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2页)

紧接着,又发来一条——他叫沈泽,二十七岁,三岁时母亲死于仇杀,十七岁时父亲与妹妹死于火灾,没有固定住所,目前所知受害人的杀人标记基本相同,他收集了受害人的头发和指甲,都藏在不同的地方,目前已知最早被杀的受害人在两年前,尸骨位于槐荫区旧公园,后续可能还会再有。

沈泽,这就是那个目前已知背负了四个年轻女孩儿生命的连环杀人犯的名字。

像这种特大案件,犯人在被羁押后,审查的时间最长能达数年之久,更何况像沈泽这种背后也许还有其他案子的连环杀人犯,他如果真的这样不配合审查,时不时的再坦白出新的案件线索,那么审查的时间只会越来越久,而离他被宣判的日期也会遥遥无期,所以很显然,他在作案之前肯定了解过不少有关的法律知识,并且早就有了自己被警察抓住的心理准备。

杨炎:目前专案组正准备让精神科专家鉴定他是否有精神问题,

叶小柔:不是每一个杀人犯都是精神病态。

也不知哪来的专家冒出来说沈泽是因为亲人相继死亡而产生了严重的精神障碍,不具有主观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叶小柔冷笑一声。

不具有主观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简直扯淡。

没人比她更明白,高智商的犯罪者,完全能骗过一个资深精神问题鉴定专家,而且历史上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在曾经司法还尚不健全的时候,有多少罪犯利用特殊手段钻了法律的空子?

究竟是不是精神病态患者,这个本身就很难鉴定,但叶小柔敢肯定,沈泽非常清楚自己是在犯罪,而且他一定具有控制自己行为的主观能力。虽然不可否认沈泽的反社会人格,且具有很强的变态心理,但与无法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障碍患者还是有区别的,她敢肯定,他在杀人分尸的时候十分清除自己在做什么,而且也很清楚自己所做的事情会带来多么可怕的后果——而这种后果,是他为了完成自己病态的欲望所达到的。

她有几分钟没有回复杨炎的信息,过了一会儿,V信的提示音再次响了起来。

杨炎:真正让他无法定罪的,是他手中到底还有多少命案。

叶小柔:之前下水道那个尸体的身份确认了吗?

杨炎:无名。

叶小柔叹了口气。

哪怕是社会发展如此之快的现在,生活在舒适区里的人们永远也不知道,这个社会还有很多隐秘的阴暗处,那些没有身份、没有归处的人们比比皆是,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每一天都有人在不明原因的消失,每一个在数年后才被人发现的无名尸体,都曾遭遇过地狱。

而网络上的人们只需要知道,那个最后被凶手绑架的高中女生最终在垃圾处理厂找到,也许她事后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创伤后心理障碍,但她终究比那些永远无法安眠的女孩儿们要幸运,至少她还离地狱深渊还有一步之遥。

黑暗中,叶小柔趴在床边,半眯着眼睛思考着,这段期间,她始终还是最喜欢这一个姿势,哪怕是睡着了,也很难让自己爬到床上去,所以这张床,她实际上一次都还没躺过。

手中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

杨炎竟然打电话来了。

叶小柔有些意外。

不知为何,接到杨炎的电话让她心里有些莫名的紧张,直到铃声快要结束了才接起来。

“……喂?”

“你的生物钟应该一向很准时,怎么到现在还不睡?”

“大概是干的活不够多,体力消耗不够吧。”叶小柔开玩笑似的说了一句:“之前我在工地搬砖,倒头就能睡。”

工地搬砖?

她第一次来事务所的时候,身上除了那个破旧的背包,还有一个工人用的安全帽。

之前的确听老马说起过,叶小柔在出狱之后就拒绝了原本安排的工作和一切的赔偿福利,自己去找了一处偏远的工地去干活,所以她所说的去搬砖,是真的在搬砖,而不是很多时下年轻人口中开玩笑的搬砖。

可以想象吗?一个脱离了正常社会两年的,瘦弱的,仿佛手无缚鸡之力的年轻女孩儿,在一群□□着上半身,挥汗如雨的男人们中间,干着跟男人们一样的苦力活。

哪怕是生活所迫,也没有几个女孩儿会选择这样的工作,在现在这个社会,有太多能足够生存的工作了。

可叶小柔不是一般的女孩子。

杨炎沉默了一下,说:“你是在跟我吐槽自己活儿太少吗?”

“那倒是没有,只是我体力比较旺盛而已。”

事务所的工作实际上并不少,而且非常多,只是有些工作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的,一旦接了新的案子,都是由杨炎去分配给员工工作,而且她慢慢也观察出来了,除去老马他们经常在事务所坐班的几个人,还有不少属于这个事务所的工作人员在外面工作,能直接指挥他们的,也只有杨炎一个人。

叶小柔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了口:“沈泽的案子,要很久才能结吧?”

“这个问题让你想到现在都睡不着觉吗?”

叶小柔没有回答。

杨炎再开口时,语气竟温和了许多,“结不结案,多久结案,都跟我们没有关系了,我们与这个案子的关系,已经结束了。”

在叶小柔想开口的时候,杨炎忽然低声喊了一声她的名字,“叶小柔。”

这三个字从他嘴里叫出来,竟比刚才还要温柔许多。

叶小柔心跳猛地加重了一下,“嗯?”

作者有话说:

前期的确感情慢了点,毕竟要先以案件为主,咱不可能一个案子没完两人就火热火热然后没多久就谈婚论嫁了,不过放心,后面肯定会有感情戏增多,这才到哪儿,别急~