叶片。”

“这个就需要时间了。”

赵奕简单介绍了一下工作情况,随后就用眼神询问刘建昆,意思差不多就是,“你们是来干什么的”,还有一个询问,“试飞申请怎么没回复?”

刘建昆有些尴尬的一笑,后来发现不需要尴尬,马上把表情绷住,说道,“这不是听说你们进展顺利吗?整个集团还有空军都关心你们的发动机,所以就组织大家一起来看看。”

其他人听着点头。

最少他们知道的情况是这样的。

赵奕点头说道,“原来是这样。我们这边工作是没什么问题,大家就是关心,试飞具体定在什么时候?”

“这个……这个……”

刘建昆干脆道,“还没有决定好,要看看发动机的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