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恭喜发财(第2/3页)

第4旅团部的仓库很快燃起大火。

紧接着两个联队部也遭到了轰炸,也燃起冲天大火。

十几分钟后,十几架九六式陆上攻击机就扔完炸弹,回武宿机场了。

剩下的十几架中岛九七式战斗机,却又对着已经分散进入小巷之中隐蔽的八路军运输部队发起俯冲扫射。

很庆幸的是,小巷很少有笔直的。

所以鬼子战斗机的俯冲扫射经常会被房屋建筑遮挡。

鬼子战斗机肆虐了足足半个小时,才终于拉升返航。

在这过程中,王野并没有尝试用步枪去狙击战斗机。

不是打不中,其实刚才鬼子战斗机反复俯冲的时候,王野是有机会狙杀飞行员的,但是他不想冒这个险。

因为要想狙击战斗机,就得迎着战斗机的俯冲方向。

这就是赌命,既便击毙了鬼子飞行员,自己多半也会被机载重机枪打成筛子,王野可不想拿命换区区一架战斗机。

他的价值可不止区区一架战斗机。

鬼子战斗机终于走了,留下了一地的狼籍。

还是有不少八路军战士被机枪打中,负伤甚至牺牲。

还有仓库的大火也逐渐漫延了开来,开始波及到周围的民房。

“伤员,先抢救伤员!”赵刚第一时间从小巷子里冲出来指挥,“没有负伤的,赶紧找工具打水救火!”

“政委,火不用救了。”

王野道:“火势已经控制不住了,再说我们也没有救火的工具,单凭战士们拿水壶打水救火,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赵刚闻言便叹了一口气。

赵刚无疑是一个高尚的人。

他的心里真正的装着老百姓。

所以见不得百姓的财产受损失。

但是战争有着铁的法则,该损失就得损失,该牺牲那就得牺牲。

从鬼子踏上中华大地的那一刻起,全体同胞就已经丧失选择权。

李云龙终于从第4旅团部的废墟中跑出来,得亏刚才鬼子轰炸的是仓库,要是轰炸的是第4旅团部的废墟,独立团没准就要换个团长。

“老李,你刚才去哪了?”赵刚没好气道。

“这不是在搜索残敌么?结果碰到老丁他们几个,就聊了几句。”

李云气说话的语气轻快,看样子跟程世发、丁伟还有孔捷他们谈得不错,应该是已经达成了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妥协。

就不知道独立团做了多大让步?

说完了,李云龙又对着四周说:“都抓点紧,太原武宿机场离这可不远,小鬼子的轰炸机很快就又能回来,留给咱们的时间可是不多了。”

说话间,李云龙又帮着将一辆倾覆的大车扶起。

一个纸箱子却从车上掉落下来,倒出来两盒西药。

盒子上面写的全是洋文,赫然就是消炎药百浪多息。

“和尚!”王野便将紧将倒出来的两盒百浪多息针装回纸箱子,然后将一整箱百浪多息递给急匆匆跑过来的魏大勇。

魏大勇接过纸箱子问道:“队长,这是啥?”

“百浪多息针!”王野道,“小月的救命针!”

“真的?”魏大勇闻言大喜,抱起箱子就跑。

“小王,小月怎么了?”李云龙走过来问道。

王野道:“装甲列车也挨炸了,一颗航弹直接就落在了机车上,机车被炸毁,小月也负了重伤,已经送去总部医院手术了。”

“什么?”李云龙顿时脸色大变。

又问道:“战狼小队的其他队员呢?”

“还有炮兵连的人呢?没什么事吧?”

李云龙的第一反应还是人员的安全,他虽然很在乎那4门炮,为保住这4门炮,他甚至不惜在其他战利品的分成比例上面让步,但这4门炮再怎么重要,也是没有人重要,因为武器装备没有了可以再去搞,人要是没了就真没了。

“其他人都没什么事。”王野摇头道,“就小月。”

“这丫头肯定也没事。”李云龙又道,“那4门炮呢?”

“炮都在。”王野说道,“柱子带着炮兵连的人,正在拆解呢。”

李云龙轻哦了一声,又环顾四周喝道:“动作都快点,中午之前必须撤离阳泉!”

说完了,李云龙自己也带着小张投入到搬运物资的队列之中,人多力量大,四个团六千多名指战员,跟蚂蚁搬家似的很快就将鬼子第4旅团部跟两个联队部的仓库都搬空,总共装了有两百多辆骡马大车,分散运往根据地。

四个团的人马也逐次的撤离阳泉县城。

李云龙、王野他们是最后一批撤离的。

……

从阳泉县城到白家村足有六十多公里。

独立团、新一团、新二团还有772团因为携带了大量的物资,足足走了一昼夜,直到第二天的中午时分才到。

就这还是动员了大量的民夫帮着运输。

要不然,单凭386旅四个团六千多名指战员,两个昼夜也运不回来这么多物资。

不过要说明的是,运回物资的大头是从铁路上拆下来的钢轨,还有从装甲列车、坦克装甲车上拆下来的钢板。

太行根据地是有兵工厂的。

这些钢材运回根据地能够派上大用场。

这时候,娘子关、燕子沟还有桑掌据点的缴获早就已经运到。

就只有装甲列车上拆下来的2门105mm口径加农炮和2门75mm口径高射炮因为实在是太过笨重,所以直到现在都还在半道上。

李云龙是和战狼小队最后回到白家村。

结果刚走进村口,李云龙就直接傻眼。

什么情况,怎么所有的缴获都被送到旅部所在的白家村来了?

386旅部临时驻扎在白家村的祠堂里,祠堂前面有一片空地,平时当晒谷场用,这会却已经摆满了武器装备。

还有好几个记者,正拿着相机在拍照。

在这些记者面前,一堆堆的三八大盖还有辽十三步枪搁一起,堆成一个个尖堆,真可谓是堆积如山。

在步枪前面是一排排的轻机枪,有大正十一年式、仿捷克式,更多的是九六式,就是有不少轻机枪缺这少那。

只是粗略的数数,就至少有一百多挺。

超过一百挺的机枪摆成前后三排,场面还是十分壮观的。

不过那几个记者还是更加愿意将相机镜头对准前面的重机枪。

轻机枪再前面就是九二式重机枪,有些重机枪有完好的支架,但是更多的重机枪就没有支架,直接搁砖头上,跟断了腿似的。

不用说,这些重机枪都是从坦克还有装甲列车上拆卸下来的。

超过40挺九二式重机枪一字摆开来,场面还是非常之震撼的。

不过让李云龙傻眼的并不是40多挺九二式重机枪,而是摆在九二式重机枪前面的掷弹筒、步兵炮以及37mm口径的速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