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四道封锁线(第2/3页)

听完了前面两道封锁线,筱冢义男对于第三道封锁线就有些期待了。

想必跟第4、第9旅团搞的那种很古板的前一道、中间一道、后面再一道的三道封锁线有意思得多。

实战中,估计也更能够发挥效用。

前田忠信说道:“第三道封锁线,是核心封锁线,以约1个步兵大队、1个工兵大队、1个辎重大队,再加上1个野炮兵大队,组建3个支队,分别驻扎于寿阳县、阳泉县以及井陉县城这三处,各自负责40公里的管区。”

“一旦各自管区遭到八路军旅级以上规模的强攻,即刻驰援。”

“第三道核心封锁线需要皇兵大约6000人,每个支队2000人。”

“第四道封锁线,是为最终封锁线,以后备兵团、独立战车第2大队以及独立野战重炮兵第8大队为基干编成一个最终支队。”

“最终支队的兵力大约为4000人。”

“一旦太行匪区的八路军倾巢而来,”

“我将亲自率领独立支队前往增援。”

说这顿,前田忠信又极为自信的道:“有这四道封锁线的存在,”

“太行匪区之八路军无论是化整为零、以连排为单位分头突围,还是以营、团级规模发起突然袭击,又或者集结旅以上部队强攻,”

“哪怕是集中所有主力部队倾巢来犯,”

“都休想跨过正太路半步!此路不通!”

“哟西!”听到这,筱冢义男彻底放下心。

……

在北平,铁狮子胡同11号。

宫野道一轻推开门,走进冈村宁次办公室。

正在闭目养神的冈村宁次便立刻睁开眼睛:“宫野君?”

“大将阁下!”宫野道一啪一下收脚立正,“第1军急电。”

猛的一顿首,宫野道一便将手上拿的文件夹递给冈村宁次。

冈村宁次接过文件夹打开,很快看完后道:“前田君搞的这个四道封锁线倒是挺有新意的,我们在冀中、冀南扫荡时不妨也借鉴一二。”

“大将阁下明鉴。”宫野道一深以为然的道。

“我认为,前田前辈所制定的这四道封锁线,”

“在太行山区其实并不能发挥出真正的杀伤力,”

“反而是在冀中、冀南这样的平原地区才更具威力。”

“哦?”冈村宁次颔首道,“这么说,你很看好第1军的这次扫荡?”

“是的,我对第1军的此次扫荡持积极乐观之态度。”宫野道一道,“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有前田前辈的四道封锁线,正太路已经是不可逾越,太行匪区之八路军若向西突围,就会跟第1军的18个扫荡支队迎面相撞,其结局不言可知。”

“所以,太行匪区之八路军只有北上或者东进两条路。”

“北上是贫瘠山区,养不活多少人,八路军将自行溃散。”

“东进是冀中平原,我第110师团及第8旅团已张网以待。”

“所以,在我看来,太行匪区之八路军已经是在劫难逃了。”

冈村宁次淡淡的扫了宫野道一一眼,不置可否。

……

晋西北,晋绥军358团部。

楚云飞正带着团部的几个参谋在进行沙盘作业。

脚步声响起,参谋长方立功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团座。”方立功立正敬礼,又说道,“长官部急电。”

楚云飞仍旧在梳理沙盘模型,头也不抬地问道:“什么事?”

方立功说道:“长官部来电说,晋南之日军突然频繁调动,近期恐有针对八路军太行军区的大动作,让我们358团守好自己的防区,不要轻举妄动。”

“这可奇了。”楚云飞不解的道,“晋南之日军频繁调动,长官部凭什么断定日军要针对八路军太行军区有大动作?这可是隔着老远呢?”

方立功害了一声说道:“长官部肯定有确切的情报来源。”

“那我明白了。”楚云飞神情一冷,说道,“看来,长官部已经跟日军达成默契,身为一名中国军人,我真为此而感到痛心疾首。”

方立功摆手道:“团座,你大可不必如此。”

顿了顿,又道:“无论如何,日军将主要矛头对准八路军,对我晋绥军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正所谓,两相相争必有一伤!”

“最好是双方打得两败俱伤。”

“如此,于我晋绥军最有利。”

楚云飞哼哼两声,黑着脸道:“话虽如此,但是眼睁睁看着我们的友军被日军剿灭却不能出手相助,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方立功说道:“八路军只是理论上的友军。”

“既便如此,也是咱们中国的国防力量。”楚云飞怅然道,“但愿李云龙他们能撑过这一劫,不至于伤亡太大。”

“以我看来,怕是不可能了。”

方立功说道:“这次筱冢义男调集了足足7万人用于扫荡,如果算上伪军的话,更是已经超过了8万人,兵力几乎是八路军的两倍!”

“太行军区的八路军兵力不如日伪军多,”

“战斗力就更不能跟日军比,我实在想不出,”

“八路军还能靠什么撑过此劫?靠他们的宣传吗?”

“那也未必。”楚云飞却说道,“日伪军兵力虽多,但是用于同一个方向的却少,所以在某一个局部战场,八路军也还是拥有一定的兵力优势。”

“没有用的。”方立功摇头道,“八路军肯定完了。”

楚云飞叹息一声,也不再多说。

……

重庆,黄山官邸。

凯申公正在阅读侍从室汇总起来的简报。

这些简报有关于国内战场的,不过更多的是关于国际方面的,尤其是关于漂亮国、大阴帝国以及苏联的简报,事无巨细他都要细读。

其中原因很简单,洋人的事就没有小事。

至少对凯申公来说是这样的,他骨子里就敬畏洋人。

同时,凯申公内心又盼望着洋人能够赶紧打起来,从目前看,无论欧洲还是亚洲,都已经出现了大战的苗头。

所以最近凯申公就更热衷于阅读国际方面的简报。

不过很遗憾的是,今天的国际简报中并没有令人振奋的内容,反倒是国内简报中有一个让他感到高兴的消息。

“训恩啊,日本人是何用意?”

凯申公扬了扬手中的一份简报。

旋即又道:“给我们这么个通报?”

陈训恩道:“估计是日军驻山西第1军要对八路军的太行或者太岳军区有重大作战行动吧,因为兵力不足所以要从晋南调兵,又担心党国留在中条山中的中央军会趁虚出击,所以才发了这么一个通告,意在稳住我军。”

“山西日军要有大动作?”凯申公心头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